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州市黄河流域经济生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0-11-06刘建玲

关键词:生态保护协同创新黄河流域

刘建玲

【摘  要】滨州市作为黄河下游一座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将抢抓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打造黄河流域的“明珠城市”。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滨州市黄河流域面临突出问题,包括供水安全保障与用水指标约束、水环境污染等。如何把握战略机遇,解决黄河流域生态问题,并实现滨州黄河流域生态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重点课题。论文以生态经济体系为维度,提出从追求GDP最大化的工业化经济向追求幸福最大化的生态产业转型,既涉及一系列产业的转型,还涉及经济生态和价值观的转型。

【Abstract】Binzhou City, as a cit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which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river, prospers by the river and beautiful because of the river, will seize the major strategic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give full play to its ow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build a "pearl cit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ffected by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Binzhou City is facing prominent problems, including water supply security and water use index constraints,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tc. How to grasp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solve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realiz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Binzhou has become a key topic in the new era. Taking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system as the dimens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Binzhou should transform from the industrialized economy pursuing the maximization of GDP to the ecological industry pursuing the maximization of happiness, which involves not on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series of industries, but al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ecology and values.

【關键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生态经济一体化;协同创新

【Keywords】Yellow River bas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X522;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9-0024-02

1 引言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地形大体是南高北低,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1%,平原区占全市的96%,黄河流经滨州94km。滨州市地下水埋深较浅,土壤盐碱化程度严重,黄河水是最主要的水源,分配的引黄量指标为8.57亿m3/a。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共建设了13个大中型引黄灌区,生态功能区划与水生态特点为滨海引黄灌溉水网区,水生生物区系以黄河下游淡水区系和渤海近岸生物区系为主。从1999年8月12日至今,黄河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流不息,滨州市作为黄河下游一座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其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与黄河息息相关,折射出黄河的发展脉络。

2 滨州市黄河流域经济生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绿水青山天然不是金山银山,黄河不会自动带动经济社会增长,必须找到两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通道,既要推动产业生态化又要推动生态产业化。黄河流域生态产业一体化发展就是实现黄河产业生态化和黄河生态产业化,前者是指利用黄河流域资源的同时,黄河生态保持良好;后者是指实现黄河资源保值增值,连接一、二、三产业,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与产业的高度融合,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2.1 打造黄河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样板

滨州市2014年确定高端生态城市、粮丰林茂灌区、洁净繁荣港口的发展定位,因此,“近海-河湖-陆域”多板块一体、“水量-水质-生境”多过程联调、“制度-工程-文化”多手段治理,逐步确定了水资源调配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水生态修复体系、水产业发展体系、城乡水景观体系、水文化体系六大建设任务,确立“一河两网十域、一带一区一星、河海城乡统筹”的黄河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

2.2 打造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标杆

黄河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滨州市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70m3,仅为全国的七分之一,平均降水量为575.4mm,淡水资源总量为10.16亿m3。滨州市用水总量方面严格取水许可,批复新增取水总量为1.57亿m3,其中非常规水资源占34%;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地表水征收标准调增60%,地下水征收标准调增170%;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关停自备水井347眼;用水效率控制方面,建设高标准农田396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17万亩;工业上增加再生水利用4598万t,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8%;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方面,强化水功能区监管,新增监测断面,同时,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严格新增排污口的审批。大力推进河长制工作,在山东省率先建立起“河道警长制”。

2.3 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滨州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内涵丰富的黄河文化。实施了打渔张引黄工程水情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韩墩引黄灌区、小开河引黄灌区也充分挖掘灌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历史线索,讲好滨州的“黄河故事”。加快黄河文体旅融合发展,开展以黄河为主题的文体活动,打造富有现代气息、凸现黄河元素、独具滨州特色的亮丽名片。

3 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问题实质是三对关系的外在表现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流淌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在新时代,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就要解决好其存在的生态问题。

3.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当前,要求重视发展与生态问题,不仅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既可以加快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又可以守护好黄河生态。发展和生态保护存在一定的矛盾,但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兼容性。关键在于黄河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选择,只要指导原则科学高效,就可加快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又能守护好生态。第二,牢固树立黄河承载力的观念。黄河承载力是黄河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引黄供水工程干渠衬砌率偏低,支渠及以下渠系未系统治理,信息化建设程度低;田间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建筑物标准低、配套率低,田间渠系淤积严重,全市現有较为完好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80.4万亩,仅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55%。第三,生态底线也是发展底线。滨州市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为了保障和提升滨州市居民幸福指数,而生态底线的维护和改进,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目标和基线。

3.2 黄河流域生态优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开发利用遵循“重速度、轻质量”的发展模式,导致欠账太多,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短板,生态优先是与传统的经济增长优先相对,本质上是巩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基础性地位,为协调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矛盾提供了判断准则,将黄河生态资源作为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把经济活动过程生态化、绿色化作为其发展的途径和内容。突出了生态保护的优先地位,表明黄河流域生态优先主要包括加强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从源头上保护黄河生态。

3.3 人与黄河的关系

协调好人与黄河的关系是治黄的关键所在。黄河流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在防洪上,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自身的活动,既要防洪又要给洪水以出路;在用水上,实行量水而行的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需要,特别是要把生态用水提到重要议程,留够留足维持黄河下游河道生命的水资源量,防止水资源枯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快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

4 滨州市黄河流域经济生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4.1 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协同创新体系

强化水陆共治海陆统筹,切实保护近海生态环境,着力入河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滩涂湿地保护、实施水资源生态化调度,从生境和水体两方面加强海域、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4.2 拓宽黄河流域节水空间,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立足引黄灌区的区域本地,着力实施引黄灌区的生态化升级与灌区生态水网的建设。其中,在引黄渠首,巧妙地实施沉沙池生态化改造,变废为宝,升级为国家湿地公园;将引排水渠道和涝洼地改造为“四环五海”,成为滨州崭新的生态名片;实施徒骇河-思源湖水网生态化建设,还原了河湖渠系的生态功能和属性。通过引黄工程生态化升级与生态水网打造,有效疏通了区域的生态经脉。

4.3 优化产业水资源空间布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分散式农业灌溉节水和水价改革的难题,探索“政府主导+公司经营+村级服务+利润分成”的分散式智能化节水灌溉与农业水价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分散式田块的智能化节水灌溉,还可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农业水价改革。

【参考文献】

【1】潘家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生态保护协同创新黄河流域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