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2020-11-02季文骏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5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核心素养

季文骏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课堂教学案例,归纳化学课堂问题导学模式的流程、方法和评价,分别从问题导入、问题设置、理论讲授、辩证思想和教学模式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知识传播从设计到流程,能力提升从基础到高端,都要贴近学生和教材,走心、入心和独具匠心,问题导学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课堂,让学生最大获益。

关键词:问题导学,思维递进,核心素养

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趋势,中学化学教学争得地位、感召学生、培养科学素养愈显重要。结合一些具体情况,探讨问题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化应用及出现各种情况的对策。

一、《问题导学》教学的模式

程序: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应包括背境材料,生活经验或旧知识,兴趣和热情,冲突和生疑)---学生感知体验问题意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本身还包括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学生明确任务(思考后是回答还是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教师组织研讨点评---在解决问题基础上产生新问题----学生感知新问题------形成问题链。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例如,在对二氧化硫还原性的教学时都采用了问题导学层递式提问的教学方式。老师首先将二氧化硫水溶液加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提出问题:溴水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质?学生根据刚学的知识迁移,大多回答漂白性。老师追问:如何验证呢?接着,老师请学生加热试管,发现没有复原!产生疑惑!老师引导学生从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得出结论: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老师又问:能否再通过实验验证?学生又将二氧化硫水溶液加入了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此过程培养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等化学核心素养。老师又对问题进行了升华,问到:针对二氧化硫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对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怎样处理呢?“可以净化后用于生产葡萄酒”,“可以用于还原其他有毒的工业废气,比如二氧化氮”,学生众说纷纭,热情高涨,老师成功的将问题层递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一更高层次的化学核心素养上来。

二、《问题导学》教学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透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只有透彻理解教材,才能超越教材,创设出高水平的问题情境。如:在Cu与浓HSO反应演示实验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串:铜片溶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变色说明了什么?(发生反应,浓硫酸能氧化铜),试管底部有白色粉末是什么怎样检验?(CuSO,用长吸管取出后挤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观察蓝色溶液),为什么浓硫酸能氧化铜,而稀硫酸不能氧化铜?(分子状态浓硫酸中正六价硫有强氧化性,稀硫酸中发生电离,正六价硫在阴离子硫酸根中,不易俘捉到电子),含1molHSO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被还原的HSO物质的量为怎样?(应为稀释问题,小于0、5mol),反应后试管中还有黑色固体,怎样探究其成分?(CuO,CuS,CuS等)。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帮助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通过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盐类水解教学中,NaCO溶液中,微粒电性关系、物料关系、质子关系等都需要在教师引出问题,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小结,还可以引深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O与NaSO溶液中阴离子数目比较,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NaF溶液中阴离子数目比较,结果为何不同?(可用电荷守恒考虑)。

要讲究课堂讲与练的方法和效果,要精心安排讲练的内容序列。强调单位时间里的效率,例如:富有创新的设计了学生同步实验,可以是把刚刚制得的二氧化硫水溶液分別加到溴水、高锰酸钾溶液中,从溶液褪色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也可以是用医用安倍瓶(带橡皮塞)里面放亚硫酸钠固体,再用针管注入一定浓度硫酸,现场在安倍瓶中制取少量二氧化硫,然后用针筒抽出二氧化硫气体分别注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中,验证二氧化硫还原性,再递进到环保的重要话题酸雨的形成中进行讨论,进一步说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作用,训练题是:用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水溶液中,其漂白效果会叠加吗?来讨论、深化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不断从动手、动脑的反复切换训练中,说明了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知识是在能力沃土上驻扎的认知规律。

三、《问题导学》教学的评价

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

从具体的内容教学中选取设计问题,然后围绕该问题,运用合理手段主动获取、分析、加工相关的信息资料,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强化迁移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做出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意见,以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18:2.

[2]蔡行雯.让化学课堂充满正能量——以“二氧化硫的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24-26.

[3]王正兵.“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于评价设计——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7):17-21.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核心素养
问题导学课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