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短杂文小辑

2020-10-28那秋生等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杀手锏榴梿苟且

那秋生等

论食物

那秋生

在《随园食单》中,清人袁枚写道:“海参、燕窝庸陋之人也,全无性情,寄人篱下。”作者以物比人,把海参、燕窝比作庸陋之人。为什么说海参、燕窝是庸陋的呢?源于它们没有性情。海参、燕窝自身没有什么味道,吃到嘴里感觉还不如啃烤地瓜。所以,袁枚对它们评价很低。袁枚说:“豆腐得味,远胜燕窝……余尝谓鸡、猪、鱼、鸭豪杰之士也,各有本味,自成一家。”袁枚是以文人的眼光看待厨房里的一切啊——海参、燕窝不如豆腐,不如鸡鸭鱼肉。真不知道那些口味刁钻的食神们听说了袁枚的观点,该作何等感想呢?

读书鄙视链

丁 墉

据说电视剧观众中有“鄙视链”: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看美剧的鄙视看日剧的,看日剧的鄙视看韩剧的,看韩剧的鄙视看泰剧的……

据说摄影爱好者也有“鄙视链”:拍纪实的鄙视拍人文的,拍人文的鄙视拍风光的,拍风光的鄙视拍人像的,拍人像的鄙视拍生物的……

那么阅读可能也会有“鄙视链”:读原版的鄙视读译本的,读译本的鄙视读评论的,读评论的鄙视读概述的,读概述的鄙视读网络摘录的……

然而这种说法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毕竟还有很多领域的图书没有涉及。所以这条鄙视链可以根据事实简化精炼,那就是:

读书的鄙视不读书的,不读书的又鄙视读书的。两者中间还有不知道读没读书的,索性两边都可以鄙视,岂不快哉?

于是链条闭合,世界生机勃勃。

气脉

王鼎钧

范仲淹在江苏买了一块地准备盖房子。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告诉他,这块地气脉极好,住在这里将来要出名人高官。范仲淹立刻说,既然这样,何不用这块地盖座学堂,将来好出现成百成千的名人高官呢?他真的这样办了,那就是有名的“吴学”。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云南昆明建校,他们所占用的土地一向被当地人认为是出状元的地方。果然,西南联大为国家造就了不少人才。

假定有一块地,在地理先生眼里是一块绝地,很不吉利,但只要在这块地上设置第一流的大学,照样会产生无数的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反过来说,如果范仲淹先生兴办吴学的地方被人抢先一步盖了秦楼楚馆,必然会制造一批一批的败家子。

人是上天造的,而社会是人造。

怒怼与包容

金 水

网上有位流浪歌手创作了一首歌,怒怼“诗和远方”。歌词大意是“我”也去了远方,但不是为了写诗,只是想寻找一片工地,“我”要搬砖换回一点口粮……

之前那首很火的歌唱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可现实中,有那么多人去远方为的还是“苟且”,这的确是文人、艺术家们容易忽视的问题。多元化的社会,不同境遇的人有着迥然不同的生活,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互怼显然不是很好的沟通方式,我们应该理解不同人的不同生活方式。扛着压力讨生活,绝不是“苟且”,艰难谋生的人值得社会尊重。而向往“诗和远方”,也不是装腔作势,每个人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离不开“包容”二字。

漢字的启示

陈福荣

有人不解地问汉字“晋”:“你本来图强上进,如‘晋升‘晋级,都很了不起。为何头上长出了两只角后反倒成了稀松平常之流的‘普通了呢?”

“因为带上过多的附属品会羁绊前行的步履啊!”“晋”感慨地说。

“难道还有类似的情形吗?”

“当然有了!”“晋”答道,“原本列为第二的‘亚,如果你给他赋予过重的思想负担,他(恶)就会成为人皆唯恐避之不及的货色!”

诚然,设置不必要的干预只能徒增困扰。只有适度,才会美好!

太空榴梿

尤 今

乍然看到这“异种榴梿”时,还以为是塑料样品哪!它比巴掌略大,嫩绿色,尖尖的刺柔软而带有些许弹性,不扎手。

舌粲莲花的店东起劲地介绍:

“它形状类似太空流星,号称太空榴梿,产自金马仑。果农经历多年实验才成功种出,三年结果一次。它性子极补,吃了浑身燥热,下雪打霜,也不觉得冷。你试试吧,包你一吃上瘾。”

剥开榴梿,内有四瓣澄黄色的果肉。一尝,吓一大跳——它肉质黏糊糊的,很有榴梿感,然而,味道清甜,像足了哈密瓜。嘿嘿,这东西,外型与内在南辕北辙。

店东笑眯眯地说道:

“你把它放进车子里,不一会儿,整个车厢都是哈密瓜芳馥的清香哪!”

他的语调,有着掩抑不住的得意,殊不知“徒具榴梿外形而不具榴梿内涵”,正是它的致命伤啊!

果农摈弃了榴梿独树一帜的特色,盲目追求其他的东西,把榴梿弄得三不像,居然还沾沾自喜,实在愚不可及啊!

在原有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一步一脚印,爬上了小丘,再去攀高山,把自己锻炼成精品中的精品,才是正道。

这是“太空榴梿”给予所有文化工作者的启示。

鳄鱼的杀手锏

羊 白

经常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的人都知道,鳄鱼有强大的咬合力,猎物一旦被它咬住,很难逃脱。此外,鳄鱼还有一个杀手锏,它能咬着猎物在水里不停地翻滚,只要翻上几圈十几圈,再凶猛的动物也被折腾晕了,然后就成为鳄鱼的美餐。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那么破解鳄鱼杀手锏的招式是什么呢?

美国有个叫格林特姆的人,研究鳄鱼40多年。有一天,他发现有一条鳄鱼竟被树藤勒死了。查看现场,回放录像,原来鳄鱼在捕食一只鸟时,一口咬到了树藤,鳄鱼以为树藤就是它咬住的鸟,在撕扯不动时,它使出了看家本领,在水里不停地翻滚,长长的树藤随着鳄鱼的翻滚将它越缠越紧,鳄鱼最终动弹不得,窒息而死。

这件事说明目标一旦有错误,所谓的杀手锏便会失效,而且很有可能被反杀。这应该是我们吸取的教训吧。

猜你喜欢

杀手锏榴梿苟且
臭与香的的较量
别让苟且 成为习惯
苟且的人生,想想就泪奔
行动神经元
吃榴梿
俄罗斯再现“杀手锏”:“死亡列车”重现江湖
一个榴梿三只鸡?
信奉苟且,到了远方还是一样苟且
功成名就的高晓松配谈 “苟且”吗?
B—1B“杀手锏”武器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