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动型方法的一般公路安全风险排查

2020-11-13金治富

汽车与安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缺陷排查

金治富

摘 要:撰写排查报告是对公路安全风险排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或问题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并凭借排查人员的经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或治理方案的过程。为了确保排查报告的质量,有必要对排查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提出要求。作为排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整个排查区间的公路基本信息、公路安全缺陷/问题汇总、每一个问题地点上存在的每个问题的系列建议。作为排查报告内容的描述方式,多是采用表格的形式。关于排查报告的撰写要求,排查人身份不同,要求也不同。由基层民警承担排查工作时,以填写表格为主要方式,自动形成体系完整、文字简练、问题及其建议表述清晰的日常排查报告;由具有排查资质的专业团队承担排查工作时,应当形成排查信息体系完整、缺陷或问题描述详尽以及治理方案论证充分的专项排查报告。

关键词:公路安全;缺陷;排查;治理方案

Inspections for safety risks of general highways based on proactive approaches:how to write inspection reports

JIN Zhifu

(School of Traffic Management,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102623, China)

Abstract: Writing inspection reports is a process that inspection personnel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deficiencies or issues discovered during inspection for highway safety risks and propos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r treatment plans by means of experience of inspection personnel. To ensur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inspection reports, it is necessary to propose requirement for formats and contents of inspection reports. Basic contents of a inspection reports should include: base information, and deficiencies/issues throughout the inspection section of a highway,and a range of suggestions for every deficiency/issue at any problematic location. Regarding to descriptive approaches for contents of inspection reports, tables are mostly used. Requirements for writing inspection reports are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statuses of inspection personnel. If inspection tasks are performed by on-front policemen, tables should be mainly used to result in a routine inspection report. In the routine inspection reports, contents are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word expression is concise, and description for issues and their suggestions is clear. If inspection tasks are performed by professional teams having been qualified, should make special inspection reports. In the special inspection reports,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inspections is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and description for deficiencies/issues is detailed, and treatment plans targeting deficiencies/issues are sufficiently evaluated.

Keywords: Highway safety;deficiency;inspection;treatment plan

1公路安全風险排查报告的基本要求

撰写公路安全风险/缺陷排查报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向委托方(交通安全管理机构)提供系统性的排查结果。表述排查结果时,应重点突出排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问题,以及与这些缺陷/问题相对应的建议/治理方案。这些建议/治理方案是为委托方(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制定、部署行动方案提供支撑的。

撰写排查报告应当遵循一定的格式,力求系统性地反映排查结果。为了使排查报告能够系统性地反映排查结果,委托方最好能够事先提供排查报告模板,以便使排查人员或排查组向委托方提供排查报告时,无论从格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能够满足其基本要求。为此,爱尔兰交通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在《道路安全排查指导方针》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排查报告格式规范化的理由:向排查组表明对排查信息质量的要求;易于监测排查工作的质量和一致性;通过排查结果表现形式的统一化,易于比较辖区内各条道路的安全性能;易于监测每条排查路线经过历次排查后的安全性能变化情况。同时,该指导方针还对排查报告应反映的内容做了如下要求:只反映安全问题,与道路安全无关的问题,不应放在安全风险排查报告中;描述道路安全问题应当完全、清晰和准确,并配以表现该问题的现场照片;对每个安全问题都要进行风险等级评估;绘制路线地图应有行政区划、道路编号(含交叉道路)、限速值、车行道类型、国家道路当局安全处提供的道路区间基准、区间交通数据、基于地点标注道路安全排查出的问题等信息。[1]在风险排查报告的内容设计上,应当注重关键信息的表现,不要将排查过程中所有相关信息都放进去。美国联邦公路局在《道路安全审查指导方针》中明确提出,提示清单不应当附加在道路安全审查报告中。在不需要参考说明或提示清单的前提下,所撰写的道路安全审核报告应当包括:对识别出的道路安全问题进行充分的解释、安全关注的范围以及提出的建议。[2]

公路安全风险排查报告是公路安全风险排查工作中的最终成果,也是综合性的排查信息载体。公路安全风险排查报告通常分为日常排查报告和专项排查报告。日常排查报告适用于基层警队日常性的公路安全风险排查工作;专项排查报告是建立在日常排查报告的基础之上,需要由专业团队对公路安全缺陷进行深度的调查与分析,并对缺陷对策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专项报告。

