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能力提升视角下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0-10-30江文李宁宁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设计专业专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江文 李宁宁

摘 要:新常态下,社会对设计类人才需求日益增长,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及行业转型升级的焦点。立足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现状,深入剖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探索经验,构建基于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改革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提供创新性路径。

关键词:专业能力; 高职院校; 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156-002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化等领域迅猛发展,学校的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随之发生着巨变,正在由传统的“纸笔学习”向智能化的“屏幕学习”转变,现行的传统化、标准式教育的缺陷将有望彻底转变。面对大环境的变化,反观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已经走到了“高原区”+“瓶颈区”,已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改革势在必行。必须以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的新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位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重新构建符合就业岗位要求的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二、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

二十一世纪以来,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得到长足发展,但面对当今社会对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定位,人才培养之路依旧存在诸多不足。

(一)盲目发展,缺乏定位

没有从高职院校的本质属性出发,一味地想做强做大,照搬本科的教育模式,致使其培养模式与高职院校特性背道而驰。

(二)追求就业导向,缺少就业能力培养

存在一味地追求就业率来彰显自身办学能力的思想,却忽视了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方面的需求,没有真正形成“服务行业、服务区域”的宗旨。

(三)缺乏科学规范的实践探索

现有校企合作虽具备一定规模,尚未达成深度融合。对校企合作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校方未把合作提升到改变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高度,企方则过分注重“盈利性”,把“校企合作”沦为一种“公益支持”的样态。

(四)缺乏数据支撑的应用型平台建设

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部分学校仍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和专业设置,致使学生缺乏整体的自我认知,不能实现与市场、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导致“毕业即失业”。

(五)缺乏艺术素养介入

教学过程缺乏艺术素养相关内容的介入,导致学生设计能力与审美情趣结合不足。我国创意产业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不断转型升级,对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专业能力的要求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目前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艺术素养和设计制作能力的有机结合还存在一定短板,不能很好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根据现实,定位方向

随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更新。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再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表述从“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到“高技能人才”再到“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提升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水平,注重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从而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1]。就现实而言,针对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出现了脱节现象,必须根据现实进行重新定位,但如何定位方向,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向外看:简单的跟随和过度的同质模仿借鉴行不通了;向内看:原有的传统思路、方法和经验不管用了;向后看:跟随、并列和领先的群体相互交融;向前看:科技革命变革和教育方式改革的机遇扑面而来。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必须以“致力于应用型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有灵魂的卓越艺术设计创新人才”为引领,必须以“做有态度的教学、做有态度的设计、做有态度的设计人”为追求,必须以“培养区域文化设计人才,彰显艺术设计教育价值,呈现品牌专业优势,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宗旨,必须建立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构建以行业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核心,以“专业工作室+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以“新青年创意梦工场”等为平台,以弹性学分制、教师坐班答疑制等为保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我院重点扶持的“传统竹编工艺项目”获得教育部认可,被授予“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称号,使更多江南地区的非遗手工技艺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得以呈现,为我国非遗项目在现代社会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二)挖掘经验,凝练特色

站位不高,特色不明,科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性、长远性不足,是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一個短板。要想凝练特色,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律,紧扣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紧盯新阶段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全面总结所在地域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深度挖掘苏南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从启蒙到成才“全程铸造”的“素材宝库”,坚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清晰的建设思路与完善的创新方法,走出一条“艺工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将技能型教育中的“艺术”与“工程”有机融合,对“艺工结合”思想加以“本土化”改造,构建符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艺术和技术合一”、促进“设计和美术融合”。坚持以实践知识为起点,构建“专业+公司+师生+员工”“学校+企业+项目”“专业基础+X(特色方向)”等融教、学、做于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团队意识和就业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快速提升,形成自有的特色体系。例如:近年来,我院以各类大赛为依托,对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构,形成了“3+1”体系(3学期理论和技能培养+1学期实践教学),实现了“三循环”样态(理论+实践循环、课内+课外循环、校内+校外循环),构建了“四融合”模块(理论与实践融合、课程与证书融合、学习与工作融合、创新与创业融合)。

(三)大师引领,形成体系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21世纪准备教师》提出,高质量的教育取决于高质量的教师[2]。针对高职院校设计专业而言,教师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一直是制约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如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夯实基础,也是我们未来发展必须破解的现实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形成“大师引领、名师带动”,职称、年龄合理的教师体系。例如:我院在“分方向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实施创新、创意、创业和创造即“四创”培养计划,打造与行业接轨的“艺术设计大师”养成体系。通过层级化、多元化的“新青年创意梦工场”就业创业实践平台,向学生提供专业舒适的场地、丰富多样的创业渠道和紧贴前沿的企业课程。

(四)行企融合,优化格局

当前,建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3]。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多周期“特殊教育模式”的不断重构与优化和实践探索,即普通教育模式+行企历练模式=校企融合模式,需建立“选拔——学训——竞赛——再选拔与分流-再学训-再竞赛”的符合现代社会需要、与行企无缝对接地设计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的循环促进机制,需通过多周期的“校企融合”模式的特殊教育形式,培养出“上得去能提高(自我创业)、下得来能接住(融入行企)”的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针对此种模式,高职院校必须分析所在地域的行企样态及发展趋势,深度优化培养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动的专业建设机制、优势互补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平台+模块”课程教材建设机制和实训基地建设机制。例如:我院与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新闻发布会活动策划及设计》等多个课题,获得数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校企共建的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于2016年8月获评“无锡市职业教育现代化特色专业”,教学团队获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与无锡市室内设计协会联合编写实训教材,校企合作的微课作品获得“无锡市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校企共建了诸如“校企共建纸加文化创意工作室”等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

四、结语

注重能力导向的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既是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职教改革的重点,也是社会发展、企业改革升级的现实所学,但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充分估计做好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迎来新春天。

本文系2018年江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以习近平青年观为指导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主体意识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SJSZ25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任平,周柳.“人的存在”哲学观视阈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15(30):13-18

[2]高芳炜.文化——个人视角下教师的研究观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5:1

[3]马腾.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历程、要素与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6(28):39-44

猜你喜欢

设计专业专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职设计色彩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发现式教学”在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基于社会需求的交互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