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习任务单设计

2020-11-06李冬艳张建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单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

李冬艳 张建留

摘  要 新冠疫情导致师生时空分离,“停课不停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居家学习。教师如何重点抓好导学与助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小学数学“比例的认识(一)”为例,从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三个方面,对学习任务单进行详细设计。

关键词 停课不停学;小学数学;网络课程;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单;比例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5-0072-03

1 引言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国大中小学、幼儿园学生2020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所谓“停课不停学”,是学生因疫情不能到校上课而转变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居家自主学习。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抓好导学与助学工作?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学习活动搭建了支架,设计科学的学习任务单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的关键。

2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以“比例的认识(一)”为例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三个部分。笔者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比例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为例,对学习任务单各部分进行详细设计。

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1]。课题名称应让学生明确学习主题是什么。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它是从教学目标转化而来。通过分析教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目标是针对教师的,不是针对学生的)。

所以,第一步需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可达成目标。达成目标确定为:理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理解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这些达成目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模糊不清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达成以上目标。

为确保学生达成上述目标,第二步,根据达成目标设计需要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设计将在后面具体阐述。

第三步,根据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方法建议:一是可以阅读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和纸质教材;二是观看《同上一堂课》电视直播;三是观看网络在线课程(http://www.centv.cn/p/349395.html)。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主要考虑到可能有学生家里不具备开展网络在线学习的条件,“停课不停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既是学生的课堂学习形式,也是教师的课堂组织形式。由于疫情使得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虽然不能像传统课堂教学一样,师生在同一教室面对面集中式教学,但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和设备,如电视、计算机、手机、平板等接收终端。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发布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进行个别答疑辅导和反馈评价。

学习指南最终设计为:通过阅读教材P40~41,或观看CETV4《同上一堂课》电视直播,或点击QQ群链接观看网络课程,完成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从而理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理解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主体部分[2],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才能保证学生完成任务就达成目标。学习任务的设计其实就是问题的设计。学习任务是由学生可达成目标转化而来的。达成目标首先要分解为教学重、难点和一般知识点,再转化为问题。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教学难点是:理解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若将“理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呈现给学生,学生往往没有办法进行自主学习,甚至有的学生就干脆不学了,这样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为“理解比例的意义”是学生的达成目标,“会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也是达成目标,不是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要求具体可操作,把目标给学生,学生不知道做什么才能实现目标。而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学生一看任务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会思考怎样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通过让学生在做中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学习能力。

实践表明,学习任务越具体,学生可操作性越强。如何达成“理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学习目标?可以将其转化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图1所示。

这个问题的设计重视比例概念的理解,强调概念的应用,其与提供的学习资源是相关配套的。如图2所示,教材是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比较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学校操场的国旗和教室里的国旗,发现三面国旗虽然大小不同,但它们的形状相同这一规律;视频是让学生通过找比较像的图片活动,发现当两张图片的长宽比一样时,两张图片比较像,两张图片比较像也就是它们大小不同、形状相同。教材和视频中呈现的图形都是长方形,揭示了比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让学生体会学习比例知识的必要性,同时其中还隐含着中学几何图形相似特点的数学知识。

学生要想说明图1中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除了运用以前学过的比的相关知识来说明外,还可以借助新知识比例进行解释说明,而必须通过教材或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获得比例的相关知识。“学生通过教材或视频进行学习”就是前面所说的“支架”,“支架”对学生学习认识比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这样说明,因为4:3=2:1.5,所以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也可以这样说,因为4:2=3:1.5,所以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比较每个三角形底与高之比是否组成比例,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形状相同,大小不同;而第二种方法判断的依据则是大小两个三角形底之比、高之比是否组成比例。两种方法的相同点都是找对应量之间的比,应用比例的概念,组成比例进行判断。

除了利用上述两个比例来判断说明,还有其他比例或方法也可以判断说明,这个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和连续性。学生运用比例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解释说明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已经理解了比例的概念和意义,即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同时也学会了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这就是真正的“做中学”。

再如,达成目标“理解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转化为任务“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这次没有把目标转化为“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你知道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吗”这样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可能导致学生还是不清楚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到底是什么?特别是那些没有按照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建議进行学习的学生,或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因此,不能将达成目标简单转化后的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学生可能会对问题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为了让学生达成原来的目标,将问题改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任务: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这样的改变使得难度降低了,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比值是5的比有无数个,学生可以写整数比、分数比,也可以写小数比甚至是混合比,如10:2、25:5、、1.5:0.3、等,再将其中任意两个比组成比例。教学中发现,虽然任务难度降低了,但得到的结果是学生的数学思维百花齐放,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困惑与建议  比和比例属于显性知识,而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完成了任务,并没有真正达成目标。“没有真正达成”并不意味着“不能达成”,任务与目标两者之间至少说明存在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环境等都有关系。因此,教学难点、隐性知识点不一定要完全通过完成任务来达成学习目标,这类难点知识点可以留给学生在学习任务单第三部分“困惑与建议”中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来提炼。

第一种,通过预学思考,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比例有“比”字,它和比有关系吗?

第二种,课堂教学时,在学生完成具体任务和认识比例的基础上,教师教学比和比例的关系时,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联系与区别?通过对比两者的概念意义、结构组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比和比例的数学本质:比表示两个量的一种关系,而比例表示两个相等的比的式子,它的本质是一个等式。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还有什么困惑或建议,可以在此部分空白处写下来,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金陵.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一)[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3):17.

[2]金陵.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二)[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5):22.

作者:李冬艳,云南大学,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650091);张建留,通讯作者,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650106)。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单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
微课背景下学习任务单设计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