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阅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正相关研究

2020-11-08昝晓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4期
关键词:课型识字课外阅读

昝晓芳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和关心的主要问题,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而作为课程标准的落实者和执行者,一线教师在语文素养的研究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语文素养应该是指由语文课程活动为主导所带来的修养,其主渠道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主题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中各单元均有一个明确的阅读主题),提炼出阅读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中引导,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真正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主要目标

1.学生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通过阅读积累优美的词语、精彩的语段,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口语交际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开发学生的言语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教师目标

理解“主题阅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正相关研究”的理论建构,掌握“主题阅读”的方法引领,使教师的阅读素养、知识涵养、文化学养有更大的发展,培养致力于全语文高素养的师资队伍。

3.学校目标

带动学校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形成卓有特色的高语文素养的校园文化。

二、基本课型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从主题阅读着手,主题阅读有七个基本课型,分别是“单元导读”课型、“整体识字”课型、“以文带文”课型、“读写联动”课型、“展示分享”课型、“自主阅读”课型、“双基训练”课型。其中第三个课型“以文带文”课型是核心课程,我们学校主要深入研究和实践前五个课型。

1.單元导读

从“单元导读”入手,提炼和初步感悟单元主题;确定阅读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精读一篇文章或浏览几篇文章。重在总揽全局,明确方向,小试牛刀。把与教材配套的另外两套校本教材中相关联的两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也用“单元主题”串起来,整体施教。其教学过程,用大语文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来指导,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语文知识素养。

2.以文代文

其主要特点是“一篇精读文带一篇或多篇略读文”,阅读量大,效率高。每单元大约用5课时。包括以下三个模块,一是读的模块,读中识字,读中释词,读中品句,读中析篇,基本上不提问。二是说的模块,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三是背诵模块,用时大约5分钟。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读,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其中精读文读什么?是在重点段上做文章。略读文做什么?在文眼上下功夫。从而提高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分析文本的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3.整体识字

低段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处在单元教学的前几节课。建议一年级4节;二年级3节;3年级2节,4年级1节;依次递减,高段不开“整体识字课”。识字方式有:“一主”教材中的生字——集中识字;“两翼”教材中的生字——随文识字。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4.读写联动

课型特点是读为基础,写为延伸,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课堂中的写一写,关键在找准读写结合点。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从读联想写作内容——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二从读学习写作方法——解决言之有法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5.分享展示

贯彻“不求知识同一,鼓励自主创新”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我的课堂我做主。”同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种课型是学生积淀的出口,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念,在展示中提高自己,在比拼中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宪华:《儿童并不缺少阅读,而是缺少有主题的阅读》(《人民教育》)2008年第11期

[3]刘宪华:《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主题阅读”》(《人民教育》)

[4]王尚文:《论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课型识字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