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研究
——以环罗源湾区域为例

2020-11-07

海峡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组团环境影响区域

方 琦

(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1)

区域发展通常是在区域各规划的引导下建设实施的,区域各级规划遵循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的原则,对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布局、产业准入等进行指导和约束,同时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规划实施后所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区域发展以来的建设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改进措施,对区域环境质量的保持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1]。

1 环罗源湾区域概况

罗源湾是福建省六大深水港湾之一,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北邻三都澳,南隔黄岐半岛与闽江口连接,湾北侧、西北侧为罗源县,西侧、南侧为连江县。

环罗源湾区域的范围涉及罗源、连江两县的11个乡镇,面积约660km2,包括陆域和海域两个部分,其中陆域面积(包括已围垦的滩涂用地)约485km2,海域面积达175km2。

环罗源湾区域按地理位置分为八大组团,分围绕五大临港产业(分别是冶金、化工、先进织造染整、电力能源、机械装备)和四大特色产业(分别是汽车和新能源配件、新材料、食品加工、环保产业),突出“北岸冶金、南岸化工”的产业定位。

2 环罗源湾区域开发情况分析

2.1 用地开发情况

环罗源湾区域自2013年全面开发以来,在原有陆域工业用地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围填海获取新的建设用地。2012年底时,区域填海面积为18.39km2,2013—2019年间的围填海面积为18.52km2。

2.2 产业开发情况

环罗源湾区域按地理位置分为八大产业组团,分别为:

(1)松山组团。位于罗源县松山镇树柄村、岐头村、岐后村、南岐村等村镇。目前主要开发区域为罗源湾经济开发区与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罗源湾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km2,现有中小企业70多家。松山组团目前北片区主要以发展轻工业、新型建材、化纤制造、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竹木加工为主,南片区主要发展产业为石材加工、新材料、金属加工。

(2)金港组团。位于罗源县松山镇迹头村,主要开发区域为金港工业区。金港工业区位于白水垦区填海造地内,已形成以宝钢德盛、亿鑫钢铁、闽光钢铁等为龙头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产业链,目前已入驻企业9家。

(3)牛坑湾/将军帽组团。位于罗源县碧里乡,目前开发区域主要为福建罗源火电厂(位于罗源县碧里乡境内)与福建华东船厂有限公司(位于罗源湾北岸)。

(4)官坂、可门组团。可门组团位于连江县坑园镇、下宫乡,官坂组团位于连江县官坂镇。可门、官坂组团地域相邻,现状开发区域主要为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开发区面积为55.01 km2,官坂组团目前产业主要发展化工、金属制品加工、建材制造、化纤制造。其中化工项目包括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 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液化空气(福州)有限公司液空中国福建煤气化项目;金属制品加工业以渤海石油装备福建钢管有限公司为代表。可门组团目前主要产业类型为电力能源、散货物流、油品仓储。由可门港物流、储运、恒联码头、华电可门电厂、神华罗源湾电厂组成。

(5)濂澳、鉴江、马透组团。濂澳组团位于罗源县碧里乡;鉴江组团位于罗源县鉴江镇;马透组团位于连江县马鼻镇、透堡镇。目前这三大组团尚未开发产业集群,为居民居住区域,同时也作为备用产业开发用地。

环罗源湾区域开发情况及产业分布见图1。

图1 环罗源湾区域开发及产业分布

3 环罗源湾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环境质量分析

3.1 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3.1.1 废气排放情况分析

环罗源湾区域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引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的数据,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金港组团的3家钢铁企业(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福建亿鑫钢铁有限公司)和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3家钢铁企业的SO2排放量分别占区域统计总量的27.03%、27.54%和23.19%,NOx排放量分别占区域统计总量的27.96%、29.25%和24.46%,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占区域统计总量的31.56%、34.28%、27.15%。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的SO2排放量占区域统计总量的15.96%、NOx排放量占区域统计总量的10.41%,颗粒物排放量占区域统计总量的1.6%。松山组团(罗源湾经济开发区)均属于小型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也较小。

3.1.2 废水排放情况分析

环罗源湾区域废水主要由罗源县污水处理厂与可门污水处理厂排放,金港工业区内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钢铁企业生产,不排入罗源湾。

