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与变革:2020年新华社的两会报道

2020-11-06周凤安

新闻传播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数据新闻云端可视化

周凤安

[摘要]2020年的两会终于在推迟了两个月后拉开帷幕。在今年的特殊环境下,新闻发布会、代表通道都不同以往的采訪报道模式。新华社对于疫情的全媒体报道也采取了一些新动作,变革了采编模式,创新了报道方式。其中,黑科技的应用有5G+全息+访谈、3D版的AI主播、媒体MAGIC大脑创新了报道形式,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的变革创新了报道内容,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也拓展了新华社新闻报道的纵深程度,为未来媒体在报道中的创新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关键词]数据新闻;云端;可视化

一、采摄模式创新化

(一)云跑会展现科技成效

云跑会是今年的特殊采播方式,这种模式体现了新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今年两会的采摄不只是新华社是云跑会,在京各家媒体也都采用云跑会。专门设立的新闻中心采访室把以往的代表、部长、代表通道改变为时实的直播采访,两会的各大新闻发布会都是在“云端”进行。主席台改为了三个大屏幕和两个高清摄像头,这种创新的采摄模式有效控制了人群聚集,同时不减观众的参与感。新华社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缩短了“新闻产品”从传者到受者之间的时间差,展现了在大型会议中的科技成效,这与马克思提出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现代传播时空观相契合。

(二)云访谈创新采播方式

云访谈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创新了采播方式。以“特殊的时期,特别两会,特别问答”为主题,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两会云问答”,实现了钟南山、雷军、姚明、张文宏、雷佳、郎朗首次跨界“云”问答,这次云问答集合了医疗卫生、科学技术、体育运动、艺术梦想等领域人们关心的问题。聚焦“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你,这种创新的采访方式,在知乎热搜榜上7个问题7次登,上热搜榜首位,吸引了3.2亿人次、450万字互动。这种联合不同平台回答网友想知道的一些问题,并集合一些重点问题向他们发出提问,这不仅创新了采播方式,也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感。

二、报道形式创新化

(一)“5G+全息+访谈”创新场景化报道

异地同屏,通过5G+全息的技术实现两地访谈的一种创新场景化报道形式。今年两会,新华社首次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利用5G和全息成像技术打造全新访谈栏目。两会期间,首次全息访谈邀请来了远隔数千公里、身处基层决胜全面脱贫攻坚战和抗疫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程桔、罗阿英、蔡卫平分别在武汉、云南、广州连线来讲述他们各自履职的故事。在5G网络应用中,远隔一千多公里的条件下的访谈过程中他们的语音、动作表情都可实时呈现,真人比例大小的代表可以实时地投放至演播间。新华社的“5G+全息+访谈”报道,虽然记者与代表相隔甚远,但好像是在面对面交谈,他们与记者的交谈和互动都十分自然,使得全息成像画面不再需要提前录制,实现了跨越空间的实时互动同时在统一屏幕呈现。

"5G+全息+访谈”这一创新在第二场部长通道的采访中就受到了工业信息化部长苗圩的点赞。场景化的报道在融媒体时代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形式单一的媒介形态,内容呈现的方式更加多元。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舒适的观看体验,让用户沉浸其中,全身心投入叫。这一技术是目前5G应用的三个场景之一,随着5G的普及会越来越多,也会成为不久之后场景应用的新起点。

(二)3D版的AI主播创新新闻样式

全球首个3D版AI女主播亮相新华社,创新了新闻报道样式。作为新华社AI合成主播家族的最新成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为广大网友带来全新的新闻资讯体验。因为她能够精力充沛地全天候在线,根据会议进程,随时为人们提供各种新闻资讯,这位不一样的主播大大增强了报道的实时性。“新小微"的亮相不同于以前2D版的AI主播“新小孟”.和“新小”,她表情更加多变,并且可以采用坐姿、站立、走动式的播报,彰显更加立体化的Al主播形象,并可以随时换装,还可以高效率地实现多语种的新闻报道,出镜于更多的新闻场景。

