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增设茶艺课为公共基础课之管见

2020-11-06邹晓慧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高职

邹晓慧

【摘要】高职增设茶艺课为公共基础课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陶冶情操,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有助于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有助于提升与人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茶艺课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馈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课程设置。以期提升高职各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其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职 茶艺课 公共基础课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人才”,这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符合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高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个人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在以往的高职教育中,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及职业素质都有所强调,但对学生个人文化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关注度不够,人才培养中偏重职业岗位要求,强化操作技能,强调专业素质,忽视了做人的教育,人文素质在人才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得不到凸显。在公共基礎课中增设茶艺课将会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高职增设茶艺课为公共基础课的意义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算起,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漫漫五千多年的岁月,每个时期,每一页史卷中都可以闻到茶的清香,佛、儒、道诸派思想中均可以品尝到茶的滋味,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深厚绵延的文化,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源于骨血的深沉而独特的意义。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礼仪等方面具体而详实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用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影响、引领他们,可以帮助他们提升修养、品质、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以茶育人”的目的。目前高职阶段服务类专业如旅游酒店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均开设茶艺课为专业课程,茶艺课不仅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还提升了与人沟通能力,在社会交往中有了更多积极健康的话题,为毕业开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鉴于此,让茶艺课惠及到其它专业学生,将其设置为高职的公共基础课是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性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有助于陶冶情操,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宜精行俭德之人”“茶尚俭”,茶文化融合了茶的自然属性和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人文属性。自古以来,茶品、人品往往被人们相提并论,学生通过习茶、品茶、评茶,领悟茶道思想,借助于茶性、茶史、茶礼等知识及泡茶实践,感悟生活,慎独自重。

二是有助于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中华茶文化融会了佛、儒、道诸派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涉及哲学、美学、文学、民俗及文化艺术等门类,可以说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让学生在行茶过程中感受、体验中国茶道之六美,即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艺美和境美。

三是有助于提升与人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产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型劳动者为目标的。茶艺活动是一项合作性很强的活动也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在进行茶艺服务时,一般需要两个或三个人共同完成,主泡手负责泡茶,助泡手协助主泡手,负责焚香、赏茶、敬茶等。整个服务过程都需要良好的协调与密切的配合。泡茶服务同时还要有与客人的良性互动。

二、茶艺课的课程设置

公共课是为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将茶艺课设置为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建议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茶叶基本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五千年来历史悠久的中华茶文化,以及在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通过对茶叶鉴别、沏茶、品茶技艺的传授,使学生掌握以茶修身养性的方法,提升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二)教学准备

1.专业的茶艺实训基地。茶艺课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讲授,还要有实践教学,在茶艺的实践教学中,通过音乐、茶器、插花、焚香、服装等营造出有浓郁茶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能浸润于茶文化的环境中,利用茶艺实训基地将所学的茶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茶艺实践能力。因此,配备足够的茶艺室是必要的,一方面是在校内建设茶艺室;另一方面是和相关茶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消化理论知识。

2.优秀的茶艺师资队伍。教师是重要的教学实施者,是决定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在茶艺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实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茶艺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茶文化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思想内涵,这样才能对学生有效进行传统文化的影响与教育。培养双师型教师,除了关注对现有专业教师学术及教学水平的提升还要着重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定期将现有茶艺教师送到企业中学习,同时聘用有丰富经验的茶艺师到教师队伍中。综上,优秀的茶艺师资队伍是增设茶艺课为公共基础课的基本要素。

3.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兴趣,就要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使学生既对课程内容感兴趣,又充分认识到学习茶艺对其以后就业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设计时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充分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增加互动环节,通过有趣的情景设计和热点话题导入,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中华茶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实施

1.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高职阶段增设茶艺课为公共基础课目的是为了提升高职毕业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及社交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进行理论及实训内容的选取,突出茶叶的沏泡艺术与品饮艺术,训练学生泡茶时的礼仪规范与动作美感,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议课程包括如下内容:

(1)茶道礼仪、礼节。教师对茶艺操作中的礼仪要求进行讲解与示范,使学生懂茶礼、明茶德,以一名茶人的仪容、仪表、仪态来严格要求自己。

(2)泡茶准备。在讲解茶与水、茶与茶具关系及茶具、水的相关知识后,要求学生在掌握茶性的基础上,能够依茶性选择茶具、选择泡茶用水。

(3)冲泡与品评训练。这部分内容是课程重点也是需要精心设计实施的。该训练可以以常见的红茶、绿茶、黑茶、乌龙茶四种茶的冲泡与品评为重点。在讲授茶艺理论知识后,由教师演示、学生亲自动手、教师指导,每组学生分工合作,一人冲泡,其余学生进行品茶、赏茶训练,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茶艺师。通过反复训练,既让学生彻底掌握泡茶中择具、择水、冲泡等环节的相关技巧,又对所学的各类茶的茶性、茶汤色泽、香氣、口感等基础知识有了直接的感受,进一步深刻领会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2.教学方法突出可操作性。茶艺课要激发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茶艺的兴趣,教学方法就必须灵活多变且具有可操作性。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以下方法。

(1)情境教学法。即在模拟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课程,设置特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地转换角色,开展茶艺的训练,最终提升学生的茶艺水平。

(2)模块教学法。即将整个茶艺的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模块,进行单个模块的强化教学,这种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每个模块的不同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更有针对的训练,能有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项目教学法。教师将教学内容浓缩提炼成多个关键项目,通过学生对这些项目的实施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如学生以茶室的布局、茶叶的识别、茶器的摆放、泡茶、茶礼等项目内容进行茶艺实践训练,教师能够更准确抓住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学。

3.教学手段突出灵活性。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多媒体、各类大赛、职业资格证书等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可以将教学所需的文字、图片、音乐以及视频资料等进行整合,使知识更加直观的被学生接收。通过参加大赛、考取资格证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对茶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教学反馈

作业与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茶艺课程的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学生自己设计一次下午茶、自创调饮茶、以小组为单位自创茶艺表演、以小组为单位的茶席创意设计等,主要锻炼学生的操作和创新能力。在考核方面,采取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使得考核更具公平性和全面性。

三、结语

将茶艺课设为高职阶段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有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茶艺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泡茶、品茶等基本知识技能,更能发挥其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拉近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的距离,对提升其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吾辈要持之以恒不断探索茶艺教学方式方法,要始终秉持“在实践中完善理论,在情境中感知文化”的教育理念,采取“课堂→茶艺室→企业”的学习情境,贯彻“理论+实操+社会实践”的学习模式,逐步让学生从未知到感兴趣,从认可到自学,最终实现庄晓芳教授所主张的“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引导帮助高职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将“最美的东方艺术”茶文化继承并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2]林治.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3]庄晚芳.庄晚芳茶学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4]张加明.中华茶文化与大学生人文修养[J].农业考古,2011,(5).

[5]何哲群.茶道教学与学生道德修养[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3).

[6]陈小平.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之上的高职茶艺课程教学探索[J].职业研究,2015,(10):128.

猜你喜欢

公共基础课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民办高职公共基础课的考试改革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浅析高职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
关于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