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向度的城市外来青年

2020-11-09周天然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具理性现代化

周天然

摘 要:焦虑已经成为了大城市中外来青年的普遍问题,这些人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同时还面临着极具不确定性的未来,然而他们依然执着地渴望留在大城市生活,同时每年仍然有大量的新人不断涌入大城市。这些外来青年一方面似乎有着光明的前途,一方面又不堪重负。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曾提到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社会和个人都丧失了反抗的向度,情感在逐渐丢失,进一步变为单向度的人。虽然中国许多大城市中呈现的状况和马尔库塞笔下的描述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当代中国和极盛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都市个体也存在着更多可能。文章从马尔库塞批判理论出发,结合后现代理论,对沪外地青年的境况进行描述分析,并解释造成他们生存困境之下的社会性因素,以便对都市青年的生活有更为真切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的城市文明建设。

关键词:外地青年;单向度;工具理性;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的外来人口。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上海市的户籍常住人口1447.5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6.21万人(这其中还未包括那些没有通过正规渠道登记过的外来务工人员)[1]。这些外来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城市竞争的激烈性以及他们本身拥有的资源并不丰富,这些外来人员在大城市的生活中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在城市中极少数光鲜亮丽地活着,更多的是在为生活挣扎。雷开春在研究中已经提出了青年白领在城市中的焦虑的普遍性[2],并从社会心理学的方向通过对焦虑的产生机制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而邢婷婷、潘天舒的研究通过对占卜的研究对都市青年的焦虑进行了分析[3]。值得一提的是,从2009年开始,在大学毕业生之中曾经掀起一股逃离北上广的风潮,但是几年之后,这一风潮便逐渐退去,青年们又重新涌入大城市。事实上,涌入大都市的外来人口知道在这个地方他们所要面临的压力和困境,而许多人在大城市艰难地生活了许久仍然不愿意离开,这背后既是个人的心理企盼,也隐含着更深刻的社会因素。研究这些外乡人在大城市中的生活境况,对于我们认识城市化进程中人与城市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激进马克思主义者,其思想和理论逻辑延续了批判理论流派的传统。在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中,他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提到,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并没有出现马克思式的预言,是因为无产阶级的反抗性已经被资本主义所腐蚀,而成为了单向度的阶级(不仅仅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亦是如此),阶级的事实区别还在,无产阶级却无法去认识到。资产阶级的生活和价值不再与无产阶级格格不入,通过计算和工具理性的无限发展,世界好像成为了一个平等的整体。不仅阶级的差距被抹去,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似乎也被抹去,人不再具有反抗性,不再具有追求更高自由和理想的意识[4]。马尔库塞从黑格尔哲学那里继承了主体的辩证对立与矛盾性。从哲学本体论而言,一切主体都包含着对立的两种维度,两种维度之间的相互对立产生了运动和发展的动力。马尔库塞将两个维度总称为肯定维度和否定维度。马尔库塞利用韦伯的理性概念填补了其双向度理论中的实际含义,即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否定的维度对应着价值理性,而肯定的维度对应着工具理性。在另一部著作《理性与革命》中,马尔库塞以人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为起点,讨论了资本主义是如何压抑了人性,通过又是如何通过构建虚假的享受而麻痹真实的爱欲[5],与《单向度的人》中以一个“值得去过的社会”为道德出发点来阐述单向度的意识形态对与创造一个更好社会的可能性的遏制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处。

总而言之,马尔库塞将马克思的所有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诉求变换了表达,从所谓的真正的人性和一个值得人去过的社会出发,建立了其独特的批判理论。中国在目前的现代化进程中集中发展经济,而在20世纪的改革开放浪潮中,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力量受到了削弱,在这种局势下,马尔库塞用来描绘的资本主义世界图景与中国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我们可以利用马尔库塞的理论来分析为何大城市对青年人有着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以及解释大城市青年人的生活状况,但我们也要意识到,中国有着其独特的经济文化历史以及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国的政治文化结构也与西方截然不同,如何结合中国传统去建设城市精神,这些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也需要我们去结合有关现代性的知识来进行补充讨论。

二、研究方法

本文资料收集主要来自于笔者的田野工作。为了收集资料,笔者选取了上海某网络公司进行深入田野调查。该公司人数规模在70人左右,公司内部成员绝大多数是90后,且只有少数是上海本地人,有些人是在上海上大学,毕业后就留下来了,也有不少人之前并没有在上海读书或者工作的经验。该公司成员在上海基本都没有所谓的“背景”,而他们的工作又恰好属于一般的白领工作。笔者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沪外来青年的一些特征和思维,因此,笔者认为这是个可行的田野点。

