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报道把握“四力”讲好扶贫故事

2020-11-11杨皖玉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四力新闻报道精准扶贫

杨皖玉

摘 要: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提出以来,举国聚力脱贫攻坚,全国上下的新闻记者一同涌入实践的激流中,在这时代的洪流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精准扶贫报道,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锤炼锻造则是记者讲好扶贫故事的立身根本。

关键词:精准扶贫;四力;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0-00-02

记者之荣光在于记录伟大的时代,而在时代的洪流中,“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锤炼锻造则是记者立身根本。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以来,举国聚力脱贫攻坚,全国上下的新闻记者一同涌入时代的激流中,这是我国奔向全面小康路上的一场时代战役。何其幸运,这也是一首我国新闻工作者在伟大时代谱写的扶贫

华歌。

一、生于时代之伟大

(一)涌入扶贫——源自时代的召唤

“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源自时代的召唤。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大规模扶贫工作以来,我国近6亿人口摘掉贫困的帽子,而在2013年年底,我国还有8 249万农村人口依然挣扎在贫困的边缘。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湘西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他强调扶贫工作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是我国对贫困发起决战的号角,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帽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

线任务。

“言必行,行必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将脱贫攻坚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截至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自2012年末的9 899万人减少至1 660万人,累计减少8 239万人,脱贫运动浩浩汤汤,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在这特殊的历史阶段,我国新闻工作者有幸作为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亲身经历这场令人为之振奋的脱贫攻坚战。扶贫是一项循序渐进的持久性工作,当今的精准扶贫工作是对我国过去扶贫工作的延伸与补充。2016年是闽宁协作20周年,新闻工作者杨振武在实地调研后著成《闽宁携手20年合力脱贫攻坚》的报道,报道既是对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支持西部,先富帮后富”思想政策的追溯,又将西海固从寸草不生到如今脱贫繁荣的过程生动地记录下来,让世界为之惊奇。

(二)精准记录——听见人民的呼唤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孟子于两千多年前提出的民本思想,也可看做我国“以人为本”思想的早期曙光。新闻报道如何“得人心”?那就要走到人民中间去,去倾听人民的呼唤。在精准扶贫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一大群脚沾泥土、贴近人民的新闻工作者,他们洞察世情百态,见人所未见,录人所未录。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全国中央新闻媒体130余人奔赴22个省份、110个村,蹲点一个多月,采写报道21万余字。记者们睡土家大炕,用土家灶烧饭,帮村民翻地锄草、修房垒厕、上课支教,与村民建立亲密关系,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在导演苗月创作电影《十八洞村》期间,她曾在开拍前先后两次前往十八洞村调研采访,整个拍摄期间她记满了一整个采访本,而电影中主角杨英俊原型的灵感来源,便来自苗月多次主动和村民老杨的谈心。作为我国首部展现精准扶贫战略的主旋律电影,《十八洞村》脱离宣教的视角,用唯美的视觉语言和动人的农家故事将国家扶贫工作唤醒人之脱贫自觉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新闻报道就是要以人为本,要聽到群众的声音,要深入到群众的生活,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这样才能产生灵动又深刻的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一句古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群众的声音是新闻报道的力量源泉,是新闻作品永葆生命力的必经之路,精准扶贫报道便在于精准倾听人民的呼唤。

二、立于“四力”之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广大宣传思想战线提出殷切希望,要不断“增强本领能力”,在近几年有关扶贫的大量报道中,许多新闻记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当代新闻工作者如何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过程中打磨出时代精品力作。

扶贫报道是最接地气的报道,它是沾着泥土与露珠的芬香的,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又是一个有机相连的整体,因此新闻记者需要将“四力”根植在脑海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到“走转改”的活动中,用心用情倾情书写出有品质、有温度、有高度的新闻作品。

(一)在行走间捕捉扶贫报道的灵魂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在当下万物互联的网络时代,新闻信息似乎敲敲键盘便可轻松得到,但在扶贫报道中,扶贫信息容易获得,可扶贫过程的感受却需要记者深入一线去体会。

“把罐头倒在碗里,送给老婆婆,自己用空罐子装凉茶喝”,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这篇《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宁德脱贫纪事》里的“空罐子”细节让许多人对习总书记当年在基层工作踏实为民的状态有了深入的理解。据了解,这是报道人员在当地采访时,看到当年的照片里的空罐头瓶后追问当地村民才得到的故事细节。这篇3 000余字的报道张政一行人在宁德几天行程数百公里,阅读相关文字资料14余万字后反复修改后生成的精品力作。[1]