2日常排查报告的撰写

日常排查报告通常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基层交通警察来撰写。交通警察作为非专门从事公路安全排查的人员,撰写日常排查报告时,既要系统,又要简洁,但是不需要深度的论证分析。为了确保信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日常排查报告通常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要阐述被排查道路区间的基本信息。例如,排查区间地理位置(通常用电子地图表示)、排查区间长度、道路功能、道路技术状况、道路沿线地形特征、道路沿线土地利用特征、限速值设置状况、交通量以及行驶速度等。第二部分,以编制、填写安全缺陷/问题汇总表为主要形式系统性阐述排查区间的缺陷/问题的,通常要求按照现场排查顺序逐个地点的表述缺陷/问题。首先,在表现缺陷/问题时一定要使缺陷/问题与具体位置相对应,切勿笼统地阐述整个排查区间存在的若干缺陷/问题。其次,缺陷/问题应当附上现场照片,现场照片最能直观地反映问题的特征,比纯文字描述更具优势。再次,由于日常排查工作多是由本地警察来实施的,最好借助近三年的(所有类型的、各种严重程度的)交通事故历史记录,与主动型方法排查出的缺陷位置相互补充或验证。当前,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仍然是对具有事故发生历史的地点为着眼点进行隐患治理。这种反应型排查方法在交通事故预防上总是滞后的。所以,排查过程中识别出的隐患/问题地点,不一定就是以前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不要以是否发生过交通事故,作为缺陷/问题地点的评估依据。第三部分,建议/治理方案,治理方案一般按照方案实施时间要求划分为应急、近期、中期和远期四类。应急措施:要求马上实施的措施;近期措施:可以近期实施的低成本措施;中期措施:较小投资或日常养护的措施;长期措施:较大投资的工程改造项目。在阐述治理方案时,需要用绘图表示的,可以手绘草图,最好用AutoCAD绘图。

日常排查报告是以系列表格为主要形式。通常,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以下三部分内容:公路基本信息、公路安全缺陷汇总、公路安全缺陷对策或建议。

2.1 公路基本信息

在日常公路安全风险排查过程中,为了使记录的公路基本信息系统全面,一般以“公路基本信息表”形式来体现公路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不便于用表格呈现的信息可以单独用文字或图形显示。需要显示被排查公路的地理位置信息时,最好使用电子地图截图,并且在排查报告中以能够看清道路地理信息为标准,用较大尺寸的图片单独表示。

2.2 公路安全缺陷汇总表

公路安全缺陷排查汇总表通常要表明缺陷所处的排查区段、缺陷地理位置、缺陷文字说明以及风险等级,如表2所示。国外许多机构在编制公路安全缺陷汇总表时,还为表现缺陷状况的现场图片单独设置一列,能够直观地反映缺陷状况。另外,爱尔兰交通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在《道路安全排查指导方针》中提供的排查报告模板中,还将本次排查发现的缺陷或问题是否是“以前排查工作中发现过的,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确认,并在汇总表单独设置一列。设置这一列的目的在于区分是新问题,还是旧问题。如果是旧问题,要根据问题的风险等级以及响应级别进行督办。

2.3 缺陷对策或建议

公路安全缺陷或问题被识别出来后,排查人员应当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或建议,可为公路安全缺陷治理时参考。作为基层民警,可凭借经验,提出缺陷治理对策或建议。为了使基层民警能够对各种公路安全缺陷/问题提出系统的、可行的对策,可以由相关专业机构编制公路安全缺陷/問题系列对策指南。

《世界道路协会设计安全问题与潜在对策类别》针对八大类特征(功能、横断面、线形、交叉口、公共与私人服务设施、易受伤害道路用户、交通标志与标线和路侧特征)分别系统性地阐述了道路设计安全问题与潜在对策,可为排查人员撰写公路安全排查报告中的“问题描述和提出建议”环节时提供重要参考。[3]

