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对肝血管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0-11-10河南省长垣市人民医院453400王智波王化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9期
关键词:瘤体甲组消融

河南省长垣市人民医院(453400) 王智波 王化仙

肝血管瘤作为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中70%为海绵状血管瘤,全球发病率在0.5%~7.5%,多见于成年女性,初期肝血管瘤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在快速增长形成巨大血管瘤时可诱发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严重者表现为腹水、黄疸、胆道出血,威胁患者生命[1]。临床上通过手术切除病灶,虽然有较好效果,但是对机体的创伤较大,在医学的不断发展下提出通过超声引导下实施经皮微波消融也有较好效果。现就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应用在肝血管瘤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86例资料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3例,其中研究组中男性17例,女性26例,年龄36~57岁,平均年龄(43.08±4.14) 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28±0.35) 年;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年龄35~57岁,平均年龄(43.13±4.11) 岁,病程7个月~3年,平均病程(1.32±0.32) 年,对比两组资料不具统计差异(P>0.05),可作比较。医院同意本实验的进行。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临床确诊为肝血管瘤,且愿意配合实验。排除标准:患精神疾病者;合并其他类型肿瘤疾病患者。

1.2 方法 乙组实施常规手术切除,所有患者全麻后右侧肋缘下作切口,并用直角弯钳从第一肝门穿过肝实质后方,利用阻断带隔离相应侧血流,分离瘤体表面,以钳夹切断、结扎肿瘤供应血管,去除肝血管瘤,缝合切口结束手术。甲组实施超声下经皮微波消融,进行全身麻醉后,通过腹腔镜探查病灶,借助超声辅助定位,根据瘤体位置选择穿刺,对于血管瘤邻近膈肌,叮嘱患者屏气,上移膈肌,避免损伤膈肌,确定微波前端芯线位置后,开始进行微波消融,对位置特殊的肿瘤采用两圆相交消融手术,注意全面覆盖瘤体,完成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所有患者随访20个月观察预后情况。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 、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含量。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计算数据,采用t检验计算±s表示的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算以率表示的计数资料,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两组的肝功能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的肝功能 治疗后,甲组整体肝功能ALT、AST较乙组下降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两组的复发率及转移率 甲组复发率(30.23%) 、转移率(13.95%) 均较对照组(46.51%) 、(37.20%)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常规切除手术在杀死病灶的同时,存在对机体产生较大损伤问题。临床上主张通过超声引导实施经皮微波消融去除肝血管瘤,利用热效应高温杀死癌细胞,通过高频交变电流使得电极附近组织离子高速震动受热,传导加热至远处,发挥较好作用[2]。将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应用在肝血管瘤患者中的研究结果表明,肝功能恢复更快,术后复发率、转移率更低。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在操作过程中使得瘤体达到最高温度,短时间内产生消融区,且消融区形态规则,定位实时准确,对机体的创伤较小,安全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式。但研究指出,微波消融术对于较大体积癌细胞不容易清除,且肝脏表面癌细胞消融后有出血的问题,可作为其他手段的协同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实施经皮微波消融可以改善肝血管瘤患者肝功能,减少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猜你喜欢

瘤体甲组消融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态眼底影像和疾病特征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CT与高频超声对不同瘤体直径的腮腺混合瘤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1型神经纤维瘤病切除术中出血量相关因素分析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消融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China’s Glaciers in Hot Water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