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贝尔和平奖的荒谬历史

2020-11-06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柏林墙戈尔巴乔夫诺贝尔和平奖

特朗普“落选”了。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尘埃落定,世界粮食计划署爆冷获奖。这一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转念一想,却又觉得实至名归。这样的反应其实恰恰说明,诺贝尔和平奖此前真的走太远了。

1895年,诺贝尔先生在去世一年前立下遗嘱,要每年将自己财产的所得利息奖励给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五位个人。其中关于和平奖的获奖者,遗嘱是这样表述的:“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规军队以及为组织和宣传和平会议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截至2019年,诺贝尔和平奖共授予了107位个人和24个组织。其中不乏涉及人道援助、反战与和平谈判的人士或团体。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和平奖开始越来越偏爱“人权人士”——判断的标准当然是西方社会的利益,却与“和平”渐行渐远。

政治——而非和平,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举几个例子,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副总统戈尔与前总统奥巴马3人分别在2002年、2007、2009年獲得诺贝尔和平奖。诺委会这边,颁奖给戈尔的理由是“因致力防止地球暖化”,但被批这不是诺贝尔和平奖应该奖励的范畴。还有反对者说,戈尔并非科学家,甚至根本就不懂气候变化问题。

2009年10月,奥巴马刚刚上任八个半月,几乎毫无建树之下就获奖,争议可想而知。坊间还有一个段子流传至今:看来大家都知道,只要美国总统什么都不做,就是对世界和平最大的贡献。

此外,1973年的奖项被授予了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和越南政治人物黎德寿,原因是他们在越战中达成了停火协议。

然而在这之后,越战又打了两年才结束。黎德寿也以美国违反停火协议为由,当年就拒绝了和平奖。这些都让诺委会颇感尴尬。

还有欧盟。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原因是“欧盟在战后帮助重建欧洲,使欧洲大陆从战争大陆转为和平大陆,并在1989年为推翻柏林墙起了关键作用”

但这个奖项却让很多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是在今年”?因为此时的欧洲,还没有从欧债危机的泥潭中爬出来。

还有中国人很熟悉的,戈尔巴乔夫。1989年柏林墙倒塌,次年西方世界迫不及待地张开怀抱拥抱戈尔巴乔夫,毫不吝啬地给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在和平进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帮助形成了今天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的格局对西方来说是梦寐以求的,然而对东欧等国的人民而言,“和平奖”无疑是个莫大的讽刺——30年过去了,东欧国家不仅没有被西方主流社会所接纳,反而大多仍在经济停滞与社会动荡中飘摇,苏联解体的溃疡在那片土地上从未愈合。(据《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补壹刀”)

猜你喜欢

柏林墙戈尔巴乔夫诺贝尔和平奖
戈尔巴乔夫自称新书是“大杂烩”
戈尔巴乔夫退休后的“生计问题”
穿越25年:柏林墙倒塌时
半数德国人不知柏林墙历史
为赖莎而唱
德欲重建柏林墙 抵抗经济危机
萨科齐奥巴马争夺和平奖
柏林人后悔毁了柏林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