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初探

2020-11-13廖丽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生

廖丽敏

摘要:公共参与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四大核心素养之一。通过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的公共参与找准角色定位,引导学生做好“社会观察员”“社会评论员”“社会调查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参与素养更能彰显一个国家的公民素质。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公关参与素养呢?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提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公共参与素养和道德与法治课程

1.关于公共参与素养

公共参与,注重培养有责任担当的负责公民。主要指的是政府之外的个人或社会组织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径直接参与到政府公共决策中,它包括公众在公共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直接施加影响的各种行为的总和。

2.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

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以“完善标准和与时俱进”为原则,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并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服务,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征更为凸显,其核心素养现概括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

3.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公共参与素养的位置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法治意识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公共参与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公共参与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结果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公共参与又能增强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在四个核心素养中,公共参与素养尤为重要,它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如果以学生的公共参与为突破口,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看中学生公共参与的角色定位

在公共参与活动里,中学生可以是观察员、评论员和调查员。从观察到评论再到调查的角色定位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这三个角色的定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一样,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道德与法治课程七年级的内容以在集体中成长为核心,内容涉及生命思考、情绪管理、集体生活、自我认识等。这一时期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从生活经验看,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公共参与的经历,对公共参与的平台和渠道知之甚少,公共参与的机会不多。这时,我们要重在意识渗透,引导学生做好社会观察员。

道德与法治课程八年级的内容以在社会中成长为核心,内容涉及公共生活、宪法权威、权利和义务、法治精神等。这一学期的学生个性张扬,从思维方式看,绝大多数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当课本内容和现实发生冲突时,他们对社会产生了怀疑,公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时,我们要做的是丰富他们的知识,所以八年级的教学重在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做好社会评论员。

道德与法治课程九年级的内容以在国家(或世界)中成长为核心,内容涉及改革创新、基本国情、依法治国、世界公民等。这时期的学生思想相对比较成熟,从实践能力看,绝大多数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把想法付诸于现实的行动力不够,公共参与的水平不高。这时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知行合一,所以九年级的教学重在参与体验,引导学生做好社会调查员。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实践

1.当好“社会观察员”,提升公共参与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外面的世界,形成自己的认知。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多给学生观察的机会,从他人经验中习得智慧。

例如,在學习《美好集体有我在》时,笔者按照“美好的回忆——矛盾的冲突——我们的努力”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在旧照片和音乐的渲染下引导学生回忆刚升入初中时自己对班集体的期许;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班集体存在的问题,如:自习课纪律不够理想、作业抄袭、学风不够浓厚等;最后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小组讨论出对策后形成《班级管理公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就是参与公共生活的启蒙阶段。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不断地被唤醒。

2.当好“社会评论员”,积累公共参与知识

社会时事热点通常能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在评论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生在参与公共生活时才能不偏离方向,做遵纪守法和道德高尚的合格公民。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公共利益》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讲述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学生立刻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单车随意停放、把单车占为己有、恶意破坏单车等。然后笔者播放了新闻片段《别让共享单车成“祸车”》,最后让学生分小组辩论:共享单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自评(辩论中表述自己观点)里学生能学会表达并思考,在听评(辩论中听取他人观点)里学生能开阔视野,在小组评里学生学会了分享、互助、合作等。这些都为学生的公共参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当好“社会调查员”,践行公共参与行为

“艰辛知人生,实践出真知。”教材是以文字叙述为主的,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提升不是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充实、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加学生对教材理解的水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公共参与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兴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强化责任意识教育的尝试[J].学周刊,2015(2).

[2]徐卫良.基于思想政治课程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张岩.中小学生公民参与意识培养的价值与实践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4.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广雅实验学校510000)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小猴学生车
赶不走的学生
像什么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创新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
长城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