APP下载

人文精神在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培养分析

2020-11-16李尚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人文精神教学

李尚龙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重要,在现代文学课中也有关于人文精神的章节,它是所有课程中离我们生活最近的。教师在教导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也承担着教育学生成人的道理,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爱护自己、爱护祖国。

关键词:现代文学;人文精神;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11-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06

在我国各高校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始终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文学书籍阅读兴趣较低,二是人文精神教育开展困难。高校教学中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精神的建立提高大学生对文学书籍的阅读兴趣,促成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和意义

人文精神的主旨在于“以人为本”,其中包含三个要素,分别为理性、人性和超越性。在我国社会中,人文精神代表着群众的意愿,是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前进方向,同时也是人们行事的指南,所以各大高校的培育重点都放置在人文精神上,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教育的需求。人文精神指出人们在生活中不能只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同时也要满足精神层次的需求。

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网络覆盖进家家户户,许多年轻人从小就接触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吃住也都舒适又温馨,许多年轻人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迷茫的情绪,有的人甚至就此沉沦,在这种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的时代,年轻人的教学却出现了很大问题,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孩子养出了攀比享乐的坏毛病,有的孩子甚至不顾家庭情况,一味的攀比。年轻人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代表着国家后续发展情况,当代大学生出生在这个和平、富足的年代,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社会的进程。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将其当作重中之重放置于现代文学教学中,希望通過文学的渲染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精神,教师在其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三、人文精神在现代文学教学中的渗透原则

(一)以真导美

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过很多人对其说教,在人文精神教育中如果一味的采用说教形式进行教育效果微乎其微,但是在现代文学教学中有很多先贤的真实案例,教师在教导学生可以采用真实的事例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精神,引导学生追求美好的事物,分辨现实生活中的正误、美丑。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成年人,如何分辨对错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而在现代文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文学教导学生,帮助学生发现美。

(二)由美引善

美与丑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是二者之间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在评判一件东西时,有的人说这是丑的,但是也会有人

说是美的,每个人的心中对于美丑善恶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在我们的定义中往往将美与善相结合,将丑与恶相关联,认为美的就是善的,丑的就是恶的,有的人在心中自有一杆天平称量对错,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很多人心中还无法评判。在现代文学课程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体味到其中传递的情感与是非观念,从美入手评判世界,建立是非观,开阔心胸。

(三)心存善念

在判断人本善还是人本恶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存有不同的观点,然而不变的是自己的心中留存的是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心存善念的人看到的是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恶念的人即使遇到善良也会认为这是伪装。在现代文学教学中,要从善念为出发点,首先教会学生何为善,要心存善念才会看到别人的善念,善待他人,他人也会回报善念。

四、以文学为例谈阅读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文明五千年历史,各个时代都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各类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比如现代文学,现代文学作品中多为描写个人,但个人形象往往带有普世性,教师在通过文学作品教导学生时需要先阅读文章,把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只有教师在教课时对于课本中的内容极为熟悉后才能更好的讲解;其次可以将文章中的人物根据人物性格带入现实中的某一个人,在讲课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当今社会和平稳定,文学作品中依托于现实,所描写的往往也都是现实世界中积极向上的一面,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现代文学时可以引导发现作品中积极的思想,并且将其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思想。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建立健全的三观具有很深刻的作用。在教导学生时,教师需要依托于书本但是又不能完全依赖,还需要结合现实,从身边发生的各种事物中总结规律,完善自身品德。

与现代文学不同,古代文学往往表现的是一种博大的家国情怀,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体会到其中包含的情感,通过文章体会到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安逸与稳定是多么不易,时刻维护国家权益,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

