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初探

2020-11-10韩瑞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韩瑞

摘 要:相较与高职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及整体性研究却相对滞后。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职国际学生思政体系构建是高职院校提高国际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构建高职院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体系需要在充分考察体系内部基本要素的前提下,从职业教育特征、文化交流载体和同向融合方向三个方面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9-0174-02

国际教育是各国培养国际人才、传播文化、促进教育产业发展以及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教育伴随中资企业“走出去”赴海外投资发展而迅速成长,并在为企业提供人力、技术支撑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高职国际教育也面临学生在职业素养、文化素质、规则意识等方面尚不能完全适应企业需求的现象。

思政教育是国内外高校对国际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价值导向、文化传播和行为引导的重要形式。以知华、友华、爱华为培养目标的国际学生思政教育是保证我国国际教育育人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何通过创新国际学生思政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适应我国对外开放需求是当前高职国际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背景

(一)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中叶,美国 “富布莱特项目”资助国外学生赴美留学,帮助美国建立全球性人才高地,宣传了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1]。之后,英国、欧盟都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学生、教师、研究人员的国际交流。由于欧美国家国际教育起步早、国内移民、种族、宗教、文化結构相对复杂,其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研究的视角也更为丰富,在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文化认同、宗教、道德伦理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Oberg[2]以及Kim[3]等心理学家和社会人类学家就国际学生作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与目标文化之间的冲突、协商及认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国际学生文化适应研究理论。在职业教育领域,Tran等部分研究者也关注到了国际职业教育中教师的引领价值,尤其是教师在师生互动、教师与社会政治语境互动中,其人文与道德属性重构的重要性[4]。

上述研究从多元视角论述了国际学生思政教育中涉及的多类问题,对国内国际学生思政研究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国际教育始于1950年,20世纪90年代来华国际学生规模日益扩大,21世纪初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开始兴起,但围绕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的研究相对滞后,指向高职院校的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研究则更为薄弱。目前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许光基于为国际学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课的体会,较早开始关注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探讨。90年代,以刘同兰[5]、崔永日[6]等为代表,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文化适应等问题,探讨了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意义、原则、方法、发展路径等内容,初步确立了我国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范畴。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学生规模的扩大,国际学生思政研究视角和研究成果日益丰富。金春花[7]、杨军红[8]等从管理策略、文化适应、教育内容等具体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李宝贵、李博文[9]明确地对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意义、特点、内容进行了阐述,指出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有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研究中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较为深入和系统研究的成果。

综上所述,国际学生思政研究,总体而言,在研究对象上,对高职国际学生教育的差异化缺乏关注;在研究内容上,提出的措施和政策建议多针对工作中的个体问题,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不够。

近年来,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思政教育协同效应的理念,开启了高校思政教育新方向。在国际教育领域,课程思政整体性、系统化、协同化的育人模式也为国际学生思政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研究聚焦高职国际教育,初步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国际学生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的要素和路径。

二、要素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10],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高职国际学生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目的就是建设一个各要素、内在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互融互通的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根据系统内部要素施教、载体以及受教的不同功能定位,我们将国际学生课程思政体系划分为三个基本的要素系统:

(一)组织、人员要素

组织、人员要素系统是课程思政的施行者,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高职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组织、人员要素一般包括国际教育归口单位(以下简称“国际学院”)、专业教育施教单位(简称“专业学院”)以及体育、音乐等基本综合素养课程施教单位(统称为“其他专业学院”)。各学院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国际学生思政教育培养目标,并构成学校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的组织、人员要素系统。

(二)课程要素

课程是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渠道,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最终要通过课程的形式呈现。因此,高职国际学生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要根据高职国际学生教育的特点,以课程和教材的创新为重点,以法制宣传、中国国情、中国文化以及汉语语言类课程为主渠道,将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各门课程。

(三)施教对象要素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国际学生课程思政体系需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研究高职国际学生在文化背景、学习需求、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点,构建体现高职教育和国际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