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开展绘本阅读方法探究

2020-11-06顾燕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阅读方法绘本

【摘要】本文以绘本故事《逃家小兔》为例,论述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提出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教学建议,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绘本 阅读方法 《逃家小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3-0094-03

蘇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可见,课外阅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让他们独立阅读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不少学生拿到一本书后,漫不经心地翻两下就丢一边了。如何让他们喜欢上阅读呢?笔者认为绘本就是一个最好的媒介。

绘本一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以画表述丰富的内涵。这样图文结合的设计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何让学生从经典绘本中获得更多的感知,并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呢?下面笔者以绘本故事《逃家小兔》为例,谈谈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

一、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低年级学生接触绘本故事时,最吸引他们的一定是绘本上精美生动的图画。但由于观察能力比较弱,他们只对那些颜色绚烂、表情夸张的画面感兴趣,阅读时缺乏目的性和顺序性。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指导学生阅读《逃家小兔》时,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封面

无论什么书,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书本的封面,而多数绘本的封面都是取自于正文里的某一幅图,是反映书中内容的重要来源。然而,对于封面,很多学生只是匆匆扫一眼,缺乏认真观察的习惯,也不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认真观察封面。因此,在学生阅读绘本前,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中间到周围的顺序观察封面内容,从而让学生掌握看图的基本方法。

师:(投影出示封面)请你先看封面的最上方,这是绘本的书名。谁能说出这本绘本的题目?

生1:逃家小兔。

师:我们把目光再往下看,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2:小兔和兔妈妈。

师:你们再仔细看看,你们注意到书名下面的两行小字了吗?

(生摇头,表示看不懂这些字)

师:这两行小字告诉我们这本书的作者是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写故事的人),以及图画师是克雷门·赫德(画插图的人)。

师: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3:封面画的是草丛,草丛里有小兔子和兔妈妈,他们好像在聊天。

师:再往下看,我们会看见最底下还有一行字,这是出版这本绘本的出版社名称。从封面中,我们获得了和这本绘本有关的信息,如题目、作者、绘画者、故事环境和人物、出版社等。有哪个同学能总结一下我们刚才观察封面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生4:我们刚才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封面的。

师:是的,你真棒!观察一幅插图,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只要我们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插图,就不会漏掉其中的内容哦。

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绘本的题目、作者以及大致情节,还可以让学生懂得观察是有一定顺序的,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才能把图画的信息掌握完整。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训练思维

绘本是用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一个故事情节,是图文的合奏。好的绘本不仅插图精美,能引起读者视觉上的愉悦,而且每张插图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表述出独特的叙事关系。而在观察中强调思维参与,主要作用是提高观察的理解性。因此,教师应该借助绘本故事中的插图训练学生的思维,以提高学生观察插图的迅速性、完整性和深刻性。

师:(出示最后一页插图)这就是小兔和兔妈妈生活的地方!他们生活得多么幸福呀!可是有一段时间小兔却想离开这个家,这是为什么呢?(出示黑白图1、2、3)谁来说说在这几幅画里,你看见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生1:我看见小兔自己跑出去了。

生2:我看见小兔变成了一条鱼,在水里游。

生3:我看见兔妈妈追出来了。

师:为什么大兔子要追小兔子呢?

生4:因为小兔子逃走了。

师:(出示彩图1)在清澈的小河里,小兔变成了什么?妈妈呢?她在干什么?

生5:小兔变成鱼游走了,兔妈妈要变成一个捕鱼的人。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6:兔妈妈走向一面墙,那儿挂着一只鱼篓、一只渔网和一根鱼竿,靠墙的地上还放着一双长筒胶靴。

师:为什么妈妈用红萝卜做诱饵呢?

生:妈妈知道小兔最爱吃的是胡萝卜,用胡萝卜一定能把小兔这条鱼钓上来。

师:是啊,兔宝宝最喜欢什么,兔妈妈是最了解的,因为兔妈妈是最关心兔宝宝的人。

师:(出示彩图2)从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请认真观察兔妈妈,你们觉得兔妈妈上山找小兔,容易吗?

……

在引导学生看图的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地领着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插图,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图中所传达的兔妈妈对小兔的爱,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能为进一步地阅读奠定基础。

二、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图文并茂的绘本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媒介。只要教师把握好时机,适时引导,就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中得到充分发展。

(一)观察封面,大胆预测

一本绘本的名片,笔者认为绝对不仅仅是封面上的作家、画家名字,而更多的应该是第一眼吸引我们眼球的封面画。教师可以利用封面上的画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文本的欲望。在指导学生阅读《逃家小兔》时,笔者是这样引导的:

师:(投影封面)通过这个封面你能猜出它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生1:逃家小兔的故事。

师:《逃家小兔》说的可能会是什么故事啊?你觉得这两只兔子可能是什么关系?

生2:逃离家的小兔子。

师:哪只兔子要逃离?