导演苗月在电影《十八洞村》公映后对记者这样说道:“如果不是拍电影,我可能不会如此深刻的理解‘贫困对于一个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意味着什么。”为了全面展现湘西生态环境,苗月和剧组几乎走遍了十八洞村的每一个村落,在她看来,如果没有精准扶贫,她永远无法接触到像十八洞村一样身处最底层、最清贫的人生故事。

(二)在辩证中洞察扶贫里的百态人生

新闻记者要具备独立的观察能力,不可人云亦云,在“四力”中,“眼力”要求新闻记者要眼界开阔、眼光敏锐、视角独特,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观来分析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新闻记者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发现“角落里的光辉”,见人所未见,识人所未识。

福建宁德赤溪村有着“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称号,2016年2月,习总书记与赤溪村通过人民网视频连线,让赤溪村再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年6月,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杨振武与赤溪村脱贫进程中的关键人物——王绍据、杜家住在其办公室中会面,一见如故,三人侃侃而谈。杨振武对二人嘱咐一定要擦亮“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品牌,奋勇争先,让赤溪村成为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的先行者和领头羊,这是杨振武在人民日报三十余年来对赤溪村脱贫的见证与陪伴的基础上为村子点出的发展要义。

在全国新闻媒体“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期间,央视记者石云松在重庆奉节阳坝村蹲点采访期间,为了解决当地村民吃水问题,连续几个星期跟随当地村干部翻山头找泉水,在最终找到泉水时,当地一名干部无心的一句“我们现在这么做,实际上是在还以前欠老百姓的债”被石云松记录下来,用在报道中生动地展现出扶贫干部踏实质朴的工作作风。

(三)在深思中追问扶贫背后的本质

提问,是记者的本职。对事实进行辨识,向报道对象提问,在扶贫报道中,各地贫困情况不一,这要求新闻记者一定要能够对掌握的采访资料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用自己的思考拨云见日,直击事实本质。每一篇报道都要有自身的思考与特色,根据不同的报道对象要写出因地制宜的“脱贫经”。

导演苗月在拍摄电影《十八洞村》之前,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抽象的层面,在经过十几个月的采访调研、拍摄之后,她有了这样一种思考:精准扶贫政策体现国家的一种关爱,帮助你去提高生活的品质。他们(村民)可以很平静、很淡定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但政府不会因为你不要就不給你,而是要帮扶你过更好的生活。

2016年5月,杨振武在宁夏闽宁镇等地调研期间指出,闽宁两地各自发挥优势,探索出了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发展道路。在调研结束后他将自己的思考写入《闽宁携手20年合力脱贫攻坚》报道中,全方位展现了闽宁二十年携手合力脱贫攻坚的“东西协作”样本。

(四)在锤炼中探索扶贫故事讲述新方式

“文无定法,行云流水”,手中的笔是新闻记者看家武器。在互联网时代,扶贫报道和许多报道一样,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同时,需要创新形式适应不同媒介终端的传播,要创新表达方式,写出受众喜欢读的报道。

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的《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宁德脱贫纪事》一经发出,各方反响较好,不仅传统中央媒体连连转发,腾讯新闻在微信插件重要位置重点推送,跟帖热评超过4万条。数十家新媒体网站和移动端App在首页或首屏转发,今日头条等平台在热点位置多次推送。全国各地热议报道中多展现的细节,可见在网络时代,并非只有碎片化的信息能够得到受众的青睐,一篇形式灵活、采访扎实、写作灵动的报道同样可以适应新媒体的传播形式。

就在杨振武会见王绍据、杜家住的当天,人民网针对赤溪村精准扶贫的《“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幸福嬗变》访谈直播网页被网友点赞150余万次,网友相关贴文近500条,同时人民网据直播编发的预告贴、图文直播页面和新闻页面被浏览25万余次。人民网这场访谈直播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得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该新闻报道以网络新闻作品种类在2017年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挽住云河洗天青,物华更与岁华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作为党的政策传播者、人民故事的讲述者、时代风云额守望者,我国的宣传工作者要站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班岗,以高度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深入基层、驻守一线,贴近人民、关爱人民、反映人民,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杨驰原,左志新.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访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J].传媒,2019(11):9-13.

猜你喜欢

四力新闻报道精准扶贫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