在排查报告中提出系列对策或建议过程中,必须对这些对策或建议的安全效果、负面效果以及成本/效益比进行估计。一般地说,为解决某一问题所提出的系列可行对策中,应当按照实施成本的大小或实施周期的长短进行排序。这里,实施成本估计只是大致估计,不需要提供详尽的成本预算清单。国际上,很多道路安全排查主管机构都倾向于按照对策实施周期的长短,即应急、短期、中期和长期,分别陈述。苏格兰北艾尔郡在《道路资产安全排查操作手册》中将对策响应等级与缺陷/问题的风险等级相对应,即响应等级1、2、3、4分别对应着缺陷风险等级“很高”“高”“中”和“低”。1级响应的标准响应时间为4小时(边远地区为24小时);2级响应的响应时间为5个工作日;3级响应的响应时间为60个工作日;4级响应为按照程序办理。[4]此外,针对识别出的道路安全问题,通常从“工程手段”方面去寻求解决方案,但是不要单纯地考虑“工程手段”,还应从教育、执法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排查报告中表述“问题及其建议”的方式多种多样。美国联邦公路局在《联邦土地管理机构与部落政府道路安全审查工具包》中推荐了两种模板,即“肖像式布局”和“风景画布局”。这两种模板,在表述问题及其建议的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布局上的差异。这两种布局,在表述问题上都采用两段式,第一段为问题的详尽表述,第二段为与该问题相关的近三年交通事故发生情况;在表述建议上,都是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分别表述的。肖像式布局采用两列布局,第一列“问题及其建议”表述,第二列粘贴“现场照片”;风景画式布局采用的是三列布局,第一列为“问题”表述,第二列为“建议”表述、第三列粘贴“现场照片”。相对于“肖像式布局”,“风景画式布局”使“建议”表述更加突出,而且更加系统、详尽。[5]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布局,在排查报告中表述“问题及其建议”时,必须要表现如下要素:问题地点、问题编号、问题标题、问题说明以及与该问题相关的近三年事故发生情况、(能够清晰表征问题的)现场照片、系统化的建议。为此,可参照表3表述“问题及其建议”。为便于归档与查询,每个问题应当进行编号。问题编号可以基于“问题地点编号+该地点问题编号”的方式,使每一个问题都是与具体问题地点相对应。问题标题用尽可能简洁的文字来表述。“问题说明”尽可能把问题讲清楚,如问题的具体表现(参照现场照片)、该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交通事故类型)等。对于问题的“建议”应当尽可能阐述系列性的治理措施,可以分别按照“应急、近期、中期、远期”来表述,但不一定在每个实施周期都有治理措施。提出建议或治理措施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谋求切实可行、效果明显的治理措施,不要一味地追求治理措施的系统性或全面性。

对于日常排查报告的撰写要求,关注更多的是排查信息的完整性和体系化,以及清晰地表述问题及其建议等关键信息,不要求“长篇大论”。基于公安机关基础信息化的要求,可将“公路安全风险排查系统”嵌入到当前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交通民警可将排查过程中获取的系列信息按照要求录入该排查系统,就可以由排查系统自动生成并提交“日常排查报告”,各级领导可在线审阅。

3专项排查报告的撰写

专项排查报告是由承担排查工作的专门机构及其人员来撰写的。专项排查报告是排查组向委托单位提交的一份完整文字报告。专项排查报告除了应当呈现日常排查报告中应当填写的表格以外,文字性描述更加系统和详尽,特别是潜在对策描述要有可行性分析或论证。

世界道路协会提供的公路安全排查报告模板是按照三个部分来构建的。第一部分,阐述排查区间的公路基本信息。该部分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分别按照道路功能、道路沿线环境、交通状况、道路技术状况阐述公路基本状况。同时配以的现场图片。第二部分,以列表方式,按照九大类特征分别阐明每一大类特征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缺陷,这种描述方式,使当前存在的缺陷不太鲜明;第三部分,以文字表述为主,以插图为辅的表现形式,针对整个排查区间,按照近期、中期、远期方案,分别系统地阐述了系列治理措施。这些系列治理措施虽然系统、全面,但是实施地点的对应性往往不够清晰。[6]

另外,国外很多公路管理机构或专业机构,如爱尔兰交通基础设施管理部门《道路安全排查指导方针》、南非道路交通管理协会《南非道路安全排查手册》、美国联邦公路局《联邦土地管理机构与部落政府道路安全审查工具包》等指导性文件,都提供了道路安全排查报告模板。这些模板大同小异,基本框架由导言、公路安全排查结果、声明三部分构成。参考国外排查报告模板,对撰写专项排查报告做如下说明:

3.1 导言

导言应包括以下内容:

■公路安全排查的区间:用文字说明从哪儿到哪儿,并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排查区间。

■排查覆盖范围:一般地,除了排查区间的公路主线以外,还应包括与排查路线相交的横向道路上临近排查路线的一段距离(一般按照距离主线200m的范围来考虑或者是属于交叉口功能区的范围)。

■排查实施日期或期间:按照年月日、白天/夜间、时间段表明实施现场排查的日期、白天/夜间以及时段,另外还应表明现场排查时的天气状况。

■排查队成员名单:表明排查组组长和成员的姓名、资质(或技术职务)、单位。在排查过程中,临时雇佣其他社会人员参与现场排查的,也要表明姓名、资质及单位。

■排查依据:依照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现场排查的,应当将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列举出来。

专项排查报告与日常排查报告的一大区别在于,要详尽地提供排查队员名单(含姓名、资质或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通过排查队员信息,可以评估一下排查队的资质,以及本次排查工作可能达到的质量水平。

3.2 公路安全排查结果

公路安全排查情况说明包括排查区间特征概述、各种特征对排查区间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排查過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及其建议。

3.2.1 排查区间特征概述

排查区间特征主要包括排查区间长度、横断面特征(一块板至四块板)、路肩状况、排查区间的主体以及部分路侧土地利用特征(农村、城镇、工业开发区等)、排查区间的地形特征(山区、丘陵、平原)、交叉口信息(数量、类型、交通控制方式以及与排查路线相交的横向道路信息)、进出口(含中央隔离带开口)的数量/密度、排查区间主体以及部分区间段限速值、近三年交通事故发生情况,等等。这部分内容的撰写仍然依托前述表1所承载的信息。因此,除了排查区间特征概述,还应填写前述表1。

3.2.2 公路安全影响概述

公路安全影响概述主要是阐述对公路安全影响较大的排查区间特征的具体情形,多是从某些区间段的线形特征、环境特征、进出口特征、路侧防护设施特征、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状况、交通运行状况等方面着眼。例如,某个区间段平面线形较差,在连续弯道中存在过小半径曲线段,且弯道间距小;某区间段交通标志或标线设置不规范;某个区间段沿线为工业开发区,进出口密集、且进出口转弯半径小,难以满足重型车辆的转弯交通要求,对该区间段正常通行形成严重干扰;该排查区间交通量较小,但行驶速度较高,等等。这部分内容的阐述,更多地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需要排查报告撰写人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功底。

3.2.3 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作为公路安全排查工作的主要结果,就是要表明哪些地点存在问题,以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因此,在撰写排查报告时,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般是从排查区间的起点到终点,按照地点排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明确存在问题的地点,从而确定需要治理的确切地点。按照地点排序,还有另一个方面的考虑,就是不同地点可能存在大体相同的问题。用列表方法来系统反映排查过程中的发现的问题,仍然是使用日常排查报告中推荐的《公路安全缺陷汇总表》的格式。作为专项排查报告,应当依据《公路安全缺陷汇总表》反映出的缺陷或问题,通过文字进行概括性说明。该说明,描述的方式有很多。第一种方式是将各个地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如交通标志设置问题、路侧防护设施问题、路侧绿植问题、路面积水问题等。在谈及每个问题时,要与若干地点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第二种方式是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阐述问题,作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决策者,更多地是关注公路安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高风险问题。第三种方式,是按照问题的响应级别,按照应急、近期、中期和远期来阐述问题。

3.2.4 建议/治理方案

專项排查报告是由专业团队撰写的一份咨询报告,应当向委托方提供一系列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或者提供系统的、详尽的、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同时,为了避免世界道路协会提供的道路安全排查报告模板中建议/治理方案与问题地点的对应性问题,应当采用“地点-问题-建议/治理方案”的思路来表述。这种表述方式,对于排查区间内任何存在缺陷或问题的地点,都有针对性的系列治理方案,避免在公路安全缺陷/隐患治理过程中出现遗漏。因此,以表格方式来表述治理方案时可以参照表4格式制作表格,对每个存在缺陷或问题的地点单独制表,并系统性地阐明公路安全缺陷治理方案。

