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价值取向

2020-11-13浙江马海波赵丽英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区域情境课堂

浙江 马海波 赵丽英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可通俗理解为:教学情境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主体产生情感反应并与学习行为、思维发生发展的一切教学资源与教学材料。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格,是个体解决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关键能力或必备品格。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与技能,而是强调个体具备的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面对不良结构问题时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交流、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情境与素养的关系密切。地理核心素养等级的划分,考虑的一个向度就是“情境”,测评学生在不同情境状态下,能够做什么。“情境”的设计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由简单到复杂,由具有良好结构的情境到不良结构的情境。

一堂课的背后折射的是教师的教育哲学,一个好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他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取向的,他既不会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也不会为人左右,失去自我。好的课堂艺术,就在于“放得开,收得拢”,这艺术会让人觉得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会让师生难以忘怀。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要做四有好课堂。总结起来是四句话——课堂要“有料”“有趣”“有变”“有人”。

一、课堂要“有料”,才是高效的课堂

“有料”,换一个角度讲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一堂好课,教师会从实际的教学情境出发,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这资源既源于教师自身经验的积累,更来自于学生的互动。

例如区域地理教学效果一直是值得老师去探究的问题,学生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缺失,没有系统地学习,完全缺乏区域的概念与方法。那么我们就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高中区域地理该教什么?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出地理学的问题分为:①它在哪里:地理位置与地理空间分布的探究;②它是什么样子的:地理特征探究;③它为什么在那里:地理因果关系的探究;④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地理过程的探究;⑤它产生了什么作用: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格局的探究;⑥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人地协调的途径。那么区域地理怎么教?传授技能,换言之,与其每天钓鱼给他,不如教会他钓鱼的技能。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呢?我认为高中教师要把握区域的本质内容,不需要面面俱到的去讲授知识内容,而是教会学生学会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以达到“培养地理思维意识,提升独立思维能力”的教学理想。

例如:讲授南方地区时,选取《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穿越了遍布地球的茶叶国度,讲述了茶地的自然奇观、神秘的制茶工艺、各国的茶道以及茶与人的故事,学生很熟悉也很亲切,可以说是区域特色鲜明。教学思路如图1。

图1

区域往往是作为地理考查的背景材料,考查的核心内容是地理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并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地理位置分析评价法,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位置、相对位置等,寻找最优区位;特征分析法: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水系特征;地理要素综合分析法: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间的联系,自然与人文要素间的联系;区域联系、比较法:区域间的差异,由于存在差异进而产生联系,区域地理中不同区域的差异或者是同一区域不同时间不同情况的差异是常考点,因此学习区域运用比较法很重要。重方法轻知识,重过程轻结论。

目前,教师对复习课的观点是整理知识体系——大量练习——分析易错点。这种模式背后其实是把知识与情境割裂开的思维方式,认为知识梳理是练习考试的前提,没有知识基础,学生是无法做题的。而练习仅仅是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我不否认知识体系和练习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只是要表达的是,我们对学生能力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知识层面,要在情境理论的关照之中重新来认识学生的能力。

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知识一定是一定情境下的知识,光谈知识体系对于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没有多少用,特别是一些难题,学生不是不知道知识内容,而是不知道这道题究竟想考哪个知识点。所以,现在也有专家认为,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固然能反映学生能力的不同,但同一知识,如果情境不同,也能反映出学生的能力不同。

二、课堂要“有趣”,学生才会主动的学习

所谓趣味性,就是课堂能让学生产生发现到某种稀罕之物的兴奋,迫不及待地想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他的乐趣。人总是喜欢发掘神秘的宝藏。有趣的课堂,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神秘的境地,寻求知识的宝藏。有趣的课堂会将学生的天赋、洞察力以及多元的视野聚焦在他们对生命的挑战上,进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可能,也就会寻找到我们从未想过的答案。有趣的课堂需要对知识进行处理:事实性的知识记中学,原理性的知识做中学,观念性的知识悟中学。

