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古诗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

2020-11-06刘冬梅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立德树人德育

刘冬梅

【摘要】提高全民族素质,重在提高新一代年轻人素质。身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正当担负此重任,对书本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将德行教育融入进日常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世界观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坚定学生的爱国信念,打造新时代栋梁之才。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立德树人 德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普遍观来,当今社会全民族平均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危害社会扰乱秩序的情况时有发生。故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报告指明了未来的教育方向,同时点明了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性。身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正该身担重任,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以“立德”为首的“三不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育分”,而在于“育人”。现如今,不少家长仅对学生的一张试卷付诸期待,将“成绩”视为本,将“德行”视为末,更是忽略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成绩——学生成了温室里的学习机器,这便产生了当今社会上的“高分低能”“高分低素质”等不良现象。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始终将“礼乐”视为民族之灵魂,为何时代发展中将传统美德视为封建复辟,德行教育不能丢弃。个人失德不成人,三人失德不成事,民族失德无根基。提高全民族素质,是以德治国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后的必然要求。

教书育人,立德为首。立德树人,不仅仅要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更要培育出家国情怀浓烈、怀揣正义之心、世界观端正、荣辱观明确的素质性人才。家长是孩子的“德育”启蒙老师,当孩子步入学校后,教师便需要对学生的世界观进行重塑。身为语文教师,更需发挥树人的主导作用——而我们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时时刻刻强调“德育”之重,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内核,培养出素质优异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德行教育融入古诗文教学

德行一词出自《周礼》,“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古人清晰地解读了此词,德行,需内外兼具。心中有德,而施之,才可谓德行。空有满腹理论整日张口闭口“德”字却不行善之人,不可谓其有德行;为立名望作假善事之人是伪善,亦不可谓之。语文教师需自备德行,才可进而树人。

《资治通鉴·周纪》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著名政治家司马光将才与德相分离——德为本,才为辅。才德兼备为圣人,才德尽失为愚人;有德无才称君子,有才无德为小人。司马光对“圣人”“君子”“愚人”与“小人”的划分标准至今仍然适用。我国古代众多杰出思想家与政治领袖都曾明确提出何为立德,为何立德与如何立德;他们用独具一格的诗性眼光对“德”与“礼乐”进行详细阐述,而我们正该以此为切入点,发挥时代性,剔除古词中维护封建制度的“礼乐”,发扬具有新时代特性的“礼乐”。那么,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发扬新时代“礼乐”,借古诗文教学实现立德树人,以下将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一)耳濡目染,挖掘教材

育人需讲究方式,切忌强制进行思想灌输。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形成的,教师需在课上课下双管齐下进行培养;课上语言诙谐幽默,将古典做新解,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力,课下布置古书阅读等兴趣作业,潜移默化地将古诗文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塑造轻松自由的学习范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耳濡目染中实现立德树人。

在古诗文的选择上,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偏重性授课。使用多课节讲述民族气节浓郁,利于培养学生四爱五心的古诗文,如马说、出师表、陈情表等。教师备课时要挖掘出每篇古诗文的精神内核,再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通俗的讲解;使每节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丰富,价值观明确,进而为长期立德树人做出初步积累。

(二)学生评讲,刺激思考

教育重在调动主观能动性。教师给学生灌输一套育人理论,若学生不思考不接受,终究达不到以德树人的效果。在语文课堂上增加学生评讲古诗文的环节,即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乐而不为?

平素受教师“德育”思维的熏陶,学生必将有一定启示。此时教师不应扼杀学生对事物自身的理解,而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课堂上增添“课外古诗文学生讲”环节,正是一种引导学生开口的方式。学生评讲完毕,教师再就学生的讲述内容进行点评,进而达到对学生世界观的重塑及立德树人的目的。

在课堂上,教师亦应深度挖掘教材,设计相关问题。此环节应设计的灵动活泼,亦应富有哲理,一方面调动了课堂氛围,一方面刺激了学生的思考。

(三)以德待人,融入生活

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影响不只局限在试卷上。一位语文教师,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可谓重大。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完善自身,做好榜样作用,将德育思想提到实践上来。只有自身以德待人,方能以德育人。“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从古至今,“师德”都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话题。有学问是一方面,身正才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若追求以德树人,必先端正自身。

德行教育亦不应拘于课堂之上;平日古训的教育,为的是融入生活,服务社会。德行理念不融入实践生活,终将成为一纸空谈。身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我们的责任重则重于需将交给学生的系列理念融入生活。对此,布置课后实践作业便是至关重要的。课后倡导学生观看历史教育影片,呼吁学生立德行,做善事;教师则应当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情况,为培养良好师生关系、全面培育学生健康人格做下铺垫。

(四)通读古籍,理解概念

古诗文中蕴藏着古代先辈们对德行理解的最高程度浓缩。仅仅依靠语文教师的讲解,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德行的概念。这就要求学生需通读相关古籍。教师课下做好工作,查找难度较浅利于学生理解、概念浓度高、启示效果好的古诗文,并安排学生课下进行通读。定时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使学生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美,与礼仪之邦独特的魅力。

设置古诗文通读,有利于学生完善自身素质,学习先贤优秀品格,有利于学生领略古人情操,促进自身成长。在以德树人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提高其文言文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当代教育的根本在于以德树人。提高学生素质,才能提高新一代中华人民的素质。作为新时代中职语文教师,以德树人的策略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弘揚师德重要性,提高自身素质。

2.课上课下双管齐下,使学生耳濡目染中悟得大道理。

3.约束学生日常行为,古籍德行观重在融入实践。

4.随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学生日常状况。

身为新时代语文教师,务必紧跟时代潮流,发挥古诗文时代性;务必严格约束自我,发挥自身榜样作用;务必响应国家政策,把立德树人融入进日常课程中。

参考文献:

[1]刘海涛.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115.

[2]高原.探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1).

[3]米家卓.浅谈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6,(22) :120.

[4]赵彩珍.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立德树人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从“意会”走向“言传”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