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官式大厝的保护与发展分析

2020-11-09刘瑞陈清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闽南保护发展

刘瑞 陈清

摘 要:闽南官式大厝是闽南红砖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章着重从闽南传统民居保护工作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开发入手,探究相应的保护与开发策略,提出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概念,在此基础上,体现闽南古城的历史风韵。

关键词:闽南;官式大厝;保护;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闽南官式大厝装饰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FJ2017B079)研究成果。

泉州被评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之后,红砖民居作为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其经济文化价值得到了巨大提升[1]。飞速发展、风靡一时的红砖建筑曾经多作为达官贵人的府邸,那时候的设计师为它们的建设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这些建筑不但具有丰富的文化与艺术内涵,还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同时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的传承者。那一幢幢精美别致的闽南古建筑是老华侨们远渡重洋省吃俭用一辈子,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2],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外来的建筑工艺碰撞的结晶,发展到今天成为造型灵动、装饰精巧的特色红砖建筑。

一、闽南官式大厝保护工作的迫切性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今大量的红砖古民居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令人无比心痛。其中一些因为主人保护不善被大火焚烧、白蚁蛀蚀、窃贼破坏,另一部分因为年久失修,受到台风暴雨侵袭而坍塌,其余的有些因为管理不当而被恶意损坏。特色景观、民俗风情等也面临着老化、损毁和消失的危机,人为因素使建筑遭到破坏,如生活垃圾堆放、建筑材料堆放及私搭乱建等。闽南地区的时代建筑与历史文化逐步割裂,在外来文化以及现代建筑理念的巨大沖击下,各地特色民居逐步被异彩纷呈的现代化建筑所代替。这是现代化的表层体现,更是传承的深层缺失,反映出的正是民族自信心的消亡。换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抑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2]?中国与其他地广人稀的国家有质的不同,在传统官式大厝占地面积较大的情况下,结合中国国情,想要建造一座官式大厝作为民居并不容易。闽南红砖大厝是多种民俗文化的结晶,有着“古为今用”的有益成分,国家将泉州、漳州、厦门设立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体现了闽南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二、闽南官式大厝的保护策略分析

官式大厝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探索出保护与开发良性循环的保护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保护、开发红砖民居的具体措施缺失,将不利于闽南官式大厝的长久性保护与发展。

2015版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适用于闽南红砖民居实际保护与开发的内容有:完整性原则,即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对其价值、价值载体及环境等体现文物古迹价值的各个要素的完整保护;保护文化传统,当文物古迹与某种文化传统相关联、文物古迹的价值又取决于这种文化的延续时,两者应同时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防灾减灾原则,即及时认识并消除可能引发灾害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灾害的发生[3]。接下来将从完整性原则、保护文化传统、全社会共同参与这几点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完整性保护

在具体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完整性原则,应在尊重历史与全局的情况下划定保护区,以便完整地保留其真实的价值要素,使得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各个时代特征、具有价值的物质遗存都得到保护与尊重。

(二)文化意识重塑

如今的乡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村落消失等现象频繁发生,究其原因是“缺人,缺能读懂乡村的人”。上文提到保护文化传统即是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振兴官式大厝,首先要振兴乡村大厝文化,这需要根性教育,让文化被孩子们所接受,他们才会将其传承下去,同时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使当地村民对官式大厝的文化历史和意义更加了解和认可,提升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全民性保护

采取全民动员的模式。文物古迹保护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文物古迹的保护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传承,除了政府的保护促进外,更需要乡民自发积极地保护。这需要建立在强烈的文化认同上,乡民自发组织保护协会,促进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动群众,提高社会参与度。闽南官式大厝遗产的数量巨大,保护工作仅仅依靠少数专家和政府力量是无法支撑的。

(四)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没人住的房子一般门窗紧闭,光线昏暗,空气不流通,在这种情况下,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和家具、建筑材料上会布满各种微生物,慢慢地腐蚀一切。闽南红砖民居内部以木结构为主,同时在建筑中伴有精美的装饰,如只是单纯的“围起来”保护,而不适当居住与开发,久而久之容易出现破败与坍塌现象。要想适当开发与居住,就要修葺房屋,发现问题并马上处理,而且还可以适当发展经济,如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中国最文艺渔村”厦门曾厝垵文创村等都是保护与开发良性循环的经典案例。

