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水洗尘》的生态美研究

2020-11-02张欣欣

参花(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性美

摘要:《清水洗尘》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短篇小说,通过描写天灶一家临近新年的洗澡琐事以及一些意外的小插曲,可以发现整篇文章充满和谐之美,迟子建用温情的笔调描写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具有丰富的生态美学意蕴。

关键词:《清水洗尘》 生态美 人性美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重,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开始转移到对生态的保护之上,生态美学理论应运而生。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什么是生态美呢?狭义的生态美是指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而本文所使用的是广义上的生态美,即不仅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关系,也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一种和谐的状态。《清水洗尘》并没有描写大开大合的人物冲突,而是用一种诗意温馨的笔调,描写了在礼镇生活的天灶一家的生活,以及背后浓浓的温情色彩。

一、和谐的生态之美

环境的描写有时能隐喻一个人的心理特征,通过不同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同时也会对人物的心理造成不同的影响,正如劳伦斯·布伊尔在《环境的想象》一书中所提到的,“对于文学作品的环境阐释,需要我们再思考关于自然的设定,包括我们关于自然的表达和隐喻”,在文中,“清水”是一直出现的一个意象,它也代表着天灶的心之所向,因为他一直使用家人所洗之水,没有用干净水洗过澡,而文中出现的几次关于环境的描写都与天灶对清水的渴望有关。

第一次关于环境的描写发生在天灶将奶奶的洗澡水倾倒在排水沟中,而偶遇同学肖大明时,因肖大明讥讽天灶无法用清水洗澡而发生口角,天灶下定决心今年要用清水洗澡,“天灶说完抬头望了一下天,觉得那道银河“唰”地亮了一层,仿佛是清冽的河水要倾盆而下,为他除去积郁在心头的怨愤”。此刻的自然环境描写倾注了天灶内心的感情,虽然作者使用的意象为冷调意象,但是却表达出一种明快温情的色彩,因为天灶一直觉得用二次使用过的水带有一种污浊之感,作者使用“亮”“清冽”这样的词汇,为天灶除去心头的污浊之感。

第二次出现关于天空的环境描写,便是天灶在帮家人烧水之时,锅中滚烫的热水也代表着天灶此刻的心情,奶奶无法理解天灶的意愿而误以为天灶嫌弃自己老去的身躯,而天灶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没有任何期待之感,天灶将自己被火炉熏得发烫的脸颊贴在冰凉的窗户上,“透过那块霜雪消尽的玻璃朝外面望去。院子里黑黢黢的,什么都无法看清,只有天上的星星才出现微弱的光芒。”光芒也许代表着天灶的愿望,此刻他还在烧着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自己的心愿,他将目光转向炉灶里的火,这是能满足他心愿的希望所在。

第三次出现环境描写是天灶将刷过灯笼之水倾倒在排水沟,加之厌恶过年的繁文缛节以及自己房间的湿浊之气而感到烦闷不已,“夜色已深,星星因黑暗的加剧而显得气息奄奄,微弱的光芒宛如一个人在弥留之际细若游丝的气息。天灶望了一眼天,便不想再看了。因为他觉得这些星星被强大的黑暗给欺负得噤若寒蝉,一派凄凉。”越发凄凉的星星揭示出天灶此刻的心情,他在家里的“不受重视”以及父母对天云言语上的偏爱都使这个不过十三岁的孩子感到烦闷,清水只是天灶表面上的愿望,其实更深层次地隐喻着天灶对于尊重以及独立人格的渴望。最后一次环境描写发生在天灶终于如愿以偿地泡在了清水之中,“他能看见窗外的隆隆夜色,能看见这夜色中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的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星星與天灶的心情是息息相关的,这次,天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并且父母对他的愿望表示了极大的尊重,这让天灶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且随着天灶的心情而变化的自然环境也影响着天灶的心情,“他不再讨厌即将朝他走来的年了,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他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那对红灯笼”。此时的天灶与自然环境达到了一种和谐之境,“他感觉那星星飞入澡盆之中……预备着为他除去一年的风尘”。作者将星星巧妙地拟人化,从星星的变化中感受天灶的心情变化,作为自然万物的星星与天灶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圆融之境。

二、和谐的人情人性之美

人性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有的作品重在表达人在某种压迫下的人性之恶,例如张爱玲的《金锁记》,也有的表达战争环境下人们质朴纯粹的人性美,例如孙犁的《荷花淀》《芦花荡》,而迟子建在这篇小说中用一种明快而又生活化的笔调,甚至不乏某些粗鄙之语,描绘出了天灶一家崇高的人性光辉。

