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栗优化高效育苗技术

2020-11-12赵国华

河北农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沙藏苗高板栗

□文/赵国华

板栗适应性广,抗旱、也比较耐瘠薄,适用于荒山造林,可保持水土,同时还可促进农民增收。而培育板栗优质苗木是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本文主要总结板栗育苗技术。

采种要优良

选好种子,这是获得优质苗木的关键,选优良的种类和品种,选优良的单株和充分成熟的果实。利用板栗嫁接板栗有一个亲和力的问题,因此培养砧木苗时要进行品种选择,最好是选与接穗品种亲和力强的品种种子。

株选是在栗果总苞开裂时期,选择20 年至60 年生树体健壮、高产、稳产、果实成熟期一致,抗逆性强,与当地主栽品种嫁接成活率高的单株做母株,并做标记单采单收。至果树成熟,栗蓬开裂,拾取自然落果,选择栗果大小整齐,充分成熟,无病虫害栗果作育苗材料。

贮藏要细致

板栗种子怕干怕热,怕冻,故播种前需要妥善贮藏。

临时贮藏:栗种采收后至过冬沙藏前,为防止失水需临时贮藏,少量的可放在缸里,缸底铺些湿沙,缸上加盖,注意检查防止发热。栗种数量大可将栗种堆放在阴凉屋里,下铺湿沙上盖干湿麻袋等,注意堆不易过大,防止发热和鼠害。

过冬沙藏:临时贮藏到10月下旬时,可进行过冬沙藏。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阴凉的地方挖贮藏沟。因板栗种子含淀粉多,种子过于集中,贮藏期间容易发热霉烂。为防种子发热霉烂,贮藏沟不易过宽,一般宽度不超过80-100 厘米,深1 米左右,长度按种子量多少而定。然后用湿沙(不含土的干净河沙最好)与栗种分层入沟埋藏,一层沙一层栗,每层10 厘米左右,或将沙与栗以三比一的比例混合放入沟内,同时在贮藏沟内每隔1 米放置一个长150 厘米、直径20 厘米的秫秸把,用于散热,距地面30 厘米时覆土。越冬时,贮藏沟上应培土加高30厘米左右。如贮藏少量种子,可将种子与湿沙混合放入深60 厘米,直径80 厘米的圆坑内,坑上覆土50厘米左右。过冬沙藏的栗种在早春解冻后要勤检查,少部分栗种发芽时,即可从沟中挖出。

播种要精细

种子的准备:清明节前后,土壤解冻,从沟中取出栗种过筛后将霉烂、破伤、干瘪和病虫害的栗种剔除,有条件的将栗种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分别堆放于室内,待50%以上栗种发芽时即可以开始播种。堆放过程中要设专人每天检查防止堆内温度过高(不超过25度)和栗种失水(可在堆表面喷水,盖上湿布塑料布等)。

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的正确选择,是板栗育苗的关键之一,应选择有灌溉条件、背风向阳、不冲风口、不涝洼的地方。阴坡、防风的地方,苗木在过冬时易受旱、冻抽条而死亡,涝洼地会造成苗木烂根。土质以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为好,出土早而齐,根系发育好,苗壮,抗寒能力强;黄黏土胚芽出土难,根系发育差;沙性过重的地往往因春旱、土壤透风,造成缺苗,还因瘠薄而长成弱苗。

清明以后,栗种开始长出胚根,即可播种,胚根长度一般宜控制在1 厘米之内,每亩125 斤公斤左右。可大田式垄播,有灌溉条件的可畦播,播种前几天先浇水,播种采用点播法,株行距10 厘米×33 厘米。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 公斤,二铵10 公斤,种子应横卧,不同大小栗种分别播种最理想,覆土厚度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以2-3 厘米为好,无灌溉条件的可覆3-4厘米。

苗木管理要到位

追肥及浇水: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亩施尿素5 公斤。七月下旬可施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10-15公斤,5月中旬至9 月中旬还可以喷用0.5%的尿素(7 月以前)和0.3%的磷酸二氢钾(8-9月)进行根外追肥。干旱及追肥后及时浇水。

除草松土应多次进行。胚芽出土时,要防止食芽象芽鼻虫危害,最好是人工起早捕捉,也可以筛选药剂防治。

一年生板栗苗常受冻害,防止一年生板栗苗冻害的关键措施是:选择好育苗地,选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小气候适宜的地方;培育壮苗,应争取早出苗,并加强肥水及除草管理;深秋在板栗行间覆土、覆草或秸秆等,但切记在垄背上取土盖苗,这样反而使根系外露,使苗木严重受冻。第二年土壤解冻后进入第一年苗期管理。

板栗苗木等级标准:苗木分级以苗高、茎粗、根系、芽体饱满度为分级依据。

一级苗。苗高100 厘米以上,直径1 厘米以上,芽体充实饱满,根系要求主根长20厘米以上,侧根6条以上,长20厘米以上,直径0.4厘米以上,没有严重雹伤、机械损伤、病虫害等。

二级苗。苗高80 厘米以上,直径0.8 厘米以上,芽体充实饱满,根系要求,主根长20 厘米以上,侧根4 条以上,长15 厘米以上,直径0.3 厘米以上,没有严重雹伤、机械损伤、病虫害等。一、二级苗为出圃合格苗,

将二年生板栗苗出圃,选用壮苗秋栽,等外苗不得用于造林,必须归圃再育。

猜你喜欢

沙藏苗高板栗
打板栗
捡板栗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樱桃砧木‘马哈利’种子沙藏方法
板栗开花
不同沙藏处理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吃个板栗不容易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