五、人文精神在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培养策略

(一)人文精神在文学课程中的渗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重视科技的发展,对于文化教育越来越来越不重视,重点也是放在文学阶级斗争上,对文学主体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这就导致学生对文学的学习性不强,因此如何使学生在学习文化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成为教师的一项挑战,教师想要更好的开展这门课程可以从理念方向入手,例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能不能更好的开展现代文学课的重点不是为学生传输多少文学知识,而是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学生对于现代文学的兴趣,只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而不是仅仅为了学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当时的时代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在为学生讲解的时候首先需要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时代,站在当时看待问题,而不是以现在的眼光看待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这样学生无法深切的体会到文章中表达的事情,不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文精神。

除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外,也可以指导学生欣赏政治文学的美,通过欣赏这类文学,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欣赏这类文学需要学生首先要有一定的政治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进入文章中的时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感受作家的追求与信念,通过对前辈们无畏的精神和大公无私的理念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引导,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历史责任感,明白自己现在的和平、安稳都是依靠前辈拼出来的。

(二)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我国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真善美的追求体现在其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挑选适当的作品结合实际为学生讲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师在选择文学作品时应该选择积极向上的,并稍微带有一些历史的文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学生在观看文章时容易观看到历史的哪一方面从而忽视了作品本身,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的讲解向学生讲述其中蕴含的道理,使学生通过作家的不易与坚持懂得真善美的概念,更好的体会文章中包含的韵味。真善美代表人们对于所有美好事物的一种概括,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对更好看的事物存有先天的好感,表明了人们对于事物的一种判断,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大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我判断能力,在心中建立一杆天平,判断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陋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个过程就是人成长的过程,对当时不理解的事物慢慢的理解,对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到理性的判断正误。

(三)提高教师团队的素质教育

要通过现代文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其中最关键的人物的就是教师,教师需要通过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人文精神,所以教师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首先就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只有不斷地学习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比如有教师以自己为案例,通过自己实际的为人处世,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等感染学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一个奋斗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具有积极意义,对学生的感染也更加深刻。在以前的教学方式中,始终是教师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时被动的接受着教师传授的各种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师应该给与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思考得出结论,只有这样体会到的才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四)加强审美教育

美学作为一种范围宽泛,定义模糊的概念始终存在着争议,大学生在学习现代文化中首先需要培养美的概念,在古今中外各种文章中都饱含着美,其中不仅有现代意义上的美,也有不同于现代的古典美,不仅仅是跨越时空的美,不同的地区、民族之间对美也有不同的概念,教师需要的就是通过自身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书籍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在实践中加深对美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了解美、认识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鉴别美作为构建人文精神的第一步,通过分析美知晓如何理性的判断事物的对错,构建以人为本的人生观,实现从内到外的全新的构建,成长为更加自信的新时代年轻人。

(五)挖掘人文内涵

在现代文学各色各样的文章中蕴含着很多经典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他们不同于那些低俗文化仅仅为了顺应时代而产生,他们愈久弥香,如同烈酒初识辛辣,回味时带有醇香,越品越能够品味到其中的韵味,并且其中蕴含着多种意味,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文章时不能只是单纯的停留在文字、时代背景等层面粗浅的阅读,应该深入到人文层次解读其中蕴含的道理,由内而外深度解析,首先分析这篇文章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解读作品最真实的涵义,体会作者赋予文字的情感,在向外扩散,解读作者写作文章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宏观出发解读文章,最后充分结合生活,解读最全面、真实的文章内涵。

(六)营造民主氛围

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所处环境的氛围也脱离不了联系,在课堂的建设中教师就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环境氛围,学生处在这个氛围中更有助与学生打开思路,体会文化中蕴含的情感,更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教师在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勇于讲出自己的见解,同学轮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接受不同的看法,能够开拓思维,发现彼此的不足,在同学发表自己看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的内心理解,对不正确的思想加以引导改正。

六、总结

在现代文学中培养人文精神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只有让学生在为文学的世界中体会到世界的美好,领会人文精神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崔培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2011(09).

[2]   何军“.智能+人格”——素质教育之核心目标指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

[3]   王晓明,罗岗.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J].天涯,1997(06).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人文精神教学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
讲授到接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再思考——兼及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路径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