表4表现了存在公路安全缺陷的某一地点的治理方案,文字阐述尽可能简练,“工程手段”治理方案尽可能绘图表示。但是,表格这种信息载体也会束缚排查组的思维空间和论证方式,不便于治理方案的展开性论证。一般地,在阐明治理方案过程中,除了描述应当采取的治理措施以外,还要对每一种治理措施的理论依据、实施方案(含图纸)、实施效果、实施成本以及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说明。因此,治理方案的阐述宜采用开放式的文字描述形式。治理方案可以采用如下阐述模式:

(1)问题编号:问题描述

(2)问题地点:xxx.xxx km

(3)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正面碰撞、脱离道路事故等

(4)风险等级:高、中、低

(5)响应级别:应急、近期、中期、远期

(6)治理方案或措施(一个地点存在的安全缺陷或问题,通常按照应急、近期、中期和远期方案的顺序阐述一系列治理方案。应急的或近期治理方案一般为低成本交通安全改进措施。但是仅仅依靠低成本改进措施往往不能完全排查当前的公路安全隐患,则应在报告中阐明成本较高或者实施周期较长的,且需要履行立项程序的中期、远期的工程改造项目):

■应急方案(文字说明和工程图纸):

■近期方案(文字说明和工程图纸):

■中期方案(文字说明和工程图纸):

■远期方案(文字说明和工程图纸):

对于每个问题提出的若干治理方案,需要进行优先级排序。诸如修剪绿植、设置标志、施划标线等低成本的日常养护措施,应当作为首选。一般地说,如果提出的治理方案不止一个,且属于成本高、需要立项的工程改造项目,应当基于经济评价对治理方案进行排序。关于经济评价方法,主要有“完全成本效益分析”“第一年回馈率”和“成本效力”三种。其中,“完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较为复杂,“成本效力”方法最为简单。[7]

3.3 结束语/声明

结束语可对排查区间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其治理措施进行重点提示,以便为委托方提供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的重点工作与思路。

声明主要是表明排查组在承担本次排查任务的目的仅仅在于识别公路安全缺陷或问题,以及排查过程中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表明其他方面的缺陷不在本次排查范围。还可以表明本次排查出现漏洞的可能性。最后由排查组长和排查队员分别签字,并注明签字日期。

专项排查报告与日常排查报告的主要区别在于,报告格式更加灵活、问题的描述更加详尽、治理方案及其措施的阐述和论证更加严谨。由专业团队撰写专项排查报告时,既要注重治理方案的有效性评价,又要注重治理方案的经济评价。

排查报告是呈现公路安全风险排查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日常排查报告的撰写要求,更加倾向于表格化,基层警队可以利用常用办公软件Word或Excel创建由系列表格构成的文件夹,由排查人按照要求填写这些表格,或者是排查人在排查现场直接将排查信息录入移动终端“公路安全风险排查系统”,录入完毕并提交后自动生成日常排查报告。对于专项排查报告的撰写要求,一是排查信息采集与整理应当满足委托方的要求,应当将排查信息录入委托方提供的电子信息表格,便于将排查信息批次导入委托方内部信息系统;一是要形成系统全面的文字报告。

参考文献

[1]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reland(December 2014).Road Safety Inspection Guidelines,AM-STY-06043,pp.12-13

[2]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2006). FHWA Road Safety Audits Guidelines, FHWA-SA-06-06, p.52.

[3] World Road Association(2009). PIARC catalogue of design safety problems and potential countermeasures, www.piarc.org

[4] Susan Macfadyen (July 2019). Road Asset Safety Inspection Operations Manual ,North Ayrshire Council, pp.16-17

[5] Dan Nabors, Kevin Moriarty, and Frank Gross(September 2010),Road Safety Audit Toolkit for Federal Land Management Agencies and Tribal Governments, FHWA-FLH-10-0011,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FHWA) ,p.46

[6] World Road Association(2012). Road safety inspection guidelines for safety checks of existing roads, Appendix 3,pp.68-77

[7]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2014). Road Safety Manuals for Africa Existing Roads: Proactive Approaches,pp.45-50.

猜你喜欢

缺陷排查
画中有话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要点
如何排查并改错
且虔诚,且宽容
抚松农发行开展贷款风险排查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用电安全知多少
蛟河农发行组织全体员工进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活动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