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者的关键能力和素养

2020-11-10胡玉明

教师·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

胡玉明

摘 要:在学校管理科学中,管理者的教育智慧和管理水平是学校“规范、有序、有效”科学运作、取得理想办学成绩的有力保障。为实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品位,学校管理者应当具备观察力、思考力、执行力这三种关键能力和八项个人素养。

关键词:学校管理者;关键能力;八种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5-0030-02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要确保学校“规范、有序、有效”的科学运作,以取得理想的办学绩效,管理者需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和管理水平。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今天,学校管理者应具备三种关键能力——观察力、思考力、执行力和八项个人素养。它既是对学校管理者个人素质的高层次要求,又是学校精细管理提质量的基本保障。

一、观察力

观是看,察是想。我们观察问题时不仅仅要知道事物是这样的,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人们要认识一个事物,总是从观察开始的,有了觀察便开始有了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如果我们把观察比作蜜蜂采花粉,那么思维等心理活动就好比将花粉酿成蜜,没有花粉就酿不出蜂蜜。没有良好的观察,思维就会因缺少材料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观察力是一个人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动力之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观察力来自他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情怀。观察法是人类探究自然规律最原始的方法。观察力的深度对学校管理者有着特殊的意义。没有观察力就没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就没有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管理者,要确立观察的目标,提高观察责任心,提高自身的观察力。有了深度的观察力才有可能上升到分析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思考力。要想拥有良好的观察力,就要在平时处处留心、认真观察。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勤察深思出真知。”

二、思考力

思考力就是一个人思考的能力,对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然后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考力是万力之源。这个社会拼的不是能力,不是身体,而是人的思想。能力可以后期培养,身体可以长期锻炼,但是人的思想却不能超越,你站在怎样的高度看问题,你的人生就能走多远。

对一所学校而言,管理者的思考力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未来。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断修炼思考力,做到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精于思考,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思考力的三个维度:察物(效益最大化)、察人(知人善用)、察事(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要在研究学校文化中修炼思考力。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学校管理者要品味学校文化、研究学校文化、领悟学校文化、传播学校文化,进而将学校文化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其次,要在解读学校办学理念中修炼思考力。不仅要真正理解办学理念的要求是什么,而且要知道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再次,要在追求完美中修炼思考力。如何顺利实现目标?采取什么有效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采取什么对策?即要注重细节,跳出自己的小框框,站在新的高度,联系自己目前的积累,然后立足于现实,开拓出未来。

三、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干事情的能力,就是把想法付诸实践,就是用双手去创造、用脚去前行。执行力是万力之本,是悟深悟透决策内涵、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地达成目标的能力。因此,衡量执行力如何主要看是否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目标任务。

一所学校要想走内涵发展之路,成为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终身受益的品牌学校,就必须有极强的执行力。提高执行力,首先,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合理决策,确保可操作性强。其次,是率先垂范。归根结底,执行力就是工作品质和能力的反映。“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任何一项工作的推动,光有领导者的发号施令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领导者的模范带头,应该不怕困难、排除阻力,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再次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才有可能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大胆创新、勇于改革,提高团队的执行力,才可能实现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俗话说,天下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你拥有执行力,你就有了成功的过程。愿每一位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观察力、思考力、执行力,将德育管理、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品牌建设、文化建设等能力运用到学校各项具体工作中,才可能实现办品牌学校、办优质学校、办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

管理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全局。因此必须着力提高八种意识:行政意识、岗位意识、角色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

(一)行政意识是管理者最基本的素养

行政意识就是行政人员对履行行政工作职责的认知程度,它包括行政工作的自身特点以及行政工作的职责要求和处理行政工作的原则,是行政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学校行政人员要站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从教师层面来看待领导的标准,身先士卒,为人师表,模范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形成有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领导集体;要特别关注工作的严密性、严肃性和保密性,对有关整个学校的发展规划、大事决策做到没有形成决议的事情以及会议的讨论过程,保密不乱讲;做到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在集体决策期间可以争论,一旦形成决议,都要和领导保持高度一致,绝对服从。

(二)岗位意识是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所谓岗位意识就是对所在岗位的知晓程度和坚持守岗、履岗、合作的自觉性,是行政人员的基本素质。凡涉及学校的事和人,属于职责范围内能立即解决的就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耐心说明理由,限期解决。对不属于本职范围的,要引导到相应方面和人员手中,协调解决,树立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 要服、要辅,不要浮、不要敷,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做不该做的事,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本职范围内的工作,保持学校工作的严肃性和领导的权威性,时刻要求自己,达到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领导标准,为整体推进学校工作做一名忠实的成员和奉献者。

(三)角色意识是管理者的必备条件

所谓角色意识就是对本人在学校、处室中的地位、作用、职责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履行工作职责,既不越权、越级理事,更不把手伸得太长,干预别人的工作,要按学校层级管理要求,逐级反映问题,逐级分配任务,逐级处理事情,有力地推动学校工作协调发展。

(四)大局意识是管理者的道德准则

所谓大局意识就是一种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中心,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认识。它要求集体服务国家,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局部服从全局。学校管理者要从学校工作大局出发,把学校装在心中,要有吃苦在前、任劳任怨的朴素精神,有淡泊名利、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树立全局观念,以开阔的心胸愉快地看待和处理本职工作,做学校发展默默的耕耘者。

(五)服务意识是管理者的根本宗旨

管理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者,要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充分发挥自我效能感,想教师之所想,真正做好服务工作,做学校发展的奠基石。

(六)责任意识是管理者的内在条件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对工作的一种内在的负责意识,它是在角色意识、岗位意识的基础上而达到的更高层次的意识。管理者必须发扬吃苦精神、拼搏精神和争先精神。

(七)质量意识是管理者的最终归宿

质量意识包括两层:一层是对自身工作质量要求的认识;另一层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认识。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关注师生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学习工作情况,为校长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狠抓质量才能求生存、求发展。

(八)创新意识是管理者的努力方向

“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创新的要求的动力。”这种“动力”是指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力,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创新意识具有开拓性、独创性、联想性等特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能够不为传统习惯势力和世俗偏见所左右,敢于标新立异,想常人不敢想的问题,提出超常规的独到见解,善于联想,从而开辟新的思维境界。处处留心皆学问,凡事能问个为什么,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积疑、勤问,能疑、善问,敢疑、穷问,强化问题意识,捕捉机遇,培养团队意识,与人开放合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创新是推动工作的巨大动力和永恒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向书本学、向他人学,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方案。

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效益,左右着学校前进和发展的方向,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观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愿追梦的历程改变我们的心态,让平和诚恳的心态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品格,愿健康的品格让我们收获美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道玉.创造思维方法训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葛晓野,刁 庶,边 江.关于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3):45-47.

[3]李俊文.如何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培养服务意识[J].办公室业务,2019(6):78.

[4]肖 良.高校行政管理創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8(23):225.

[5]潘启富.21世纪中国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4):26-29.

[6]余建国.谈电大教师的职业倦怠[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22-23.

[7]张  阔.中小学信息化主管胜任特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8]喻一珺,于素云.引领-拓展式虚拟网络学校构建的价值诉求——基于教育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1(9):73-75,32.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
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