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规范校办企业使用国开大无形资产问题的探讨

2020-11-02

中国农业会计 2020年9期
关键词:商誉教学资源大学

牛 慧 李 树

国家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无形资产是指学校为了开展正常教学、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的需要,从市场上购入、自建的包括“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国家开放大学科研项目提案系统”、“国家开放大学网络视频资源”等没有实物形态的学校资产。校办企业虽然以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宗旨,但在多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加灵活便捷公平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多样化的教育助学服务格局。在承接关于“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对外汉语教学项目”等国家重点项目时,均倚仗的是国家开放大学商誉以及知识产权在内的多项无形资产鼎力支撑。如何更好地促使校办企业规范使用学校无形资产,确保学校网站、专利权、视频资源等安全,防止其流失,负有代表学校对校办企业履行管理职责的国家开放大学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管理公司),必须在明确学校无形资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校办企业使用学校无形资产的现状,构建国家开放大学校办企业(以下简称校办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实现保护和管理这些具有国开特色无形资产的目的。

一、校办企业使用学校无形资产的种类

截至2018年,校办企业使用了学校以下无形资产。

其一,使用学校委托开发的无形资产。从事中国远程教育事业的国家开放大学,必须通过委托专业机构研制并开发网络学习平台、网络考试平台、网络教务系统等无形资产来推进系统建设、开展系统办学。为此,学校投入巨资委托现代化信息技术企业(含校办企业)开发并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务平台、网络招生平台、网络考试平台等无形资产。而承担上述网络平台研发和维护等技术核心服务任务的校办企业自始至终都在毫无懈怠地保障其正常安全运行,随时排除各种风险因素,以确保学校教学及教学管理健康有序运行。

其二,使用学校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学校教师及科研人员长期以来一直积极从事创立“教师网上集体备课”、“在线学习交流与考试”等国家网络教育科技攻关项目以及随着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过程中涉及诸多的远程开放教育项目的研究工作,开发了众多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文字教材、数字教材、音像教材、网络课程、微课等适用于远程教育的各类学习资源,此类学习资源的著作版权就是学校的无形资产。而承担上述资源建设技术支撑任务的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国家开放大学音像社、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泛在时代教育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等校办企业,主动配合学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远程教育提供适用于成人自主学习且具有中国特色大量的国家精品教学资源。

其三,使用学校商誉承接服务于国家各类终身学习的项目。随着社会公众和学习者对国家开放大学的不断了解,并对国家开放大学所拥有的品牌——商誉的认知也逐渐增强。因此,校办企业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承接“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对外汉语教学项目”等国家重点项目,均离不开国家开放大学商誉的光环辐照。

图1 学校与校办企业无形资产关系图

简言之,多年来实践证明,校办企业使用与建设学校无形资产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校办企业使用和管理学校无形资产的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校办企业使用和管理学校无形资产的现状如下。

(一)缺乏依法使用和保护意识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使用和管理资产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具有直观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而对于那些虽然蕴含着巨大潜在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缺少足够的了解,也缺乏必要的依法使用和保护意识,甚至应有的涉及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机制及其相关管理办法还在建立探索中。加之校办企业经营者依法使用、管理、保护学校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等教学资源之类的无形资产法律意识薄弱,使得企业从未有过向学校办理申请教学资源、商誉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使用手续的现象屡有发生。由于学校尚未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及其校办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办法》,系统办学的终端——各分部的学习中心非学历教育平台无偿引用、播放微课等视频资源引用情况普遍存在,即使被有偿使用,学校也难以提供其精准价值,只能象征性地收取些许费用,从而难免造成无形资产的损失和浪费。

(二)缺失对教学资源著作权的保护

正如前面所述,校办企业配合学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开发了众多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文字教材、数字教材、音像教材、网络课程、微课等适用于远程教育的各类学习资源。由于历史原因,出于系统教学需要而实现的教学资源共享考虑,从未对文字教材等教学资源著作权所发现的重大盗版事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诉讼,则非法侵害了国家开放大学无形资产的安全完整。加之学校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校办企业员工将本身参与建设的教学资源知识产权视为己有,并将其作为资本与外单位合作,致使资源著作侵权时有发生,形成了对学校该类无形资产损害和流失的风险。

