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OPSIS模型的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02孙继雅

中国农业会计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工费劣势仔猪

孙继雅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生猪生产大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生猪存栏42 817.11万头、出栏69 382.4万头,猪肉产量5 403.74万吨;生猪产值13 306.4亿元,占牧业总产值的45.32%。《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中规模生猪养殖的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40%左右,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力军和未来发展方向(张园园等,2020)。如何降低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已成为广大养猪场户和学者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生猪养殖成本效益及其影响因素问题展开了许多研究。张园园等(2014)运用修正熵-TOPSIS模型比较分析了山东与全国其他九大生猪主产省份的养殖成本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王玲玲等(2015)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各项费用因素对生猪养殖总成本的影响程度;郭策等(2016)分析了仔猪价格、饲料价格、劳动力价格、政策因素、技术进步等因素对河北省生猪养殖成本效益的影响;罗千峰等(2016)分析了我国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与收益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孟野等(2016)、依吨(2019)分别以云南省和该省孟连县为例,分析了中小规模生猪饲养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仔猪成本、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已有研究侧重于生猪养殖成本效益的直接比较,而对于主产省份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比较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依据2014-2018年间我国十大生猪主产区的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统计数据,运用TOPSIS模型比较分析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降低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提高生猪养殖效益提供参考借鉴。

二、TOPSIS 模型的原理与构建步骤

(一)TOPSIS模型原理

TOPSIS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寻找决策问题的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并比较评价对象与最优、最劣向量的距离,然后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最劣向量的相对接近程度,最后依据相对接近程度对评价对象进行优劣排序。

(二)TOPSIS模型构建步骤

1.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假定有m个被评价对象,每个评价对象有n个评价指标,为消除原始数据因量纲和正、负性所带来的不可比性,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相对偏差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4. 确定与最优向量的相对接近程度。设Ci为评价对象与最优向量的相对接近程度,则:

Ci值越大,说明评价对象与最优向量的距离越近,越偏离最劣向量,评价对象越具优势。为简便起见,将“与最优向量的相对接近程度”简称为“优势度”。

三、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一)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比较结果及分析

全国十大生猪主产区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详见表1。由表1可知,2014-2018年间,全国十大生猪主产区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呈现出先增后减的“Λ”型走势,在2016年达到峰值。其中,四川省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最高,达到15.704元/kg,比同期最低的湖北省高出1.722元/kg,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688元/kg。这种成本差距反映出不同区域间生猪养殖资源禀赋、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异性。

根据表1数据,利用式(1)-式(4),计算得出十大生猪主产区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度及排序,详见表2。由表2数据可见,河北省、山东省和云南省的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度超过了0.63,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成本优势;湖北省、江西省和河南省的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度在0.46-0.59之间,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成本弱势;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和湖南省的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度在0.26-0.38之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成本劣势。此外,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度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达到了0.498,这表明十大生猪主产区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的差距较大。下文将进一步分析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原因。

(二)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原因分析

由《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可知,生猪养殖成本主要包括饲料费、仔猪费、死亡损失费、医疗防疫费、技术服务费和人工费,其中饲料费、仔猪费和人工费分别约占总成本的55%、25%和15%,是生猪养殖成本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

1.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计算得出单位生猪主产品的饲料费、仔猪费和人工费(略)。再利用式(1)-式(4),分别计算得出十大生猪主产区中规模生猪养殖饲料费、仔猪费和人工费的优势度,详见表3。

由表3可知,十大生猪主产区中规模生猪养殖饲料费、仔猪费和人工费的优势度差距较大,其中饲料费优势度的最高值(山东省)是最低值(湖南省)的138.86倍,仔猪费优势度的最高值(湖南省)是最低值(山东省)的37.04倍,人工费优势度的最高值(江西省)是最低值(四川省)的30.23倍。这说明,十大生猪主产区在饲料、仔猪和人工等生猪资源禀赋方面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这种资源禀赋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价格优势,从而影响了生猪养殖成本优势。

2.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劣势的形成原因分析

综合表2和表3中的排序,进一步具体分析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区、劣势区和弱势区的形成原因。

表1 2014-2018年间全国十大生猪主产区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 (单位:元/kg)

表2 十大生猪主产省份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度及排序

表3 十大生猪主产区中规模生猪养殖饲料费、仔猪费和人工费的优势度及排序

(1)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区的形成原因。河北省、山东省和云南省的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度位居十大生猪主产区的前3名,是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区,主要形成原因如下: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饲料费优势度排名第3位,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仔猪费和人工费的优势度分别排在第7位和第6位,饲料费优势弥补了仔猪费和人工费的劣势。山东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饲料费优势度排名第1位,具有绝对优势,仔猪费和人工费的优势度分别排在第10位和第5位,饲料费优势消化了仔猪费劣势和人工费弱势。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工费优势度排名第2位,优势明显,饲料费和仔猪费的优势度分别名列第5位和第8位,人工费优势弥补了饲料费弱势和仔猪费劣势。

