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追求

2020-11-06徐林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美的德育艺术

徐林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再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学校教育的工作目标。那么,作为美育范畴的艺术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价值追求等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人的关注和思考。本文试图从德育的视阈来探讨艺术教育的价值追求。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鉴赏的形象反映和对生活的正确理解,它是人类审美追求的最高形式,也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艺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特别是作为中小学校教育中的美育教育,旨在塑造人、教育人、发展人。艺术具有形象性,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具有主体性,包括艺术创作主体性、艺术作品主体性和艺术形象主体性。

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神奇效应。艺术教育是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有效径。艺术教育是通过学生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来实现的,每一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心理潜能及自己的个性。真正个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矛盾的过程。学生的艺术活动、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无疑在个性形成过程产生良好的审美心理,这种审美心理的积累,又支配着学生独立人格的构建。独立人格就是个性,学校教育不是工厂,不能培养刻板如产品一样的人才,而是要彰显个性。

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实施方式,在拓展这种个性色彩呈现的过程中,通过艺术活动来唤醒学生对美的体察、对美的理解和对美的思考批判,从而让每一名学生形成独特的人格特质、特殊的情感认识和高雅的审美主体。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之于中小学德育,意义重大。那么,艺术教育应该在其中体现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呢?

一、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艺术教育在人的成长的生命早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教育家主张,在7-14岁期间的学生,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学习生活的主导,这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德育活送终融入艺术教育,使学生多方位感知世界的各种形式,如色彩、线条、声音、韵律、节奏等,那学生的成长将是多元的,思维细胞无疑是丰富的。

二、塑造人的完美个性和人格

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在丰富人们的视觉体验和情感体验、激发人们的生活勇气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青少年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情感教育,而艺术教育诸如绘画、舞蹈、器乐、声乐等可以说就是融入了情感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方面获得艺术技巧的提升;另一方面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会与艺术本身的魅力产生共鸣,通过审美体验来获得情感陶冶。

三、培养人的认识能力和創新能力

艺术思维有利于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艺术思维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型、非线性,艺术语言常常是夸张的,甚至诙谐幽默的。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继承了古典乐派的创作思想,引领了浪漫派音乐的发展道路,他的创作思想与写作技术的创新,对于浪漫派以及之后作曲家们的创作都具有深刻影响;肖邦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独树一帜,创新了钢琴音乐的写作技巧,拓展了钢琴的表现力,扩大了钢琴音乐的影响,创造了新的钢琴音乐写作体裁。因此,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艺术教育中吸取养分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艺术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学校整个德育体系的全民共识和共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和实践。

(一)德育设计中审美因素的参与

德育实践引入艺术作品作为媒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辨别和把握作品形式表现,如色彩的选择、工具的选择等。中国画和其他画种相比较,除了在材料、工具、技法等方面不同外,在构图上打破时间空间,讲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物,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中。而西方油画则用色造型必须遵循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原则进行科目造型,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训练自己的审美眼力。

(二)德育实践中审美内涵的开掘

德育应该考虑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艺术元素,如增加美术欣赏课,让学生能接触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和民族民间美术,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例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都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决心,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三)德育视野中审美格局的拓展

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艺术精品美妙绝伦。德育工作在艺术教育参与的背景下,德育工作者通过提升学生的美术史、音乐史的认识能力,来达到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宋朝范宽的《溪山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代徐渭的《墨菊》,近代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等,通过对这些不同时代精粹的理解、把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和审美志趣。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取向越来越鲜明。学校的德育只有在艺术教育的理念倡导和实践中深耕精植,才会真正起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猜你喜欢

美的德育艺术
打破平衡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纸的艺术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