笔者田野工作目前一共持续一个半月时间,主要利用空闲时间前往田野点与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并且参与他们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收集资料。另外,笔者通过调查对象的微信朋友圈,也观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三、上海市外来青年的生活

(一)期待与压力

融入城市带来的焦虑一直是都市青年的主要焦虑之一,在有关焦虑的研究中,融入城市带来的精神压力一直是外来青年难以逃避的。这种焦虑源于对更好的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期盼,在笔者的访谈对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绝大多数员工都希望在上海立足,他们的出发点迥异,但是基本都不愿意离开这里。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尤其是那些年轻员工,一位95后的小姑娘告诉笔者:“未来就是闯出来的啊,有什么好怕的呢?谁说普通人成不了事业?……我感覺现在每天都过得很有激情。”与此同时,周围的人的成功或者进步一方面继续强化了他们内心中的自信,有时候这些也会带来一定的紧迫感,但是这种负面情绪大多并没有持久性。

另一个侧面反映期待的现象是离职行为。笔者所在企业的离职行为频频发生。笔者深入了解发现,离职的大多数人并非跳槽或者回老家,而是自己创业了。因为该行业属于新兴行业,最近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动下,市场需求大,因此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很有机会获得高回报。在这种趋势下,公司很多有能力的员工(或者能力一般的拉上有能力的一起)就这样出去单干了。笔者在进入田野初期认识的一个前台也在后来离职了,她告诉笔者:“不会(失败)的,只要肯干,怎么都能赚钱的。”最近一次和她在微信聊天时,她告诉笔者,现在比以前累得多,最近公司起步,暂时也没赚多少钱,而且还经常和合伙人吵架,即便如此她还是相信,等到手上这笔大单谈下来,就能赶上普通工作一整年的收入了。而据笔者了解,许多前员工其实并没有真的像想象的那样赚大钱了,公司的一个高管在聊天中谈到:“我干这个这么多年了也只是勉强立足下来,每天忙得要死……他们就算能混出头,也真的很难做大……”尽管如此,依然有员工不断离职。

对于生活的一种向往构成了他们留下来的主要动力,但是很少有人会真正去描述所谓的“美好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二)人际关系

滕尼斯形容社会的观点“尽管有种种结合,却依然保持着分离”[6]广为人知,笔者所观察到的也是如此。员工们大多数交流都是基于工作,在休息时间即使一起吃饭也都是和一两个亲近的朋友一起,彼此之间的陌生感是很明显的,甚至有人在同事离职后半个月后才知道他离开了。然而在访谈中,调查者们却告诉笔者,他们觉得公司很有人情味。这种人情味其实主要来源于企业而非个人。

公司每周都会组织不同形式的团建活动,团建活动都是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进行的,团建活动中虽然每个人都需要参与,但是并不需要每个员工之间都进行互动,大多数时候只是所有人聚在一起参加一个共同活动,比如集体跳舞。这种团建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活动中大家可以自行选择交流互动,并不强制。根据团建的组织人透露的情况,每次团建员工们的报名积极度都很高。在一次活动中,需要四个志愿者在门口放玩具礼炮并且给优秀员工递上公司奖励的红包,竟然有二十多人报名,结果最终人选是通过竞标的方式产生的(出标最多的人出到了2000块钱)。由此可见,虽然这些青年已经习惯了陌生的环境,但是他们对于社交的需要,对于交流甚至是表现的渴望始终没有消失。

看似冷漠却又渴望互动,渴望互动却又不愿意建立长期关系,这是这些外来青年身上展现出的矛盾。如一位销售业务员告诉笔者的那样:“有时候确实想去和别人多说说话聊一聊……其实我在跟客户打电话的时候,跟有些聊得来的客户经常也会说一些业务以外的事……不过现在这年头哪还真的需要什么朋友啊,在老家还行,在上海哪还有真朋友啊,也就是些熟人和关系罢了。”至于为什么没有朋友,很多人给出的回答是“不需要”,比如一位较为年轻的部门经理告诉笔者:“不需要什么朋友,忙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朋友这种东西说实话,感觉很虚……而且真的需要交流的话,上上网也行啊……”结合这些资料,不难发现这些员工并非厌恶社交,只是他们不愿意也不需要去借助传统的互动方式,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一些方式,他们获得了使自己更为自在的社交内容,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确实“依然分离”,因为零碎的社交内容并没有为他们带来长期稳定的关系,社交更像一种物品之间的交换,人本身在这一过程中已经淡化了。

(三)业余生活

早期关于上海外地务工青年的调查研究显示,整体上来看,相当一部分的外来务工青年的业余时间是很多的,但是外来务工青年的业余生活整体上比较单调[7]。随着时间发展,笔者在观察访谈中发现,从外在表现上来看,这些外来青年有着不同的利用业余时间的模式。

