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集成应用的采购物资铁运进厂自动接车探索

2020-11-16李佳状郑军平

宝钢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进厂运单供货商

李佳状,郑军平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运输部,湖北 武汉 430080)

1 背景

铁路是武钢原燃料等采购物资进厂的重要运输方式,物资装车后由供货商办理承运手续,在国铁信息系统中生成运单、车辆在途等信息。在信息化系统整合建设之前,因路企信息隔断,车辆到达后只能以人工方式核对匹配铁路运单、采购订单、车辆车号等信息,完成进厂接车,存在信息匹配错误率高、进厂接车效率低下等弊端,并对后续质量检验、钢铁生产、采购结算、局停压降等方面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在武钢信息化整合建设过程中,秉持路企信息互通理念,立足于数据集成应用,针对采购物资铁运进厂自动接车开展探索研究。

2 总体设计思路

按照“信息电文交互”原则,通过东方钢铁平台与国铁信息系统建立信息接口,设计明确系统间电文结构及接口信息,实现数据共享。

按照“业务功能分担”原则,针对采购物资铁运进厂涉及的业务环节,设计明确运输、采购、东方钢铁等系统间业务流程与功能分工。

按照“数据集成应用”原则,设计建立运单、订单、车辆车号等数据的逻辑关系模型,实现数据“归类”应用。

3 设计方案

3.1 架构设计

采购物资铁运进厂自动接车以武钢运输管理系统为核心,对内整合采购、制造系统相关数据;对外以东方钢铁平台为纽带,与国铁信息系统实现路企跨平台协同与信息互通,通过供应商输入系统集成匹配国铁、采购等系统数据,如图1所示。

3.2 数据传输逻辑设计

采购物资铁运进厂自动接车业务涉及运输管理系统、车号识别系统、采购系统、国铁信息系统及东方钢铁平台(供货商输入系统),具体数据传输逻辑设计如下。

3.2.1 国铁数据传输逻辑设计

东方钢铁平台向国铁信息系统传输定制数据(运单等)查询请求,国铁信息系统以MQ报文方式向东方钢铁平台传输定制数据;东方钢铁平台存储数据后以电文方式向运输管理系统传输数据;运输管理系统接收、存储上述数据。

3.2.2 采购数据传输逻辑设计

采购系统以电文方式向运输管理系统传输订单数据;运输管理系统接收、存储数据,同时以电文方式向东方钢铁平台传输订单数据;东方钢铁平台接收、存储上述数据。

3.2.3 运单与订单匹配数据传输逻辑设计

采购物资装车承运后,供货商在东方钢铁平台供货商输入系统匹配运单与订单信息;东方钢铁平台存储匹配数据,并以电文方式向运输管理系统传输;运输管理系统接收、存储上述数据。

3.2.4 运输管理系统进厂接车数据传输逻辑设计

铁路车辆经车号识别扫描后进厂,车号识别系统发送车辆车号、进厂时间等信息至运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接收、存储数据。运输管理系统核对匹配车号、运单与订单数据(自动匹配、手工匹配两种情况,详见流程设计)完成接车,并发送列车到达电文至制造系统。

3.3 接口电文设计

3.3.1 运输管理系统与采购系统接口

运输管理系统与采购系统接口电文名称为“订单信息”,电文字段信息有“订单号、结算依据、供货商代码、供货商、承运单位、发站、物料代码、品名、收货单位、订单有效期”等。

3.3.2 运输管理系统与东方钢铁平台接口

表1为运输管理系统与东方钢铁平台接口电文信息表。

表1 运输管理系统与东方钢铁平台 接口电文信息表Table 1 Interface messageTable between WIC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Bsteel system

3.3.3 运输管理系统与车号识别系统接口

运输管理系统与车号识别系统接口电文名称为“车辆信息”,电文字段信息有“车皮号、到达时间”等。

3.3.4 运输管理系统与制造系统接口

运输管理系统与制造系统接口电文名称为“国铁到达”,电文字段信息有“车皮号、到达时间、订单号、物料代码、品名代码”等。

3.4 相关匹配流程设计

3.4.1 供货商运单与订单信息

在东方钢铁平台供货商输入系统中,针对接收的订单信息和运单信息进行数据筛选,建立“订单号—品名代码—物料代码—供货商—承运单位—发站—订单有效期—结算依据”基础数据表和“供货商—发站—承运单位—物料代码”对照关系数据表。针对运单中供货商、发站信息与“供货商—发站—承运单位—物料代码”对照关系数据表进行信息匹配,建立“供货商—承运单位—发站—物料代码—发车时间—车号”动态关系数据表,其中供货商与发站、承运单位存在“1个供货商—m个发站—n个承运商(其中m,n=1、2…)”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供货商匹配信息选择关系。