例如:在讲洋流一课时,引入情境:漂流瓶的故事(如图2):2010年4月4日,一对澳洲父子劳伦斯和其13岁的儿子皮特在罗恩海滩附近步行时捡到了一只装有中文纸条的漂流瓶,这只漂流瓶飘洋过海,历经五年,终于在澳大利亚罗恩海滩被发现。纸条上写着“有幸与我联系,很希望和你成为朋友,你愿意吗?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合峪镇前村李海波。邮编:471514。”2010年5月27日,见到漂流瓶的澳洲父子来洛阳认友。瓶子怎么到了澳洲的呢?2005年冬,从栾川劳务输出到国外打渔的李海波,在渔船途径印度洋时心血来潮,投下一只写有“瓶中信”的漂流瓶,寻求未知的朋友。经过5年时间、万余公里的海上漂流,漂流瓶在基隆附近的罗恩海滨以外被捡到。因为学生对洋流缺乏感性认识,讲授漂流瓶的故事,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悬念,引发问题:海洋水会像河流水一样进行定向运动吗?它是按照怎样的规律运动的?瓶子怎么到的澳洲呢?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图2

现代地理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丰富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地理课堂从独奏走向合奏。本节课教学流程如图3。

图3

在结尾处做了情境延伸:我们在东海之滨投下你自己制作的漂流瓶,带上你们的心愿、地址、电话等信息,你期待它漂向哪里?你觉得会漂向哪里呢?让学生的兴趣和行动延伸至课后和生活中去。

三、课堂要“有变”,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有变”说的是一堂好课的每一个环节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是随机的,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动态生成”。一堂好课一定会根据课堂的实际调整教学预案和教学方法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张力、有灵气的。其次,课堂教学目标是从知识到能力的变化。管理学家从帕累托的研究中归纳出了一个简单的结果: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正如里查德·科克有一个精彩的描述:“在因和果、努力和收获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典型的情况是: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20%的结果。”基于此,在经过一轮复习以后,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80%的知识,那么二轮复习是不是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内容上呢?

相关政府部门对屋顶绿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虽有倡导但无相应激励措施,屋顶绿化具体的政策和法律不健全.国外发达国家,屋顶绿化已被纳入城市法制化管理体系,做到新建楼房规划设计、建筑施工与屋顶绿化同步进行,但江苏省并未正式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目前,徐州市区的绿化参照《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DGJ32/TJ 169—2014)执行,但文件中并没有屋顶绿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从文件中可以看出,成本较高的屋顶绿化最高折算系数是30%,同时土层厚度低于30 cm的草坪式屋顶绿化不算绿地率,这非常不利于成本较低的草坪式屋顶绿化的发展.

从知识点到课时关键能力的观念转变。复习课要体现从知识点到课时关键能力的转变,因为考试是考能力的。例如:在讲授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这一内容时,为了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山区聚落沿河谷分布,分布较分散。情境创设:为了进一步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我有幸到了向往已久的苗寨。果然不虚此行,因为在这里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到底发现了什么呢?请看图。

图4

【提供素材】苗寨景观图(图4)。

【问题引领】1.你能从地理的视角观察一下苗寨,试着描述其分布位置?(形成认知冲突,拓展思维)

2.苗寨的村落分布有何特点?试分析原因。

【学生活动】苗寨分布在山上,而山下地势相对平坦、坡度较小的地方为农田。

以上主要是因为山区平地少,耕地少,如果村落建在河谷低地会使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而当地村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耕地减少会对生存造成影响,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以及保护耕地资源,村落建在山上。

图5

形成认知冲突,进而促进思维的发展,这些才是能力,是这节课学生应该习得的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课时关键能力。这些能力,是与知识点紧密联系的,但并不是知识点本身,我们教师在制定复习课目标时,着眼点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上,而要从能力角度来确定目标。

四、课堂要“有人”,才显思想的升华

“有人”当然是有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从教育的本原来认识我们的课堂,教育是面对人,帮助人的成长的,必然要基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教育,不仅要教,更要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当然“有人”也要有我们教师自己,所谓有我们自己就是要有我们的个人风格,是“我的”课堂,这里面包含着“我的”教学哲学。没有教师的个体意识,就会失去教学的创造性。课堂设计巧妙,师生角色定位准确,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知识,而应该是学科思想和观念。

