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媒体市场与财经媒体竞争力研究

2020-11-08刘学亮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2期
关键词:财经杂志分析

媒体虽是我国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概念,但凭借其优越性快速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开来。早在2002年,《圣何塞水星报》的记者丹·吉尔默就首先提出了融媒体(外文名:WeMedia)概念。2003年7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共同提出了“WeMedia”的研究报告,里面对“We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Media是大众利用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结合以后,开始传播与分享个人及其周围的事实、新闻的途径。其主要特点有:一是平民化。社会普通大众是信息传播的主体,而这些普通大众相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他们没有更强烈的目的性,他们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判断,带有更少的偏见。二是传播快捷。由于数字科技的发展,融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论在何时何地,人们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媒体,速度大大提高。三是交互性强。每个融媒体的参与者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融媒体与受众的距离为零,其交互性之强大是任何传统媒介难望项背的。尽管融媒体使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变得更加简便,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它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产生负面作用。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财经媒体市场的几个基本判断 财经媒体市场今后走势如何?拿什么作为我们决策与运作的依据?分析各种情况,我们可以有以下几个基本判断:财经媒体市场空间一定还很大,财经媒体市场的选择性今后会更强,财经媒体市场竞争可能会越来越激烈,财经媒体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多地呈现为跨媒体竞争。

研究人员

研究者:刘学亮(负责本课题策划与研究工作)组织课题组开展活动,撰写课题设计、实施方案,撰写结题报告,参与课题的实质性研究,撰写有关论文,整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负责汇总研究数据和撰写阶段性总结、课题后记及论文,参与结题报告。

(一)无论是编辑、主编还是总编辑,做财经媒体时最重要的,应当是发现。财经杂志,包括其他带有一定专业性的杂志,都是这样。我是用“发现”这个词来概括比较复杂的意思。要发现什么东西?

1.发现信息背后的东西。现在,媒体受众群的心理状态在发生变化。在多个信息获知渠道展开激烈竞争之前,人们特别相信事实的力量。受众的心理期待,主要是希望知道信息,知道发生了什么,媒体报道相对比较简单。后来,做传媒的人发现,只传播单一事实,人们还不完全相信,人们需要知道媒介的分析和判断,作为自己思考和判断的参照。从人类发展史上来说也是这样。一般情况下,人们总说,事实的影响力最大。但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思想的影响力最大。思想的力量可以冲破刀光剑影、时间阻隔,人们甚至宁愿失去生命也不放弃信仰,就是很好的证明。杂志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正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读杂志时,读者的心理期待不一样,更希望读到那些编者替读者发现的东西,是要知道编者替读者作出了什么判断。对读者来说,你只告诉他一个事实的时候,他知道就可以了;如果你对某个事实、趋势进行分析,不管他信服还是不信服,随着时间的延续,他都可能把这个东西作为自己作判断时不可或缺的参照之一。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会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我不完全相信你的分析,但是当我作判断时,一定要知道你对某个事实和趋势如何分析、判断、预测。在这样的情形下,能够提供这样的分析和判断的媒介,就会成为读者的信息源和不可或缺的分析参考源。也正因为如此,杂志大行其道。在今天,财经媒体在提供事实的同时,需要提供对信息背后东西的发现,需要提供分析。

2.发现自己不可替代的东西。所谓不可替代性,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要求每一本杂志都要发现一类独特的市场需求,并尽可能最有特色地满足它;发现一种独特的分析办法,来分析你和读者面对的共同问题;发现一种稳定而不失活力的表现方式,在每一个栏目中体现这样的发现和满足读者需求的努力。在今天这个信息源共享的时代,媒体每天提供的新闻中,真正的独家信息非常少。在信息源普遍趋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媒体能够胜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有独特的信息处理方式,导致有独特的发现。一个媒体独特的分析、判断标准,构成了它的价值观和发现基础。有了这样的独特的标准与方式,这家媒体就有了区别于他人的地方。读者因为媒体有独特的判断和发现,与自己产生共鸣,从而接受这家媒体。

