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在陶瓷雕塑中的运用分析

2020-11-09姚翊姁

锋绘 2020年6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文化内涵色彩

姚翊姁

摘 要:雕塑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记录了我国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浓烈个人情感的作品,在进行形象创作时,色彩的运用可以增强雕塑语言的表达。在公共艺术视野下,当代陶瓷雕塑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对色彩的灵活运用让人们感受到作品中艺术价值和情感表达。本文针对陶瓷雕塑进行分析,从雕塑的发展、色彩在雕塑陶瓷中的作用、表现特性,探讨色彩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色彩;陶瓷雕塑;文化内涵;情感共鸣

1 中国雕塑

我国雕塑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原始时期。它做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精神文明、社会关系、经济发展、风俗人文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特征和价值。

1.1 古代雕塑

雕塑在封建社会就已经有了成熟的发展。秦朝最为人熟知——“兵马俑”,是一批以秦国军队为题材的陶塑作品。不仅雄伟的军列场面和硕大造型令人震撼,在色彩的运用方面也是匠心独具。用浓烈对比的红色战袍、褐色铠甲、白色甲丁,不仅取得了色彩上的对比和互补效果,更增添了军队壮观的气氛。汉代因厚葬风盛行,陶塑多为殉葬用的明器,包括建筑物和日用器皿。秦汉时期威武雄壮的雕塑风格,在魏晋南北朝演变为了“秀骨清像”的艺术造型,这个时期在本质上、形式上和美学风格上发生了太多变化,雕塑有此转向了具有强烈自觉艺术的艺术。明清时期,打开了经济贸易通道,工艺美术快速发展起来,宗教观念退化,雕塑作品也都以陈设观赏为主,作品造型精致,装饰繁复华丽,艺术上也逐渐转向个人化,内聚性的风格。封建社会中雕塑始终未能在文化人心中从“匠作”升格为“艺术”,从而进入主流社会审美的核心区域。

1.2 近代雕塑

1915年,陈独秀先生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留学生文化”在中国盛行,简单照搬西方意識形态与文化概念,“拆庙毁像”,使得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被掐断雕塑艺术沦为偏僻荒芜的区域。辛亥革命后,中国一批有识青年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学习西方雕塑,李金发、王静远,江小鹤、刘开渠等归国后成为中国新兴雕塑的开拓者。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正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始于1952年,由刘开渠担任艺术设计指导工作,集结了滑田友、曾竹韶、王临乙、张松鹤等当时我国雕塑届最优秀的中间力量。形象塑造上具有西方近代写实风格,表现形式上注重了民族风格,追求形象质朴、叙事明了、表达细腻、整体洗练的中国特色。

1.3 当代雕塑

当代雕塑在材质、工艺和技法上有了很多的变化。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除去西方雕塑观念模式下培养的具象、抽象雕塑,也有不少艺术家通过与综合材料的融合进行的创新设计。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人们把关注点从个人本身扩大到了社会、自然、意识表达范畴。以人物雕塑举例,不注重人物性别的差异,而是强调身体自然和性感魅力,在此雕塑中就逐渐出现女性意识,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人们也就更注重女性意识的发展,在雕塑中也更能体现。

2 雕塑精神

雕塑作为一种将设计创作思想外化于物的表达方式,它的理念和创作灵感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感受,体现了当下的艺术价值。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顺应着时代的发展,个性元素相互交织。雕塑家根据时代特征, 人文诉求,成就一件符合时代文化内涵的雕塑。在充斥着多元化因素的现代社会中,创作者需要培养优良的审美品质,秉承着追求完美的心态,在创作中结合民族精神,结合现实生活的感受。中国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纪念雕塑、城市雕塑、艺术雕塑等,都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纪念那些为人民奋斗的过往,通过庄严的国家典仪,缅怀1840年以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道路上牺牲的人民英雄,向历史致敬,并从中获取前进的力量。

3 色彩在陶瓷雕塑中的作用

最开始的陶瓷雕塑都是无色的,土色和白色作为陶瓷雕塑的主要颜色,在各个方面只是展现了实用功能和审美眼光。后来发展到有一些简单的颜色,到现在丰富的色彩,这个发展是漫长的。陶瓷雕塑中的动物,人物形象是重要的基础,色彩又是表现人物最直观的方式。有时为了夸张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当时场景下人物的心理变化,会产生夸张地描述,在视觉上给人巨大的色彩冲击,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色彩之间的变幻、联系,给予人物生动的形象,赋予人物灵魂。渲染了气氛,使陶瓷雕塑的展现更加生动。

