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 确保全面小康顺利实现

2020-11-09郭明亮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8期
关键词:全面小康农民增收

郭明亮

摘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发展富民乡村产业,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有之举,也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必要举措。文章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对富民乡村产业发展之战略考量、发展面临的瓶颈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富民产业;农民增收;全面小康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这既是对广大农村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回应,也是全面建成小康下强弱项、补短板、促进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明确部署。把握规律,认清形势,推动富民乡村产业做大做强惠及于民,是当前乃至今后政府及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任务之一。

一、现阶段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的战略考量

(一)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硬性指标实现的根本举措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中央在十八大会议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两个硬性指标。双指标的提出,释放了党中央更加明确的政策导向,即经济发展的成果要更大、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仅要求经济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而且对经济发展成果共享体制机制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关系要更深一步理清理顺。从目标实现上看,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9109元、5919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到2019年我国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359元、16021元,完成2020年阶段性目标基本没有问题。但从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及面临的复杂局势来看,未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将会大大增大,尤其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作为我国收入分配管理最大的重点难点,未来收入增速跑赢GDP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的难度将会更大。因此,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当中,中央都提出要积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让更多富民惠民产业留在农村,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村民,确保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更多元、收入势头更持续。

(二)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必要选择

全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最难肯、最难攻的贫困地区主要也是分布在农村,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实现小康,农村是关键。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农村地区累计每年减贫人口1300万人以上,目前尚有551万农村贫困人口以及50多个贫困县仍在脱贫攻坚之中,任务依然艰巨,如何发挥政策最大优势,凝聚全社会发展合力,共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来说,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挑战。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小康成色和质量,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随着2020年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扶贫工作重心将会由消灭贫困逐步向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贫困人口返贫或产生新的贫困人口进行转移。因此,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将脱贫攻坚成果成功纳入到乡村振兴实施大战略中,促进两者顺利过渡和有机衔接,在一个更高层次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民致富,将是未来政策实施的重要方向。

(三)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的重要之举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我们奋斗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新起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需要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支撑,又需要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同步跟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和短板所在,其发展成效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进程和发展成效。发展富民乡村产业,集中优势资源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内生动力上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动力和潜力,产业发展成果不仅可以惠及于民,而且也可以惠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提高村集体凝聚力和组织力,从而为组织振兴,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重要根基。

二、当前发展富民乡村产业面临的挑战及障碍

(一)人才和组织障碍

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关键在人,一是由谁来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二是产业成果应该由哪部分人共享。当前来看,确保乡村富民产业兴旺发达,把产业发展成果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只有组织起来的农民才是产业发展的最佳主体,既包括村集体组织以及其他农村经济组织,也包括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或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前一部分群体代表农民根本利益,带领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后一部分群体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鉴于当前发展现状,绝大多数地区村集体经济薄弱,集体经济组织软弱涣散,班子凝聚力不强,群众威望较低,产业发展能力严重不足,思想不够解放,直接影响和阻碍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年轻劳动力大多到城市就业打工,农村留守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产业发展面临人才匮乏、人才引进成本高等系列难题亟需克服。

(二)土地供给障碍

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离不开土地要素的强力支撑。一方面,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来说,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保证,但是受限于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细碎化的土地供给模式,土地集中程度较低,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手段应用成本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经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相较于一般大宗农作物种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乡村休闲产业、医养健康、田園综合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虽然发展前景好、效益高,但是都不可避免涉及到建设用地指标的获取,在当前政府土地指标优先保障城市大项目、重点项目倾斜的偏好下,农村产业获取建设指标的难度较大。虽然近年来国家在闲置宅基地开发、四荒地利用、土地流转、合村并居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尝试和改革,但是相较于乡村产业发展多元化、零散化、大量化用地需求,仍然是捉襟见肘,供不应求。

(三)资金筹集障碍

发展富民乡村产业,资金短缺仍然是目前急需破解的难题。一是资金筹集渠道窄。目前乡村产业发展主要以政府和工商资本投入为主,而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村集体或农民来说,基金积累少,缺乏投入能力,不能有效参与产业发展进程,处于被边缘化境地。二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特别是针对乡村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贷款难、额度小、手续繁琐,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政府缓解资金短缺力度不够,如财政资金向乡村产业发展倾斜需进一步加大、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不够明确、农村信贷环境亟待改善等多个方面。

三、促进富民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是关键。一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农业信息化、现代物流等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融合为方向,努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富民乡村产业打造多元平台。三是以项目为引领,以现代产业园区为基地,引导社会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促进乡村富民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进一步整合资源,破解要素制约障碍

一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实施职业农民技能提升工程,吸引职业院校毕业生或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同时,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抓党建、促发展,选优配强班子,积极发展优秀党员和后备干部,破解乡村人才瓶颈。二是积极推动土地有序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涉农县市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用地指标用于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农村土地用地方式,稳妥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破解乡村土地瓶颈。三是围绕财政、金融等关键领域积极创新政策破解资金瓶颈。如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发放政府债券、降低工商资本投入门槛、改革金融机构监管或考核等。

(三)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打通要素自由流动通道

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重点在乡、目标在村,关键在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随着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大幅提升,亟需消除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障碍,引导城市更多优势資源向农村流动。一是尽快完善城乡之间统一的土地、资金、劳动力市场,畅通要素自由流动通道。二是深化户籍制度和要素制度改革,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三是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合理引导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发达,为富民乡村产业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当前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03):19-25.

[2]曾雯.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战略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2):32.

[3]肖星宇.农业产业集群: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237.

(作者单位: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猜你喜欢

全面小康农民增收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拥抱自由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
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与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