(2)生猪养殖成本弱势区的形成原因。湖北省、江西省和河南省的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度位居十大生猪主产区的第4位、第5位和第6位,是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弱势区。主要形成原因如下:同湖南省类似,湖北省仔猪费有明显优势,优势度排名第2位,同时人工费有较明显优势,优势度排名第4位,但因饲料费优势度排名第8位,其劣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仔猪费和人工费的优势。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生猪养殖用工费用低,人工费优势度排名第1位,具有绝对优势,饲料费和仔猪费优势度分别排在第9位和第3位,饲料费的明显劣势和仔猪费弱势共同减弱了人工费的绝对优势。河南省饲料费和仔猪费优势度均排在第4位,弱势较明显,人工费优势度排名第9位,劣势明显,弱势的饲料费和仔猪费以及劣势的人工费共同决定了弱势的养殖成本。

(3)生猪养殖成本劣势区的形成原因。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和湖南省的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度位居十大生猪主产区的后4名,是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劣势区。主要形成原因如下:广东省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高,生猪养殖用工少,人工费优势度排名第3位,饲料费和仔猪费优势度分别排在第7位和第5位,饲料费和仔猪费劣势共同弱化了人工费优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饲料费、仔猪费和人工费优势度分别排在第6位、第6位和第8位,仔猪费弱势以及饲料费和人工费劣势叠加导致了养殖成本劣势。四川省是我国较重要的玉米主产区,饲料优势度排名第2位,优势明显,仔猪费和人工费优势度分别排在第9名和第10名,仔猪费和人工费劣势共同抵消了饲料费优势。湖南省是我国传统的生猪产出大省,较高的生猪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自繁自养为主的补栏方式降低了仔猪费用,仔猪费优势度排名第1,占有绝对优势,饲料费和人工费优势度分别排在了第10位和第7位,饲料费和人工费劣势共同削弱了仔猪费优势。

3.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影响因素的排序

把表2中的养殖成本优势度作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把表3中的饲料费、仔猪费和人工费优势度作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和x3表示。分别给予优势、弱势和劣势赋值3、2和1,得到10组数据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2.005+1.039x1+0.383x2+0.714x3。由此可见,饲料费是影响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人工费,再次是仔猪费。

四、降低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的对策建议

基于影响因素的排序结果,提出如下增加饲料费、人工费和仔猪费优势度,进而提升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即降低养殖成本)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拓宽饲料来源渠道

第一,鼓励具有饲料资源优势的省份就近建立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努力推进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促进饲料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饲料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和加工效率。第二,鼓励饲料加工企业尝试利用先进的饲料加工技术,创新环保绿色的饲料加工原料和产品,如对粉渣、糖渣或酒糟进行循环利用,既能增加饲料的供给能力,又能降低饲料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第三,聘请畜牧专家为中规模生猪养殖场讲解营养高效饲料的调制方法、搭配比例及饲喂方式,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约饲料成本。

(二)建立健全养猪合作社,降低人工成本

在生猪养殖密集区,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养猪合作社,引导和鼓励中规模养猪场加入合作社,激活养猪合作社的组织和帮扶作用,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努力提升中规模生猪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养猪合作社还应强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利用电商平台实施统一采购、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等措施,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地减少饲养人员数量,减少人工费用支出。

(三)提升仔猪繁育能力,降低仔猪成本

第一,通过政策引导和良种补贴方式,促进仔猪费用较高省份建立规模化、产业化的仔猪培育基地,同时加大仔猪繁育技术和仔猪保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切实提高母猪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此外,鼓励中规模养殖场通过自繁自养方式进行补栏,降低仔猪采购成本。第二,科学、合理地选择仔猪品种,选择饲料转化率高、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强和市场需求大的仔猪品种,同时还要考虑仔猪品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尽可能地选取当地仔猪品种,以降低仔猪对环境的不良反应。第三,健全市场保障体系,加大市场仔猪价格信息和供求信息的收集与预警,畅通购销渠道,防止仔猪价格的剧烈波动。

(四)推进适度规模养殖,降低养殖成本

中规模养殖场应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自身风险抵御能力等经济条件,适度扩大养殖规模;通过自繁自养和饲料批量采购,节约仔猪成本和饲料成本,适度扩大规模也有助于人工成本的降低,实现生猪养殖的规模经济效应。

猜你喜欢

人工费劣势仔猪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成本管理在施工单位中的新方法探究
选煤厂低压补水系统管道安装人工费研究
优势和劣势
定额人工费和市场人工费的差异分析
把自己放在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