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太原市某规模禽场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2020-11-03史新涛郝卫芳

中国动物检疫 2020年11期
关键词:液囊疑似病例鸡场

史新涛,李 赟,郝卫芳,李 毅

(1.太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太原 030027;2.太原市动物卫生检疫所,山西太原 030027)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滑液囊支原体导致的一种鸡传染病。该病常发于冬春季节,可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感染所有日龄的鸡,潜伏期通常为10~20 d,感染率最高可达100%[1],具有隐秘、易复发、难以根除等特点。该病主要侵害鸡关节的滑液囊和腱鞘,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腿鞘炎,造成鸡生长发育迟缓及胴体质量、产蛋性能下降等,甚至导致死亡。近年来关于该病的报道很多[2-3]。

2019 年12 月10 日,山西省太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称,太原市阳曲县某规模禽场所饲养的商品蛋鸡出现产蛋骤降、精神沉郁等现象。为查明病因,追溯传染源,提供防控建议,尽快控制疫病,太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开展了紧急调查。

1 方法

1.1 病例定义

1.1.1 疑似病例 2019 年12 月4 日至16 日(调查结束),出现以下症状之一的鸡:(1)关节水肿;(2)龙骨处出现水泡或水肿;(3)精神萎靡,缩颈呆立;(4)产蛋率下降。

1.1.2 确诊病例 经实验室检测,禽滑液囊支原体抗体阳性的疑似病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形式,询问养殖场背景、近期调运状况、免疫状况、生产管理情况、生物安全措施、发病状况以及处置措施等信息,并结合现场采样剖检,对疫情作初步分析。

1.3 实验室检测

采集疑似病例的血液样品,用滑液囊支原体抗体ELISA 试剂盒(IDEXX)进行检测。

1.4 数据采集与分析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对疫病进行三间分布描述,用Excel 软件绘制疫病流行曲线,对疫病进行追踪、追溯以及扩散风险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自然环境 该规模场位于阳曲县城北9 km处的一座小山丘顶部,距离最近的县道直线距离为2 km,方圆10 km 范围内无其他禽类饲养场,也无湖泊湿地等野生候鸟栖息地,所处环境独立,生物安全自然屏障较好。2019 年11 月底曾有降雪,随后几天气温下降。

2.1.2 养殖情况 截至12 月11 日(开展调查),该场存栏蛋鸡36 万只、雏鸡10 万只。场区分为养殖区和办公区两部分,有鸡舍9 个(图1):1~7号鸡舍饲养产蛋鸡,8~9 号为育雏舍。雏鸡分别引种自3 个父母代鸡场,其中2、5、7 号舍引自河北,1、3 号舍引自宁夏,4、6、8、9 号舍引自北京。每个鸡舍均采用全进全出养殖模式,各圈舍通过场内道路连接,相互独立;雏鸡在2~3 日龄时引进,在育雏舍饲养2 个月后,整体迁移至蛋鸡舍;不同蛋鸡舍饲养的鸡来自不同批次,无直接接触情况。每个鸡舍都配备有专职的饲养技术人员和专属饲养器具。

图1 场区布局

2.1.3 免疫情况 2019 年9 月10 日,该场引进雏鸡50 000 只,在8 号舍育雏60 d 后,于11 月12 日整体迁至5 号鸡舍。该场于11 月22 日对5号舍的鸡进行了1 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免疫,由当地免疫服务机构免疫注射。

2.2 发病情况

根据养殖人员回忆,12 月4 日上午,5 号鸡舍的30 余只鸡最早出现精神不振现象;随后几天,该舍的产蛋率从95%迅速下降至80%左右,而且每天的新病例不断增加;至12 月11 日展开调查时为止,5 号舍共出现疑似病例1 240 例,袭击率为2.5%。疫病流行曲线见图2。为防止扩散,该鸡舍发现的疑似病例都及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故没有统计死亡率。

图2 疫病流行曲线

5 号舍内的鸡笼采用4 列5 层结构,A 列3 层靠近舍门02号笼的5只鸡最先出现精神不振症状,后于当日中午以及下午,陆续发现D 列2 层18、19 笼的12 只鸡,A 列1 层220 笼的3 只鸡、257笼的5 只鸡,C 列1 层127 笼的5 只鸡也出现类似症状。病例在鸡舍呈无规律多点散发(图3)。

图3 5 号鸡舍发病情况

在调查当日并未发现5 号舍外其他舍的鸡群出现了类似临床症状,但是在之后的回访中了解到,2 号和7 号鸡舍也有个别鸡出现精神沉郁等症状,但由于产蛋率未受影响,故未引起重视。