(二)形成规范: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追求

1.拥有一种基本规范是杂志的立身之本。一本杂志要想让读者每期都阅读,就一定要有一种判断标准、一种基本的規范。他不仅仅充分利用了杂志这种传播形式,而且几十年来都坚持一种价值规范,一种文化观。不管是不是他支持的总统上台,他始终坚持。因此,《时代》就成了价值观不同的人共同的信息来源,认同它的人是为了寻求共鸣和共同判断,寻求再确认,竞争对手是要知道对手在想什么、说什么。做杂志,最难的不是收集素材、发现思想,也不是招人、找钱,最难的是通过一群以某种方式组合起来的人,通过一定的磨合,形成一整套判断标准、判断方式、判断规范。有了这样的一整套判断标准、判断方式、判断规范,这本杂志就可以保持竞争力。研究一下世界上成功的杂志,会有很多发现。《财富》杂志最重要的财富是什么?是品牌,是市场占有,还是忠实的读者群?主要是品牌。人们说,今后《财富》杂志办得再差都可以东山再起,为什么?那是因为,《财富》杂志的一个很重要的创造,就是财富500强。评选500强不是《财富》杂志的一个副产品,只是为了做杂志用的,而是创立了一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而且,《财富》杂志这几十年来,牢牢地把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解释权、创新权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连《福克斯》的排行榜模式也明显受到《财富》杂志影响。所以,《财富》杂志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一种评价企业的方式。在此之前,人们很难说清全世界哪家企业实力最雄厚。而有了《财富》的评价,不管它是否精确、得当,都可以让人们有一种比较,这是《财富》杂志的最重要的财富。

2.均衡地体现基本规范是杂志的成功秘诀。每一本杂志都追求自己独特的东西,但并不是每一本杂志的独特之处都能被读者接受。这个问题还有另一面,已经有了这么多财经媒体,读者为什么还需要我们?不能假设,这个社会中有一群人,什么财经媒体都没看过,就等着看我们即将推出的这一本。不可能。他们至少有电视、报纸等信息渠道,或者也看其他的财经杂志。因此,新财经杂志的创办者必须在整个市场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一块地方,然后还要设计、摸索、磨合适合于自己的一套分析方式和判断标准,具有了独特性。紧接着,就要学会如何均衡、稳定、巧妙地体现自己的分析方式和判断标准,这才能切入市场、控制读者。媒体的分析方式与判断标准有时是超前的,并不总是一下子就能被读者理解、接受。这时,就不能强行切入市场。为什么有时候做媒体的人会在偏激与懦弱之间徘徊,就是因为没能找好自己的分析方式、判断标准与读者的契合点。媒体的操作者常常本能地选择偏激,有时候把判断做得极端化,宁愿过一点,以求引起人们注意。理想化的人总是选择懦弱一点,总是试图摸准读者的脉搏。如何均衡、稳定、巧妙地体现自己的分析方式和判断标准,是一个问题,更是对媒体操作者的一种考验。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读者形成稳定的阅读依赖,就一定要让读者知道,你会以什么观点、什么方式判断什么问题。比如说,大家看完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十强赛后,会本能地买一张《足球》报来看,会本能地想到,那上面有酣畅淋漓的评论。人们不太会去找某张全国综合性大报,读者认为综合性报纸对足球的报道肯定很少。如果现在资本市场出现重大规则变化,股民不会去读某种面对高端市场的财经杂志,而宁愿去买证券报纸或杂志。证券报上会有人分析,会有几种说法帮助股民判断下周怎么操作。可以说,均衡、稳定、巧妙地体现自己的分析方式和判断标准,才可能形成一种清晰、稳定的市场形象,才可能形成很强的阅读依赖,才可能控制住读者群。因此,对任何一位新办财经媒体的设计与操作者,永远有这样的问题: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下,面对这一块市场缝隙,怎样确定一套自己的分析方式和判断标准,怎样均衡、稳定、巧妙地体现出来、传达出去。

(三)体现见识: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一本新进入市场的财经杂志怎么脱颖而出?以下三点值得重视。

1.政策做在对策上。一个面对中层读者、以公司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杂志,一定要花很大力量解释政策,而且,解释的路数与方法一定要与报纸有很大不同。一张综合性报纸对政策的解释可能是从全局角度着眼的,强调要怎么推行。而杂志在做这项工作时,应该想到一个个消费者、一个个具体企业,对政策的解释要做在对策上,要告诉读者怎样利用这项政策,政策规定了什么禁忌,还存有什么空隙,背后有什么投资机会。政策背后的投资机会是最大的。每一次规则的变化,每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对利益格局和市场格局的重新调整,会带来巨大的机会。因此,财经媒体解释政策的时候,不能仅仅说这个政策是如何制定的,有哪些主要内容。而要以一种投资的眼光,以资本市场的眼光,以机会利用者的眼光来发现其中的机会、价值,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如何规避风险。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影响规则的制定、适应规则、利用规则竞争会成为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课题。日本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第一次啟动保护条款就拿来对付中国产品,可以说是为了国内政治的需要,也是非常巧妙地利用规则。今后,像这样的倾销与反倾销例子会很多,规则的变化也会很多,需要媒介做好解释、分析工作。