(一)家庭伦理中的人性美

首先便是对于孝的重视。小说开头在描写天灶一家洗澡的习惯时,便说道:“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母、最后才是孩子”。中国自古就是十分重视孝道的国家,例如《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这种洗澡的顺序也体现出了迟子建深厚的传统文化观,天灶的母亲细心地搀扶着奶奶从澡盆中出来,以及奶奶因为天灶不肯用她的洗澡水之后对于奶奶的细心安慰,处处体现出天灶母亲身为儿媳对于婆婆无微不至的关照,反观当下频频出现的婆媳矛盾,二人和谐的关系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温暖。天灶对于奶奶误会给以俏皮而又温暖的解释,也体现出天灶一家对于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视。

其次,天灶、天云和谐的兄妹之情。虽然小说中天灶与天云有着大量语言上的冲突,但是在天灶的行动中,处处体现着二人和谐的兄妹关系,天灶虽然对天云每年都在自己屋子里洗澡表现出了极大的抗议,但是当天云说到他是哥哥的时候,天灶依然默认着这种行为的存在,他开玩笑地说要剪掉天云的辫子,说天云是臭大鱼,说天云的辫子就是几根黄毛,似乎在这种斗嘴之间体现出了他们别样和谐的兄妹关系,因为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进行语言上的调侃,妹妹天真无邪的话语同样能扫去他心中因为敏感而产生的阴霾,他可以喜滋滋地帮妹妹仔细地刷掉澡盆上的污垢,像个随从似的听从妹妹发号施令,为她准备好洗澡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二人虽然嘴上吵闹不停,但是深刻在骨髓里的血浓于水的感情却是抹不掉的,二人这种别样和谐的兄妹关系给家里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和谐的夫妻关系。天灶父母的关系,从小说中的一些描写上得以观之,比如在蛇寡妇请求父亲为自己修补漏水的桶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去看母亲的神色;父亲从蛇寡妇处回到家中时,面对母亲的张口结舌和毕恭毕敬,都可以看出在天灶家中是一种男弱女强的夫妻关系,但也许正是性格上的互补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无比和谐、融洽。母亲不情愿父亲去蛇寡妇家,当父亲迟迟不归时,还暗暗担心父亲,甚至让天灶去寻。父亲从蛇寡妇家回来,母亲虽然表面上对父亲冷言冷语,但是当父亲独自去洗澡时,母亲便心神不定地一遍一遍问天灶,父亲有没有叫自己。讥讽话语之下,母亲对于父亲的关心同样令读者心头一暖。父亲担心母亲因为自己去蛇寡妇家里不高兴,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不喝她家一口水,不抽她家一根烟,干了活就立刻回家,甚至连脸都没敢在蛇寡妇家里洗。作者诙谐幽默的笔调描绘了父亲的心理,使一个爱护老婆而又害怕老婆的形象跃然纸上,从儿童视角刻画了父亲对母亲的宠爱,母亲对父亲深切的关爱,二人为对方着想的行为,造就了二人甜蜜和谐的夫妻关系。

(二)邻里关系中的人性美

在小说中,作者还着意刻画了一个被镇上的人们称之为蛇寡妇的形象,作者在前文中关于她的描述是通过他人之口来体现的,“说她跟镇上的男人眉来眼去的”“女人们背地里说她是毒蛇”“眼圈总是青着,让人不明白她把觉都睡到哪里去了”,这些恶意的揣测自然也直接影响到村民们对蛇寡妇的态度,遑论天灶、天云这样还没有健全人生观的孩子,在蛇寡妇请求天灶父亲为自己修水桶时,父亲因为对蛇寡妇的刻板印象而间接地拒绝着,但是当蛇寡妇再三请求之后,父亲还是去了,可以看出父亲虽然因为对蛇寡妇的偏见而不咸不淡地拒绝她,甚至还因为误会骂过她骚婆子,但此刻还是因为人性中的柔软一面而无法拒绝。当父亲了解到蛇寡妇的处境之后,甚至心生怜悯之情,“我一进家门,就被烟呛得直淌眼淚。她也够可怜的……难怪她天天黑着眼圈”。几句便刻画出了父亲那骨子里可贵的天真质朴的人性之美,他会因为村里的风言风语而刻意回避蛇寡妇,但是当他真实地接触到蛇寡妇的境况后,便刺激出他同情弱者的可贵品质,“想着她一个寡妇这么过年太可怜,就帮她掏了掏火墙……开春时再彻底帮她掏一回”,父亲此时也顾不上母亲的醋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作者正是通过和谐的邻里关系表现出了一名劳动者的人性之美。

三、结语

《清水洗尘》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完美展示了和谐的生态之美、温暖家庭中的人性美,也许正是迟子建温暖抒情的笔调让人感受到了人性之中的善良美好,温暖了当下社会孤独行走的奋斗者,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予人心灵上的温暖,如一汪清泉润泽人心。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

[2]刘晓丽.劳伦斯·布伊尔的城市环境批评研究方法[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8.

[3]迟子建.清水洗尘[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张欣欣,女,硕士研究生,喀什大学,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人性美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追寻美的踪迹展现语文魅力
论《边城》中人性美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