3.2 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3.2.1 大气环境

环罗源湾区域涵盖的连江县与罗源县共有7个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2019年自动监测数据表明,环罗源湾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但区域颗粒物污染相对较大,各大气监测点位PM10与PM2.5浓度占标率均已超过50%。此外,各监测点位的O3占标率也较高,均接近或超过50%,CO、SO2占标率则相对较低。说明环罗源湾区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颗粒物,其次是臭氧。环罗源湾区域周边为山地与丘陵,全年主导风向为E-ENE-ESE,风由湾外吹向湾内。当风沿着断口吹进湾内,由于地形的原因,风会被四周高山隔挡与阻碍,使得湾内的风向发生转变,风速也变得明显要低于湾外沿海地区,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2]。环罗源湾区域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见图2。

图2 2015—2019年环罗源湾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由图2可知,环罗源湾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较好,历年监测数据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中二级标准,各污染物浓度总体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各空气自动监测站CO、SO2、NO2、PM10、PM2.5在2019年的年均值均比2015年有所降低,各点位O3浓度则于2017年起有不同程度升高。区域臭氧浓度升高与福州市区域总体臭氧浓度上升有关,2015—2019年,福州市臭氧浓度上升14.1%。臭氧污染天气有多种成因,一是区域的臭氧输送;二是大气扩散条件差的情况下,受到城市光化学反应影响,导致臭氧的前体物(通常被认为是VOCs与NOx等)分解加速,导致臭氧浓度升高;三是大气扩散条件好的情况下,高低空湍流交换明显时,局部光化学反应强烈,导致臭氧浓度升高,通过空气流通扩散到其他区域,也会导致臭氧浓度升高;四是对流层中上层、平流层底部的臭氧通过向下的挟卷作用输送到近地面[3]。

3.2.2 海洋环境

罗源湾海洋环境质量数据引用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10—2019年近岸海域监测数据,监测点位于罗源湾中湾,省控站位编码为F13。2019年罗源湾水质现状总体较好,常规监测因子除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外,其余8项都能达到《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浓度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接受陆域径流入海污染和受湾内水深及动力条件影响,同时受罗源经济开发区及金港工业区建设和周边各村镇和企业的生活污水排放,由于罗源湾内周边村镇和企业的生活污水存在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海域现象,造成水体中的无机氮浓度超标。罗源湾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见图3。

图3 2010—2019年罗源湾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由图3可见,罗源湾中湾F13站位海水水质中活性磷酸盐、pH值、水温、溶解氧、石油类均符合二类标准要求,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无机氮浓度多次超过二类标准要求。水质中活性磷酸盐浓度总体稳定,枯水期略有起伏;无机氮浓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H值、石油类浓度近年保持稳定,溶解氧、水温近年有所升高。总体而言,罗源湾内海水水质变化趋势不大。

4 规划调整建议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1 调整产业功能布局

松山组团应控制主导产业规模,禁止引进、建设大气污染型项目以及集中电镀、制浆、印染、医药、农药、酿造等重污染项目。金港组团内钢铁冶金企业、牛坑湾/将军帽组团内的港区散货物流园区、官坂组团的印染企业、可门组团的散货物流区应设置环保控制带,环保控制带内不得新增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

4.2 调整主导产业及发展规模

①现有钢铁企业首先须按照相关要求时限,完成现有产能的超低排放改造。②适度发展轻污染的石化中下游和精细化工产品;重点发展合成材料下游产品,包括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合成纤维,以及涂料、染料制造等;禁止发展炼化、乙烯等石化上游产业链。③织造染整产业不推荐作为临港主导产业发展,作为配套聚酰胺产业链延伸发展的地方性产业发展。

4.3 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水环境影响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通过采用开式与闭式循环相结合的冷却方式等减少冷却水消耗。金港组团、官坂组团的冶金工业废水应实现闭路循环再利用;有效处理轧钢工业废水,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推行污水处理一体化,严格产业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减少入海污染物排放量。从严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各企业生产废水及罐区、港区及仓储物流等一般污水经预处理后,送产业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

4.4 采取有效措施减缓大气环境影响

①钢铁行业实行超低排放,进出钢铁企业的铁精矿、煤炭、焦炭等大宗物料和产品采用铁路、水路、管道或管状带式输送机等清洁方式运输。②削减石化中下游及精细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应全面推行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加强生产、输送和储存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监测和监管。③完善集中供热建设,依托可门火电厂,实现罗源湾南岸区域集中供热,加快区域供热管网建设,完成聚酰胺一体化项目及其下游产业链的热力管网建设,实现南岸石化中下游及精细化工企业集中供热。

猜你喜欢

组团环境影响区域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分割区域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社会力量如何“组团”——蓝田推行“六融六共”
兵器组团“打雪仗”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