2.故事做在方法上。可以做这样的假设,与普通读者相比,财经媒体读者潜藏着很强的利益需求。如果这个判断是对的,财经媒体应该前面告诉他机会,后面告诉他方法。实际上,每一个公司故事的背后,每一个公司购并、公司变动事件的背后,都有很多很多决策方法。这些东西是最重要的。面对激烈竞争,读者与编者同样想知道,别人面对同样情况时如何决策?面对几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别人决策时如何取舍?为什么取其三而舍其二,依据是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怎么去衡量利弊及影响?一个决策形成以后,怎样去实施?在实施的每一个阶段如何去操作?在实施中碰到问题的时候,如何作新的选择?有什么样的信息来源?有了信息来源以后如何选择?这一系列问题财经媒体都要回答。财经媒体一定要讲方法,并且不是泛泛地讲一般的方法,而是要描述报道对象一步步如何操作。人们为什么愿意知道惠普和康柏公司合并谈判的过程?为什么想知道一位女性CEO怎么敢于做出这么重要的决策?合并那么庞大的公司以后,她将如何使两个公司的文化相融合?许多相同的业务如何合并?在今后的决策中,如何去处理不同部分的业务、品牌和市场?谁写出这样的公司故事,一定能吸引住读者。这有点像MBA的教学案例。MBA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处理公司经营决策中碰到的诸多变量,从事实的分析中教给学生处理方法。经济生活中的人们、传媒的经营者和公司决策者,每天都碰到很多具体的问题。在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如何处理,总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财经媒体需要讲方法,而不是讲概念。平面地去报道公司故事,即使这样的报道很好看,也没多少用。

财经媒体要特别善于处理人的故事。成功者总是从处理好一件件事情走向成功的。一件件具体的事做好了,丑小鸭就变成了天鹅。回头看看,刘永好为什么凭1000元钱走向成功?关键不是他有了1000元钱的资本,也不是他很努力;读者希望了解的关键是,在一个什么样特殊的时间,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他作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选择,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选择。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蜕变过程中,经常碰到“自伤”的问题,即创业者因为利益分割使自己衰败下来。为什么刘永好兄弟分解成四个公司以后,大部分发展得挺好,甚至有的发展速度更快了?其中的秘诀到底是什么?许多报道并没有把刘永好四兄弟成功的真正原因说出来,只讲到他们分家的过程,分家以后如何操作没有多讲。可以猜测,刘氏四兄弟之间或许有非常特殊的战略同盟;也许他们之间还有资金链条,并不是每个公司单独在操作;也许这四个公司是产权分离,但还是同体的,和其他私营企业分家以后的情况不一样,但又不是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相关联的。如果有这样的战略同盟,媒介又能把背后的新闻挖出来,又能把其中的意义说出来,能启迪很多家族企业。这样的报道也许就有资格进入名校的MBA案例库。

3.人物做在决断上。财经杂志的人物报道,一定要从专业角度展示他的成长过程、变化过程、决断过程。财经媒体人物报道和普通媒体有什么不同?娱乐性媒体的报道可以有八卦新闻,因为人们读它的时候,心理状态就是随便看看,就是消遣。但人们在看财经媒体的时候,显然不是为了消遣,为了知道一些可信度不高的新闻。一般媒体报道人物时候,可以讲他的婚恋史、家庭琐闻。财经媒体报道人物时当然也可以讲这些,但更核心的是要讲他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作为一个经营、决策者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他作的决断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在危机时刻、碰撞时刻,戏剧性可能就出来了,价值也出来了。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是PPA事件。PPA事件出来以后,很多药厂没有什么反应,虽然他们类似疗效的药中不含PPA,却没趁此时机大做广告。中美史克公司在相关新闻报道后的第三天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主要提供两个信息。第一个信息是中美史克给中国国家药监局关于PPA研究成果的报告。这个信息的潜台词表明:“康泰克”不是被动地被封杀的,生产厂家是关注消费者、遵纪守法的,是反应很快的。第二个信息是,中美史克已经把含PPA的“康泰克”封存,等待国家药监局的进一步处理决定。国家药监局的初步决定只是说暂停销售。同时,中美史克还聘请了一家公关公司,专门负责处理相关事务,进行危机公关。

《财经媒体市场与财经媒体竞争力研究》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咨询部工程技术课题委员会重点课题项目,课题编号:ZGYGC7898

猜你喜欢

财经杂志分析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财经日历
分析:是谁要过节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回头潮
杂志收纳碗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
财经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