2.3 剖检症状

对出现临床症状的病鸡进行剖检发现:腿关节腱鞘明显肿胀并渗出黄白色秽浊冻状液体;关节切面呈黄色,关节膜增厚并突出;刮开爪部皮肤可见乳白色黏稠渗出物;胸部龙骨部位剪开皮肤后可见正中有一个凸起状囊包,内充满黄色乳酪样物(图4)。

2.4 血清学检测

采集5 号鸡舍疑似病例血液样品10 份,同时采集临近的4 号、6 号鸡舍的鸡血清样品各10 份,用禽滑液囊支原体抗体ELISA 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结果5 号舍样品均为禽滑液囊支原体抗体阳性,其他样品均为阴性。

图4 病鸡临床剖检症状

3 讨论

3.1 疫情来源

此次发生疫情的养殖场地理位置孤立,周围无野鸟栖息地,同时不临近其他场户和交通干道,采用全进全出、每栋鸡舍专人负责的饲养策略,每个禽舍与外界隔离,鸡舍基本没有同外界病原接触的机会。家禽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病后多呈隐性带毒状态,不易被发现。该病致死率低,因此养殖场基本不进行该病的免疫接种。

11 月22 日,该场曾聘请当地社会化免疫服务队对5 号鸡舍进行过一次传染性喉气管炎免疫。经询问了解到,服务队进场前都会更换场内配备的工作服,同时会进行全身消毒,结合该服务队的活动区域内别的场户并没发生疫情的情况,故认为是此次疫情由于社会化服务传入的可能性不大。

该病的传播方式分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4]。根据了解到的信息,该场2、5、7 号舍的鸡都引自于河北省的同一个父母代鸡场,此次疫情暴发的是5 号舍,2、7 号虽然没有暴发疫情,但是有个别鸡也出现了临床症状。虽未对河北省鸡场进行采样检测,但在后来的回访中了解到,该场于2020 年初也淘汰掉了全场的种鸡。故推断引进的河北省雏鸡隐性带毒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当地11月底曾有降雪,导致该地区气温骤降。

结合以上信息推断,引进雏鸡在原种鸡场通过垂直传播隐性感染滑液囊支原体,再由于免疫和气温变化应激,从而诱发疫病暴发。

3.2 疫情处置及追踪

基于该病致死率低以及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该场未对5 号舍鸡群进行扑杀,而是紧急淘汰了出现临床症状的鸡,并使用林可霉素进行控制。随后在疫情回访中了解到,用药后,至12 月16 日调查结束,5 号舍每天新发病鸡降至20 只左右,说明场内疫情得到了一定控制。此外追踪发现,2 号、7 号舍也曾有个别鸡出现临床症状,但两舍每日死淘数均在10 只以内,整体产蛋率也未见下降,故不认为这两个鸡舍存在染疫暴发。

该鸡场除向几个定点学校以及企业出售鸡蛋外,未有同该地区其他养殖场动物、人员以及运输工具的往来,同时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询问得知,该地区其他禽场未出现同类疫情暴发,说明本次疫情并未扩散。

3.3 局限性

一是在现场调查采样是根据设定的病例定义进行的,没有采集与5 号舍同一来源的2 号、7 号鸡舍的样品来验证是否存在垂直传播,只为了验证疫情是否扩散而采集了相邻的4、6 号鸡舍,导致疫情追溯时推断的因果联系偏弱。二是支原体作为区域性常在病原,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调查过程中并没有采集环境样品来调查此次疫病由环境物品传播导致的可能性,但在随后回访中了解到,该鸡场于2020 年初对场内的饲料、饮水以及圈舍环境都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三是由于现场了解到发生疫情场跟周边其他场流行病学联系不紧密,所以疫情追踪时只进行了询问,并没有进一步走访调查以及采样检测,故存在追踪误判的可能性。

3.4 防控建议

首先,该场引种前应进行严格检疫,及时淘汰病禽,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其次,社会免疫服务队频繁进出于各个养殖场,接触病原的概率很大,服务于该场的社会化服务队进场时不穿防护服是一个导致疫病传播的风险因素,建议提高外来人员进场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最后,应加强临床巡查并定期采血检测,及时发现并淘汰临床病例和隐性感染病例,降低疫病再次发生的风险。

4 结论

调查认为,此次暴发的是一起场内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疫情,疫情并未扩散到场内其他鸡舍以及周边养殖场户。分析推断,疫情很可能是原种场父母代种鸡将病原垂直传播给雏鸡,隐性感染雏鸡进场后因免疫和气温变化应激而诱发的。建议严格引种检疫,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减少应激等诱发因素,以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液囊疑似病例鸡场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疑似一起潜伏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答一位征集抗疫诗的朋友
曲靖市连续多次核酸检测阴性的一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诊疗体会
一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治与体会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防治
“乾元浩杯”全国优秀青年鸡场海选公益活动河南站启动
滑液囊支原体感染鸡的危害与防治
滑液囊支原体对产蛋鸡的危害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