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

2020-11-02

教育家 2020年39期
关键词:全纳北京大学食堂

早在红楼时期,北京大学就开办了小型的托儿所;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燕京大学的校址,在此校址上正式成立“北京大学附设幼儿园”;1995年,北京大学幼儿园更名为“北京大学幼教中心”;2014年,幼儿园再次更名为“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自2018年开始,幼儿园成为北京大学独立的二级单位,由北京大学教务处管理。

幼儿园目前包括燕东、蔚秀两个分园,共3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000余名。幼儿园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双一园)市级示范幼儿园、北京市0-3岁社区早教示范基地、北京市残障儿童随班就读资源研究中心、北京市儿童保健工作示范园等,幼儿园食堂为北京市A級标准食堂、北京市海淀区食药局量化分级评定A3等级食堂。

基于蔡元培先生“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的教育主张,幼儿园融合了多个专业学科,包括学前教育、发展心理、特殊教育、音乐、体育等,并将这些专业统一整合起来,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也为家长育儿提供帮助。

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北大传统,重视对儿童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人文和自然科技教育资源,在幼儿园内成立儿童心理评估咨询室和教科研室,开展儿童心理发展与幼儿教育的研究,力求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更加适宜的个性化支持。

幼儿园实施全纳融合教育,关注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和需要,践行“尚自然、展个性、促融合、共发展”的核心教育理念;弘扬北京大学人文精神,汲取全纳教育思想精髓,为所有在园儿童的发展提供个性化支持;物化儿童教育的生态观,奠定儿童与自然、与社会、与同伴、与自身互补共生、交叉融合、终身发展的基础;秉持“人人是教育对象、时时是教育良机、事事是教育题材、处处是教育场所”的理念,构筑家、园、社区三方立体教育模式。

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将自身发展定位为“研究型幼儿园”,并成立研发室,在各项工作内容和环节当中,践行重视研究、开展研究、应用研究,将“研究”的科学态度、实施办法、评估评价在园内进行全覆盖无缝式渗透和推进,努力实现园所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尝试和飞跃。

猜你喜欢

全纳北京大学食堂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肉,回锅里了
全纳教育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缺失及提升
谁更恐怖等
高校食堂的奇葩菜
食堂定律
我国学前全纳教育师资培训刍议
时代呼唤“全纳性”的幼儿教师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