AI主播的产生是建立在人工智能化新媒体的深度介入,满足了受众新奇感的心理需求。新华社3D版的AI主播恰好符合现代媒介条件下人们对新闻数量、质量以及传播方式的需求,她的出现为本次两会新闻报道作出了积极贡献。它的广泛运用,为真人主播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她可以准确、全面、快速地报道会议内容,从这个角度上讲,AI合成主播不但是新闻报道的协助者,还是新闻报道中重要的分担者。

(三)媒体大脑MAGIC创新短视频新闻

新华社媒体大脑MAGIC创新了生产短视频新闻的技术手段。这是由新华社发布的全国第一个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一“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该平台集纳了多项人工智能黑科技,有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音频语义理解等,在今年两会期间,媒体大脑MAGIC的词云模板又新增了玫瑰图和树图模板。今年5月21日的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新华社现场云利用两会机器人建立的人大代表人脸库,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录音转换成字幕,最后用可视化模板呈现。这种创新采用视频直播、金句短视频、图片和文字混排的直播形式,获得超过140万次点击量。在媒体大脑MAGIC订阅新媒体账号,推出了自动获取关注内容可以快速制成短视频的个性化新闻样式。

这项新技术又将数据新闻推向了更高的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把海量的、全面的、准确的信息内容更垂直、更专业、更精细地呈现出来。同时可视化让两会更清晰地展现,使复杂的问题简易化之后传递给受众。一方面扩展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表达的内容也更清晰直观,更易于用户接受"。

三、报道内容创新化

(一)Vlog报道创新了叙事方式

记者vlog、代表vlog等短视频增强纪实性,创新报道叙事方式。这种创新的报道不同于记者两会环境下严肃的采访提问,而是跟随记者幕后的视角了解更多我们不知道的两会。vlog这种新的叙事方式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更加拉近了传授双方的关系。《我们在现场.两会vlog》、《人大代表vlog》的推出迎合了当下网络平台上流行的日记类短视频,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去参观代表们的生活环境,了解记者背后的采编故事,增强了纪实性,在微博、B站等年轻人的网络领域收获不少点击率,并且对这些vlog出镜者“圈粉”无数。

(二)标题中的网络词汇创新了话语方式

“董小姐”“开箱”等网络词语标题迎合年轻受众,创新话语体系。两会人物采访时,新华财经在独家采访著名女企业家董明珠时,用“董小姐在两会”的标题。在新华社记者的vlog视频中,采访代表们私人携带物品时用“开箱”为题。新华社这类主流媒体以往在语言表达上长期保持成熟稳定的语言风格。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戈为一种趋势,新媒体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用户是以年轻人群体为主。创新话语体系,报道新闻时转变官方话语体系,更多使用个性化的网络语言去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

这次新华社全国两会又“出圈”了,黑科技的出现不仅让新华社占领参政议政圈,而且延伸到了科技展览圈。在此次疫情严峻的环境下,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发生很大的改变,但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我们的生产、生活效率并没有降低。5G、人工智能、云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赋能新闻业务,勇于创新“科技+新闻”报道形式,推动智能化编辑部向纵深发展。与时俱进的新闻报道内容,令我们未来的新闻报道形式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2]李彪,刘泽溪.思维、创意与技术:融媒体时代传媒产品的生产路径创新[J].新闻战线,2018(05):45-48.

[3]胡一峰.AI合成主播加盟两会报道展示传播新格局[N].科技日报,2020-05-25.

[4]詹绪武,李珂.生活政治语境下重大主题报道亲和力探究[J].青年记者,2020(01):60-61.

[5]陈欣钢.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政治传播创新策略——以全国两会融合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2017(03):36-38.

猜你喜欢

数据新闻云端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在云端永生
云端旅行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