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经肝穿刺Fogarty 球囊推石治疗胆总管结石

2020-11-02尹春辉李晓光游国超徐化静张雪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顺应性胆总管乳头

张 强,尹春辉,李晓光,游国超,徐化静,集 冰,张雪梅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多数胆总管结石可以通过手术或内镜手段治疗[1-2]。 但对于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等不能手术、不愿手术或内镜治疗失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特别是毕Ⅱ(Billroth Ⅱ)式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经皮穿肝球囊扩张术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3-6]。 推送结石的球囊类型,文献报道不一,国外部分学者应用半顺应性球囊[6],中国学者多采用顺应性的 Fogarty 球囊[5]。 顺应性的Fogarty 球囊对胆管壁损伤小,术中可根据结石大小调整扩张后的直径,更适合胆管取石。本研究回顾性总结 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经皮经肝穿刺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14 例胆总管结石,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材料

患者 14 例,男 8 例,女 6 例,年龄 63~86 岁,平均76.7 岁。 其中内镜多次取石失败1 例,外科取石术后3 例,胃肠术后1 例,心衰2 例、冠心病3 例、肺心病2 例,急性胆囊炎1 例、急性胰腺炎1 例。 主要症状包括寒战、发热、黄疸、腹痛等。所有患者术前常规CT 平扫,显示高密度结石位于胆管内,必要时完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进一步明确结石部位及数目。 将结石≥3 枚定义为多发结石,其中多发结石8 例,2 枚结石 2 例,单发 4 例,结石最大径7.6~25.4 mm,平均16.9 mm。病例资料详见表1。

表1 患者基础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介入治疗术前准备 术前合并有心力衰竭者,首先纠正心功能,心功能好转后进行手术;合并胰腺炎者常规禁食、消炎、营养支持等治疗,腹痛症状患者、 胰酶明显下降后进行取石治疗。 术前禁食,完善血常规、凝血常规、生化全套和肿瘤指标等检查,排除经皮穿刺禁忌证,常规抗感染,改善心功能,营养支持治疗。 术前推地塞米松10 mg,肌注氯诺昔康8 mg 止痛。 备阿托品及多巴胺。 备7 F Forgarty(Edwards Lifesciences)取栓导管和 5.5 F Forgarty 取栓导管。

1.2.2 治疗过程 从局麻开始计时,到结石取出、外引流管置入结束,所用时间定义为手术时间。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吸氧,心电、血压及指脉氧监护。剑突下及右侧胸腹壁消毒,1%利多卡因局麻。穿刺套针(Cook Meicial,Neff Percutaneous Access Set )穿刺肝内胆管成功后引入扩张器及导丝,造影明确解释位置;后引入加硬泥鳅导丝(Terumo,STIFF type)于十二指肠内并留置,引入8 F 血管鞘(Terumo)。

经鞘管引入直径10 mm 或12 mm 半顺应性球囊(Bard),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扩张2 次,每次持续1~2 min;撤出球囊,沿导丝引入 5.5 F 或 7 F Forgarty 取栓导管,推入稀释对比剂将球囊打起,于结石远心端缓慢推送结石经过乳头。 若结石堆积,特别是相对大的结石推挤,避免一次推送结石,可将Fogarty 导管引致结石之间,然后缓慢充盈,首先推送远心端结石(图1,2)。 尽量每次推送1 枚结石,经过乳头用力缓慢,并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如此反复数次。若结石较大,更换大于原球囊直径2 mm 的球囊再次扩张乳头,然后尝试应用Forgarty 取栓导管推送结石,球囊最大直径不超过18 mm。若仍取出困难,停止手术。术后置入8 F 外引流管(Merit Medical Systems)于胆总管内,持续外引流。

图1 63 岁女性,诊断胆管结石3 年,多次尝试ERCP 未能成功,置入内涵管,再次因发热、黄疸入院

图2 81 岁女性,因“寒战、发热”入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1.2.3 术后随访 术后禁食3 d,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1 次/8 h,连续应用 3 d;术后 3 d 复查血常规、生化、血清淀粉酶等指标,若淀粉酶正常,可流质清淡饮食。 继续抗感染、保肝、利胆及营养支持治疗,密切关注引流管引流液量及颜色变化,有无寒战、腹痛、腹胀、出血等表现,术后1 周复查胆道造影,观察有无残留结石,必要时再次按照上述步骤取石。