生3:小兔子。

师:那大兔子呢?大兔子可能会是它的——

生4:妈妈。

师:小兔子为什么要逃?逃之前他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生5:小兔子想要找他的朋友玩。

生6:小兔子做错事被妈妈批评了,所以想离开家。

……

学生精彩的回答让笔者惊叹,没想到一幅封面图画竟然能提供这么大的想象空间。可能学生的预测跟书中的情节并不一致,但学生的阅读兴趣显然已被激发了出来,很多学生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看后面的内容了。

(二)分析情节,合理猜测

绘本故事的文字不多,每一页往往只有几句话甚至一句话来揭示整页故事的发展。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多地蕴藏在绘画之中,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多可以想象、补白的地方。阅读绘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发挥想象力,让简短的文字变得丰厚起来,使故事情节更生动、更饱满。

例如,绘本《逃家小兔》一直围绕着“小兔逃和妈妈追”,不断地制造悬念,笔者就选择其中一个情节,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展开想象,感受兔妈妈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母爱。

师:(出示彩圖2)小朋友们快看,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大山?

生(全体):又高又陡。

师:小兔子灵巧地爬到了山顶,可兔妈妈年龄有点大了,身体不太灵活了,要爬上去肯定会很吃力。她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生1:被石头绊倒了,差点儿摔下山去。

生2:脚一滑摔倒了,膝盖都流血了。

生3:爬山爬得满头大汗,累得快喘不过气了。

师:是啊,对兔妈妈来说爬山是多么艰难危险的事呀!可兔妈妈却不怕。看,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背上背包,带上绳索,拄着拐杖,一心要去找她的小兔。她为什么能坚持下去?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4:兔妈妈怕小兔有危险,想快点找到小兔,去保护他。

师: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兔妈妈是绝对不会放弃逃家的小兔的。

通过想象,以及教师对情节的补白,学生更能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三)续编结局,延伸想象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而每一个结局又可以成为下一个故事的开头。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还沉浸在绘本故事之中、难以自拔时引导他们对故事进行续编。例如,在读了绘本《逃家的小兔》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就是故事中那只逃家的小兔,你还想变成什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那位兔妈妈,你又会怎么追小兔呢?”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后面的情节,充分领略阅读的乐趣。在学生想象续编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用上书中反复出现的“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进行模仿表达,深刻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三、演、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绘本故事的特点是故事性强,故事的主人公形象,且语言、动作富有趣味性,适合学生表演。在指导学生读绘本故事时,考虑到学生具有爱表演、乐表现的特点,笔者鼓励学生用形象的语言、表情、动作表现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同时,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再现绘本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仍以《逃家小兔》为例,在学生读完整个故事后,笔者让学生找自己的好伙伴进行合作表演,一个人扮演小兔子,一个人扮演兔妈妈,首先进行对话练习,引导学生读出小兔的调皮、可爱,读出兔妈妈的温柔、慈爱。在学生表演对话的基础上,还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用上得体的肢体动作将绘本内容演绎出来。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还可以通过“以读促写”的形式。语文课标指出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见,对低年级写话教学而言,激发兴趣是关键。而绘本故事的语言简练生动、活泼有趣,主题鲜明,结构简单反复,正是学生仿写的好媒介。因此,教师可以把写话训练有机地融入绘本阅读中,如可以提炼其中反复出现的经典句式,引导学生“迁移”,以读促写,通过读写结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享受写话的乐趣,提高写话能力。

《逃家小兔》中,就出现很多紧密搭配、重复的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语言的句式。“如果你是(    ),我就是(    )”,这是书中重复出现的句式。在绘本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仿写创编。

师:(出示图)咦!小兔子怎么长翅膀了?它要变成什么?

生:小兔子要变成小鸟飞走了。

师:呀!小兔子要飞走啦!兔妈妈怎么办?

生:兔妈妈就变成蓝天,让小兔永远飞不出自己的怀抱。

师:用这样的句式怎么说?如果你是(     ),我就(     ),让你(       )。

生:如果你是小鸟,我就变成蓝天,让你永远在我的怀抱里。

师:小兔还想变成什么,兔妈妈又会跟着变成什么?发挥想象,用这样的句式“如果你是(  ),我就(    ),让你(       )”写一写。

(学生发挥想象,练习写话)

学生练写后,进行交流展示。有学生写道:“如果你是蚯蚓,那我就变成广阔的大地,让你永远生活在我的怀抱里。”有学生写道:“如果你是小船,那我就变成船长,让我驾驶着你回家。”……在仿写训练中,学生体会到了写话的轻松和有趣。

在绘本乐园里,学生聆听故事,发挥想象,积累语言,学习写话。绘本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点燃学生创作热情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认识绘本阅读的特点和优势,通过看、猜、演、写等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注:本文系2017年度南宁市教科所“十三五”规划课题“书润凤翔 谦谦君子——用悦读浸润学校君子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编号:2017B08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顾燕(1979— ),女,江苏南通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生阅读方法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做法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