在车辆承运后,由供货商在输入系统通过下拉框选择的方式逐项确认发站、承运商、物料代码、发车时间、车号信息。系统以供货商选择确定的上述信息作为关键字段,与采购订单基础数据表进行比对,初步确定符合条件的唯一订单号。进一步针对“发车时间”与初步确定的订单号中的“订单有效期”进行判断,如果发车时间在订单有效期内的,则判定为有效,最终确定订单号并发送“订单号—供货商—承运单位—发站—物料代码—发车时间—车号—结算依据”信息至运输管理系统;如果发车时间不在订单有效期内的,则判定为无效,由采购系统重新编制发送订单信息,直至确定订单号。

3.4.2 铁运进厂信息

3.4.2.1 铁运进厂信息自动匹配

在供货商于铁路车辆进厂前完成运单与订单信息匹配且传输信息至运输管理系统情况下,运输管理系统按照信息自动匹配模式进行接车,具体流程如下:

(1) 车号信息核对匹配流程。铁路车辆进厂后,运输管理系统针对接收的“订单号—供货商—承运商—发站—物料代码—发车时间—车号—结算依据”信息与车辆车号信息进行核对匹配,当“车号”信息核对一致时,匹配成功;当“车号”信息核对不一致时,则核对修正车号,确认后完成匹配。

(2) 结算依据信息核对匹配流程。主要分为发货时间结算、到货时间结算两类。针对“发货时间结算”情况,运输管理系统按照供货商匹配订单信息完成进厂自动匹配接车。针对“到货时间结算”情况,运输管理系统核对铁路车辆进厂时间是否符合订单有效期限,若符合,则确定订单号,完成进厂信息自动匹配;若不符合(铁路车辆进厂时间超过订单有效期限),则由采购系统重新编制发送订单信息,完成进厂信息自动匹配。

3.4.2.2 铁运进厂信息人工匹配

铁路车辆进厂后,在供货商未完成运单与订单信息匹配或匹配信息未传输至运输管理系统情况下,运输管理系统按照信息人工匹配模式进行接车。即以“车号”作为关键字针对供货商运单与订单匹配信息进行数据检索,如未检索到匹配的“订单号—供货商—承运商—发站—物料代码—发车时间—车号—结算依据”信息,则进入人工匹配模式,调用运单信息,由系统操作人员以人工方式核对选择订单号,完成进厂信息匹配。

3.4.3 铁运进厂接车信息发布

铁运进厂信息匹配后,在运输管理系统进厂接车画面显示“车号—订单号—品名—供货商—承运商—发站—物料代码—发车时间—进厂时间—结算依据”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完成进厂接车,运输管理系统向制造系统发送“国铁到达”电文,制造系统根据物资到达情况下达进厂运输计划。

4 应用效果

采购物资铁运进厂自动接车是武钢物流运输在数据集成方面的初步应用探索,率先在国内实现了铁路运单与企业订单数据的创新性匹配。自投用以来,系统互通与数据集成的效用得到了充分彰显,通过“关口前移+专业化匹配”,最大程度缩减了厂内人工信息匹配量,降低了操作错误率,提高了进厂接车作业效率,有利于局车停时占用费等成本的压降;同时,以数据集成应用手段支撑现场作业自动化、少人化,助力“3D”岗位削减。

猜你喜欢

进厂运单供货商
铁路运单功能拓展探析
基于TOPSIS评价体系的企业供货商问题研究
把那件工衣藏起来
销售管理及供货商选择
对石化设备采购过程供货商与检验管理
宣钢汽运预报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亚欧铁路国际联运运输法的协调
快递电子运单协议要便于用户阅知、保存
皖小麦价格稳中趋弱
试水信贷新领域 运单质押成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