三、闽南官式大厝的可行性开发

闽南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根植于红砖民居,因此,“整理国故,发扬民族建筑的优秀传统”[4]是我们的研究理念。梁思成曾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的衰落。”故此,我们不能仅仅对官式大厝外在特征进行粗浅的研究,在面对当地传统民居时,既要观其外在的“形”,又要懂其内在的“理”,这样才能做到设计上的“传神”。在具体的开发中,既要做到保护,又要适当开发,使其建立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以便于更为长久的发展。

(一)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开发

官式大厝本身就是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政府可以与学校、文娱企业联合,在闽南贸易的作用下,组建产、学、研一体的设计师团队,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加强产业交流,促进产业融合,使各类人才与闽南文化旅游产业共同成长进步。以特色文化为基础,打造特色红砖民居聚集区,不仅如此,还要开发闽南文化旅游衍生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即“闽南文化系统化研发之衍生品”,其作为功能性装饰品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展示了闽南的过去与未来,同时兼具适用、纪念、收藏等特征。这既是对闽南古厝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又是把文化特色转化为具体经济价值的双赢之举,在理想情况下,对闽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中国最文艺渔村”厦门曾厝垵文创村在已形成的六街十八巷布局中建成1600余家民宿、美食店、文艺小店、工作坊[5],是以特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

1.互联网模式下的文化品牌发展

文化创意可以作为闽南红砖建筑的又一创作方向。文创品牌还可利用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同时宣传展出,可参考现在大热的故宫博物院文创和敦煌丝路文创,依托网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引导大众消费,还可以创造需求,发掘潜在消费力。网络不仅对宣传闽南传统历史文化、扩大影响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可以为线下闽南地区旅游吸引人气。

2.特色社区文化中心

居民生活与闽南官式大厝联系密切,物质的建筑形式与特征和非物质的民间民俗文化是建筑民俗文化的两个方面,可将部分典型的传统建筑规划为特色社区文化中心,将其作为历史的眼睛,展示以往闽南沿海多元文化的融合,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又可以复兴街区产业,将闽南传统文化发展为该地区的一大特色,还可作为线下旅游的承载区,如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

(二)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当前社会发展导致闽南传统官式大厝所处的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甚至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如果只是局限于对遗产的静态保护,显然难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不能抵触新文化和新技术融入官式大厝,在融入的过程中要探索如何有机地进行新旧协调。设计师们可以将红砖民居作为灵感来源和素材,无论是建筑格局还是内部细节装饰都可以成为灵感来源。应在传统与现代中实现和谐与交融,结合城市现状,将传统民居重新定义,从而赋予现代建筑全新的闽南内涵。

四、结语

官式大厝是闽南红砖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最具特色的代表性建筑。如今它正面临着老化、损毁等危机,所以保护与长久性地发展红砖民居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首先应从文化价值方面充分研究闽南地区的官式大厝,以文化为基础,以国家政策为工具,综合分析国情与当地经济状况,从整体性保护出发,树立全民自主保护意识,这才是持续发展闽南官式大厝的真正出路。要制定合理的保护开发策略,以长远利益为基准,未来并不僅仅是对传统村落的振兴,更是一种结合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调整,我们应该坚持包容开放的思想观念,使保护与开发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周建标.泉州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路径选择[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22.

[2]陈凯琦.闽南清代红砖民居建筑装饰研究:以泉州杨阿苗故居为例[D].武汉纺织大学,2017.

[3]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S].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3.

[4]关瑞明,陈力.泉州官式大厝的词源及其读音释义辨析[J].福建建筑,2006(1):20-22.

[5]宁军.分析厦门曾厝垵2019年国庆黄金周的一样与不一样[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北京: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59-63.

作者简介:

刘瑞,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陈清,硕士,硕士生导师,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装饰艺术。

猜你喜欢

闽南保护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