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品德课之“活动性”特点

2020-11-06田水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活动性特点

田水平

摘  要: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的指导下,小学教育领域日益提高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视度,希望通过品德课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行为习惯,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活动性”是小学品德课的突出特征,对于改善小学品德课教学质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品德课之“活动性”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在小学品德课中呈现与应用活动性的具体策略,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活动性;特点

活动既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组织方式,又是教师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路径[1]。可以说,活动是小学品德课教与学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通过高效应用活动这一形式,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够切实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品德课在“立德树人”方面所具备的积极促进作用。为此,小学品德课教师要深入认识小学品德课的“活动性”,充分理解“活动性”的特点,采取科学策略组织和开展小学品德课活动,力求通过活动增强小学品德课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一、小学品德课之“活动性”特点分析

(一)生活性

小学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生活性:一方面,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教学主题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提炼与总结;另一方面,小学品德课中包含的思想道德知识与行为准则,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通过在生活中遵循和落实这些原则,生活将变得更美好。从小学品德课的生活性出发,小学品德课中的活动,同样必须具备生活性,活动内容必须真实,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衔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成活动应用的目标[2]。

(二)针对性

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明确教育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起点。在小学品德课中应用实践活动这一组织方式,教师也必须对活动的目标进行明确,确保活动目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从而达到通过开展活动来展开教学的效果,增强品德课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實效性。若活动不具备教学针对性,那么小学品德课教师将无法达到应用活动有效组织品德课教学工作的目标。

(三)操作性

教师在品德课中开展活动,主要是为了改变传统说教式品德课堂,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效果[3]。因此,小学品德课中的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或是简单地停留于口头层面,而应具备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对于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与认同,推动学生自觉在生活之中践行相关行为准则与要求。

二、小学品德课之“活动性”应用策略

(一)做好课程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导入环节是小学品德课的起点,通过提高课程导入能力与水平,教师能够快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之中做到全情投入,有效凸显小学品德课的活动性[4]。为此,教师应不断创新品德课导入环节设计,从课程导入环节的目标——引出本课讨论的主题——选择课程导入活动形式,比如“讲故事”“小品表演”“新闻发布会”等,在品德课的起始环节便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切实增强活动形式应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比如,在进行《我生活的社区》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讲故事”活动,随机选出2~3名学生分享他们在社区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调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进行分享,从而快速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二)应用生活素材,增强生活气息

小学品德课以社会生活为教学背景,重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各方面实际问题[5]。因此,在应用小学品德课之“活动性”时,教师也应重视引入生活化的素材,增强活动的生活气息。为此,教师可以与本地社区、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达成合作,进一步拓展活动形式,带领学生走出品德课课堂,走进生活课堂,展开参观、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提升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形成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认同。比如,在进行《我们的国粹》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博物馆,以此让学生与我国传统国粹相接触,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博物馆的浓厚文化氛围之中得到熏陶,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三)丰富活动形式,提升活动趣味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品德课学习最为长效持续的动力。为此,在应用活动形式组织品德课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品的课程学习兴趣加以培养,运用创新思维,不断丰富活动组织形式,全面提升活动的趣味性,提高活动对于学生的参与吸引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此方面,教师应重视对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与分析,重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选择活动形式,以此在活动实施过程之中,实现趣味性与教学针对性的有机结合,确保活动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比如,在进行《我的成长足迹》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长纪念册”制作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小学学习生涯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总结,使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以小册子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促进教学目标实现。对于学生制作的成长纪念册,教师可以进行统一评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小学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活动性,而这种活动性又呈现出生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特点,反映出小学品德课的生活气息与实践气息。教学实践中,为充分呈现和应用小学品德课的活动性,教师应提高对于导入环节的重视力度,帮助学生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应在活动中应用生活素材,增强活动的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应运用创新思维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提升活动趣味,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最大化实现活动开展的目标,促进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章菲迪.窥探小学品德之"有效活动"实践策略[J].好日子,2019(015):1.

[2]武东红.让《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活"起来——浅谈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13):34.

[3]何卫常.品德树人 健康成长——小学品德课程"四性四力"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观察,2018(005):115-116.

[4]刘忠碧.《品德与社会》课后拓展活动探究[J].速读(中旬),2018(002):171.

[5]卢志群.对品德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思考[J].科普童话,2018(042):137.

猜你喜欢

活动性特点
选择合理试剂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
选择合理试剂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和运用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