(三)无偿使用学校商誉

由于国家开放大学校办企业不同于其他高校的校办企业,其运营和发展与学校教学科研的推进有着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一方面,校办企业依托于学校无形资产的品牌效应为全社会提供终身学习的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协助学校教师创作的数字教材、网络课程、微课等国家精品资源,又为学校商誉不断增添了新的内涵。同时,也会因为利用学校商誉进行投资等原因造成的使用不善而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无论上述哪种情况,校办企业都在无偿地使用学校无形资产,该种做法均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市场经济平等交换原则。

(四)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机制

正是因为国家开放大学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各子公司之后,因此,对校办企业资产资本管理目前正处于不断进行和完善之中。尤其是各校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仅仅停留在报表层面,加之学校至今尚未设置专人对无形资产进行专项管理,没有自上而下地形成对无形资产管理约束体系,所以说,校办企业规范使用学校无形资产的管理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并亟待解决。

三、规范校办企业使用学校无形资产管理的举措

正是由于以知识与技术含量为特征的无形资产在学校及校办企业资本运营中起着资本增值的杠杆效应,作为资产管理者就应当把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放在促进学校及校办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针对“依法使用、管理和保护无形资产意识缺乏、规范使用学校商誉”等问题,建议学校采取以下举措解决。

(一)增强使用学校无形资产管理意识

要求校办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级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善于使用并有偿使用学校无形资产等相关问题,遵守市场等价交换原则,根除事企不分现象;树立无形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学校管理和校办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学校无形资产时,应分种类细化相关管理细则并层层把关,明晰无形资产的产权主体和产权归属,明确学校各部门以及校办企业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督促校办企业明确申报、使用、管理等程序,使校办企业使用学校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杜绝随意使用、无序管理的现象再度发生。

(二)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约束体系

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约束体系,是对学校与校办企业无形资产的形成、积累、评估、使用和创新整个过程,实施跟踪管理和控制。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各企业,一方面应设专人负责协调和管理使用学校无形资产分类记录、备案等工作,与学校主管无形资产管理部门紧密配合,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定期核对使用与建设情况,使其有章可循、分类管理好学校无形资产(如图2所示);另一方面应根据学校和校办企业自身的文化传统、技术水平、核心业务、科技实力和管理经验以及本系统资源、教育市场等优势,不断培育和开发独具特色的无形资产。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约束,切实将无形资产管理像有形资产管理一样,纳入到学校及其校办企业会计核算日常管理范畴之中,增强维权意识,注重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无形资产不受侵害。

图2 校办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图

(三)建章立制规范无形资产使用

根据国家开放大学2015年出台的《国家开放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尽快出台《国家开放大学校办企业使用学校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以明确界定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各校办企业对无形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同时,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在《国家开放大学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办法》中规定校办企业会计核算必须包含网站、软件、线上线下网上教学资源、学校商誉等在内的所有无形资产分类入账、摊销、使用费收取等经济业务记录和分析,从而保障财务报表披露的完整无误,确保国家开放大学及其校办企业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维护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及商誉

学校商誉是国家开放大学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护国家开放大学品牌、不断创建新的优质教学资源,以丰富、升华学校商誉,也是学校及其校办企业的共同愿望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就提示学校和校办企业员工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确保学校商誉价值的平稳提升。事实上,学校和校办企业员工,也一直在探索并这样做着。例如:李林曙教授团队制作的《经济数学基础》、徐向丹教授团队制作的《金融法规》等数十门网络课程荣获了2007-2010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2015年音像社制作的《中国古代文化名家谈》获得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音像奖;电大在线研发的“国家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荣获2016年北京市科委颁发的科学技术奖;唐应山教授团队制作的《SketchUp室内设计》荣获2017年度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由王旖旎教授与北京泛在时代教育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制作的《七届二中全会》微课荣获中央组织部组织的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三等奖,等等。但是,也应当看到,个别校办企业利用学校招牌为谋企业利益,而不惜牺牲学校名声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根据商誉价值波动性较大的特质,资产管理公司必须承担起对校办企业使用学校商誉的监管责任,严格审批校办企业以学校名誉开展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学校商誉。

(五)建立无形资产评估办法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国家开放大学及其校办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办法》,是国家开放大学及其校办企业科学量化使用无形资产的有效保障措施之一,也是探索和完善学校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指标和体系的重要理论支撑。如果由于缺乏专业能力和技术支撑等情况限制,资产管理公司可聘请专业评估中介机构来完成无形资产评估事项,以确保学校及所属校办企业无形资产被无端地高估或低估而造成资产不实或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商誉教学资源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求学的遗憾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研究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吴通控股:商誉减值情况会在年报详细披露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新媒体时代汉语教学资源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