例如:在讲授东北地区的时候,首先,思考一个区域的特点来穿一条线,该区域的自然特点之一为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可以结合区域和湿地两个内容来上一节课;其次,自己刚好在研究高考真题情境的应用价值,2018全国地理高考试题中对扎龙湿地一题深有触动,于是就想尝试一下,想上出一节有情感的课,交给学生一种地理的思想,树立人地和谐发展,试题的开放性设问非常符合我的立意。情境创设:以2018年5月5日的《朗读者》,徐卓朗读《白色大鸟的故乡》为情境,主题是初心,徐卓正是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守护人,也是徐家的第三代养鹤人。故事以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为背景,深深感染学生,由此展开教学,回顾和整理了湿地的价值,结合东北地区的区域图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湿地分布,分析其成因,再运用此知识点解决高考题:据扎龙湿地推测地貌、气候特点,纠错和重新认知其特殊性,最后总结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结语是“《白色大鸟的故乡》的作者张抗抗希望扎龙能够渐渐地恢复以前的湿地,再次成为丹顶鹤适宜的栖居之地。”课后一位教师提出这节课如果去掉开头和结尾处的大白鸟的情境,是否影响本节的教学呢?我反思:没有这个情景好像不影响教学!知识的落实没问题!那这个情境是不是多余的呢?没有了情境会影响教学初衷——教学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受影响,那我该如何取舍呢?我们的地理教学是该教知识还是教学科的思想和思维呢?这让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华师大二附中郭迎霞特级教师认为在情境创设时,首先思考应基于情景创设的价值取向进行叩问,即我到底为什么选取这个情境而不是那个情境?我为什么要这么选择?选择了会有什么效果?不选择又会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我要怎样使用这一情境?其实就是要回答哲学意义上那几个经典的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到达那里?怎么知道学生到达了那里?

情境创设决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要先学会做哲学思考。我们对情境创设的研究应该指向课堂结构及要素的分解,课程、学科、课堂之间的解析,在明确关系之后再重新组合。具体来说,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学生的发展、教师自我的价值观这三个课堂维度进行统合,再进行文化再造和课堂重建,这样才能将情境创设的路径打通,切不可只强调某单一方面的内容,使课堂畸形发展。

其一,从教学内容看,本节课是高二区域复习课,课的关键是效率,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深化联系、梳理提升、重组再构。因此,我认为高二复习课似乎不太适合大张旗鼓地搞过于花哨的情境,而要直入主题或直接就题论事,解决学生在技能和应用层面的问题。当然教师也可以解析试题背后的真情境、真故事、真情趣,作为枯燥复习课上的点缀,点到为止。如果是湿地新课,可以浓墨重彩隆重地推出此情此境。情境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情境要有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而适切性才是真正的情境选择的第一要务。

其二,从学习者来看,教育即生活,经历即财富,体验即学习。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基于生活、源自生活、解释生活,更是地理学科独有的责任。地理学科的情境创设要体现出学科的价值参与,要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学生发展未来的需要,要让孩子们在参与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体验,要让学生看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和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所以一定要把孩子们带到真实情景当中!但远在黑龙江的扎龙对南方的孩子是很陌生的,三代守鹤人的故事也许只流传在鹤乡。但这个悲壮的故事,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真切地理解人地协调观,参悟出“建设美丽中国”不再是一句干巴巴的口号,是需要有多少人付出的努力、真情,乃至生命的代价!当《一个真实的故事》歌声响起,那曾经走过小河和芦苇坡的年轻女孩的身影,会幻化成一首永恒的歌,流淌在学生的生命里。

最后,从教师的文化自觉看,文理交融、科艺相通的学科特性使地理教师具有拥有跨学科知识的鲜明特征,地理教师不仅要有科学精神,更要拥有人文情怀,往往是学生眼中的“大神”。郭迎霞老师认为,每位教师更应有自己的独特气场,进而形成自己的“情境场”。教师更是拥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比如老师对故乡——鹤乡的热爱,就促成了他乡情的大爆发,这实实在在的乡土情结最后必将升华为家国情怀。但这种爱的基因是需要被唤醒的,老师就是这爱的使者,把那遥远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融入到教育之中,将教师角色与个性自我融为一体,将学生成长与教师自我价值实现融为一体,我想他一定会拥有无比幸福的教育人生,并享受着教育事业的所有美好。

猜你喜欢

区域情境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分割区域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