4 色彩在雕塑陶瓷中表现特性

4.1 色彩反映陶瓷雕塑的文化背景

人是视觉动物,我们也生活在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我们不甘于仅用话语来表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人能够直观的感受画面色彩,就算有些我们肉眼无法感受,色彩带给我们的感觉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去深入。雕塑陶瓷色彩勾勒出的陶瓷雕塑场景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有所不同,其中包括作者的自我情感以及在此场景下发生事情所展现出的情感氛围。陶瓷雕塑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其他艺术类型不同,陶瓷雕塑更直观、立体、多维的展现了文化背景,以及更加深入的工艺水平。例如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4.2 色彩决定陶瓷雕塑塑造形象表达

陶瓷雕塑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象的塑造,在外形和内涵上都要足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在观众了解了陶瓷雕塑中的对象形象特征,才会产生共鸣,深入的去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观众与作品间产生共鸣才是陶瓷雕塑的艺术真谛所在。色彩运用它独有的视觉效果,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在人们接受陶瓷雕塑的色彩形式的时候,会更加理解陶瓷雕塑所要达到的一切目的。同时色彩也具有情绪性,在高兴的时候,表达色彩是明快,鲜明的;悲伤,忧郁时,表现的都是为阴暗的颜色,给人压抑的气息,色彩能更好的展现出作品的中心和隐含的语言。

4.3 色彩有效的烘托环境气氛

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场景气氛,在陶瓷雕塑中展现不同场景,以及对各个场景的描述都可以利用色彩来烘托。色彩在多种样式的表现形式下,结合作品对象的塑造,整体场景的建立,与色彩烘托的场景氛围互相配合,一步步推动环境的发展。

5 色彩在陶瓷雕塑中的运用

5.1 色彩得设计定位

雕塑陶瓷创作者对自然色彩进行提取,形成传统色,民间色,图片色。然后对这些原色加以改变,渐变,增加透明度,重新组合,运用到陶瓷雕塑中。在创新出新的色彩表现方式,又保持了原有色彩的特点。陶瓷雕塑中运用色彩叙事,在设计上一定要准确定位,要综合考虑故事已经针对人群的色彩喜好程度,以及对色彩产生的情感。色彩风格要根据雕塑陶瓷的主题,内容来定。

5.2 运用色调对比和色階变化构建场景空间

想要极好的运用色彩对陶瓷雕塑中的人物进行塑造,创造者需要对色彩具有极强的掌控能力。在实践中,制作者可以运用色调的色阶变化来对陶瓷雕塑中的场景空间进行塑造。把色彩的透明度进行改变以及由浅至深的颜色对比,使空间具有张力。想要用色彩来更好的形成空间对比,就需要这一方法。利用色阶变化和色彩的透明度,对空间场景的变化进行整合。

5.3 运用色彩情感效应传情达意

色彩本身具有情感,而人们对不同的颜色也有不同的感情。陶瓷雕塑种色彩的运用是否符合观众的思想范围,就是需要在色彩的运用上有了较好的基础。陶瓷雕塑中的色彩所展现给观众的情感和色彩本身带给人们的情感有关。运用到位的色彩会让人们对陶瓷雕塑中的图案产生共鸣,从而把社会背景进行展示。

6 结语

“色彩即思想”,在陶瓷雕塑中,色彩最初级的运用就是叙述事物,交代环境,增强视觉体验。色彩结合陶瓷雕塑运用,向我们展示了陶瓷雕塑的独特魅力。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创作者根据自身的创作内容、思想和情感将雕塑的形体和色彩进行结合,强调主观情感和作品内涵的表达,这样能够引起公众直观且强烈的情感共鸣,赋予了作品更加鲜明的特色和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闻涛.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

[2]朱雁宁.当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D].南京艺术学院,2014.

[3]步玮炜.我国当代雕塑陶瓷艺术发展现状[D].天津美术学院,2015.

[4]刘晓丹.陶瓷雕塑在中国雕塑发展史中的社会任务与价值体现[D].沈阳大学,2015.

[5]李晓斌.刻花瓷在当代陶瓷雕塑实验中的探索[D].山西大学,2015.

[6]徐晓安.场景陶瓷雕塑的构图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文化内涵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