第一种是加班。这是现代许多白领青年“休息时间”最常做的事,在作者的观察中,最晚离开公司的一般都是销售业务员,而且他们周末往往也通过微信在联系客户。加班在销售人员身上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也是他们业余时间最多的使用去处。加班也许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不单纯是因为可以赚钱或提升业务。笔者和CEO助理有过一段对话,她是这么告诉笔者的:“要放假了,哎,又不知道要干什么了。(你不是买了本书吗,我记得你都看了好久了还没看完。)看不进去啊,买了放那里想着要看要看,真到放假了就想着睡觉,睡完了就不知道干嘛了,还不如上班呢。(我看你还经常说累,看你这说的上班很有意思啊。)上班其实也没多大意思,我就是习惯了,你说不上班干嘛呢?”加班对他们来说或许成了某种消遣的方式。

第二种是自己“打发时间”。有的是宅在家里玩游戏、刷剧、睡觉,或者出去看电影吃饭,也有活跃的会去酒吧、KTV或是结伴去周边短暂旅游。总之,对于这些上班族来说,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娱乐活动方式,基于个人喜好或者经济因素等等,在具体选择上各有不同,但是核心都是“打发时间”。

第三种则是学习或者参加培训。也有一些员工在业余时间积极地学习,或是参加企业组织的培训活动,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一些刚入职的年轻人身上。在交谈中这些年轻人表示,“多学点东西以后总能用得上”,他们很多人都希望通过课外充电让自己在职场上走得更好。

四、单向度的人

通过田野其实不难发现,这些年轻的城市外乡人处在多重矛盾之下。在这个城市里他们拼命奋斗却从没有真正融入过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许已经成为单向度的人。

年轻的白领们奔波来到上海,他们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努力获得什么。在市场和资本逻辑中,衡量人的标准就是收益和效率。大城市的人们只能生活在这种标准之下。他们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真正的需求和渴望在这个过程中就被慢慢磨灭掉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人际关系矛盾的态度正是两种价值的冲突所致,而业余生活中我们也很少看到热爱。

我们并非要否定他们的努力和选择,但是很显然,这种连“好”是什么都无暇思考的生活不能令人满意。生活的准则如果仅仅是忙碌本身,那么就没有意义了。理性在推动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在束缚着我们,但是我们的现实并非是马尔库塞描述的那样是没有前途的。中国不同于资深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着很强大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从未处于自由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即使在工具理性发展极快的大都市中,也依然有延续下来的价值和道德在对抗虚无的吞没。传统的非理性的价值的重构,也许正是發展经济的同时发展文明的一条道路。也许这一过程是复杂的,但是它也是可行的。过去千年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这种可行性。传统的文化体系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这是工具理性所无法比拟的。

另外,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是得到了国家的认可的。中国最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的一点恰恰在于此。在中国,市场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价值和生活态度的全面入侵,政府引导正可以弥补市场本身发展逻辑中的虚无化,国家可以对抗纯粹的市场逻辑,最大程度地去减少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冲击。虽然我们在许多外来青年身上发现某些单向度的特质越发明显,但是也该注意到,在社区里、在企业中,某些情感诉求和道德风尚依然存在着。不论是出于国家、社会或是其他原因,企业本身也越来越注意精神文明建设,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其组织活动宣传的主题已经开始由“收益”变成“快乐”了,对于工作开始强调通过工作本身获得成就感。在这些基础上,发扬新的文化价值是大有可为的。

五、结语

上海这种大都市,具有十分明显的现代化特征,这里有多元的文化、平等自由的氛围、丰富的娱乐活动以及多样的平台。然而对这一切,我們一般很少去追问它的价值。在笔者观察的情况中,公司中的外来青年各不相同,然而他们却又殊途同归。现代理性的发展究竟对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众说纷纭,但是仔细观察,必须承认某些价值正在这一过程中慢慢消失,理性在很多方面也确实束缚了人们。

不过现代性的脚步不会停下来,也不应该停下来,通过符合时代以及符合区域需求的文化建设和精神熏陶,有机会打破工具理性的束缚,培育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文化,为个人以及社会提供全新的发展空间。毕竟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理性并非是唯一,效率也不是一切的标准。

参考文献:

[1]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3-01)[2020-05-30].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8/nw26434/u21aw1388491.html

[2]雷开春.青年白领社会焦虑现象的本质:中产地位身份威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5):61-69.

[3]邢婷婷,潘天舒.焦虑的个体与非制度性意义体系:关于多元信仰实践在当代青年人群体中兴起的原因考察[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7(3):37-46.

[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5.

[5]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35.

[6]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

[7]顾淑华.就业、生活、权益和价值追求:上海市外来务工青年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J].当代青年研究,2000(1):22-27.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中国民主建设研究:以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为分析载体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向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