若引流管通畅,关闭外引流管,保留引流管至少1 个月,后拔除。 拔除引流管后1、6 个月复查彩超,明确有无结石复发。

2 结果

左侧胆管穿刺入路1 例,右侧13 例。 手术时间25~56 min,平均 43.7 min。

13 例结石成功取出,成功率 92.6%(13/14),病例4 多发结石,其中1 枚因结石较大,最大径大于25 mm,未能成功取出,术前合并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纠正心功能后转外科取出,余均成功取出。 病例1术中将内镜所致内涵管推入肠道,1 个月后仍位于十二指肠,后经口将内涵管取出。

术后1 周无感染加重,发热、黄疸、腹痛等症状逐渐消失。 术前合并急性胰腺炎及胆囊炎患者均保守治疗治愈。术前白细胞升高者逐渐恢复正常,转氨酶无明显改变,无新发胰腺炎、胆道感染等并发症。

出现肝被膜下出血1 例,因术中导丝脱落,引流管未能置入,保守治疗好转;胆道少量出血1 例,保守治疗好转(见表2)。

表2 结果

随访期内无结石复发。

3 讨论

本组14 例症状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多合并有心肺功能不全、冠心病或外科术后,难以耐受全麻下的取石治理,应用Fogarty 导管配合十二指肠乳头扩张,局麻下可将胆管结石顺利取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因此,对于大多数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等不能手术、 不愿外科手术或内镜治疗失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经皮经肝穿刺Fogarty 球囊推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可将胆总管内结石推送入肠道,且可在局麻下进行,创伤小,是该类疾病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很多,首选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切开取石术,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对于较大的结石,还可以开腹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等[6-11],但是上述诸多方法的共同点是多需要全麻下治疗。 外科切开及开腹操作创伤较大,经皮胆道镜需要置入16 F 以上的鞘管,相对创伤也大(本组病例鞘管为8 F),因此上述方法不很适合高危、基础病多、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全麻的患者。

如何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983 年 Staritz 等[12]首先报道了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随着介入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以此技术衍生出很多治疗方法,如经皮经肝穿刺普通大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取石术,经皮经肝切割球囊扩张术,经皮经胆囊胆总管取石术等[5,7,13]。

本术式治疗的关键为适度扩张十二指肠乳头,过小结石难以通过,过大易发生肠管、胆管损伤,引起急性胰腺炎、肠管破裂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应用硬导丝通过Oddi括约肌,以加强支撑力。 ②首先应用小球囊扩张,直径8 mm 或10 mm,扩张不满意,可依次增加2 mm,但不超过18 mm。 ③宜采用间歇扩张方式,缓慢扩张,避免括约肌纤维撕裂。 多角度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持续时间≥15 s。 ④扩张后,应用 Forgarty 球囊推送结石,该球囊为顺应性球囊,对胆道损伤小。 ⑤结石通过十二指肠乳头时要缓慢,患者可能出现疼痛,预防胆心反射发生。 ⑥结石直径>10 mm 时,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困难,可结合碎石手段,再利用球囊将结石推送至十二指肠内。 ⑦对于多发结石,尽量减少每次推送的结石数目,预防胰腺炎发生。 ⑧术后常规放置外引流管,进行胆道减压[6-7,13-14]。 本组病例4,由于结石巨大,未结合其他碎石方法,未能成功推送入肠道。

本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①对于较大的结石,难以去除,对此类患者,可结合取石网篮或激光碎石,是笔者今后的工作方向。 ②术后随访,超声有其便捷、花费低的优点,但与操作大夫经验密切相关,可能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MRCP 相对客观,可作为今后随访的方法。

总之,对于高龄、基础病多、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全麻,或者毕Ⅱ(Billroth Ⅱ)式术后内镜无合适路径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经皮经肝穿刺路径,非顺应性或半顺应性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肌,后应用顺应性Forgarty 球囊推送结石,技术可行,安全有效,是胆管结石的有效微创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顺应性胆总管乳头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天麻钩藤饮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