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警务搏击》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20-10-28范洪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

范洪强

摘  要:实战化教学训练是公安实战人才培养提出的最新要求,公安院校应适应实战化变革要求,需大力开展实战化教学。针对公安民警执法需要的是什么、怎么样开展实战化教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概念的深入剖析,总结了实战化教学的目标与特点,提出了开展实战化教学必备的教学基础条件建设以及教学实施要求,为开展实战化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警务搏击  教  学  练  战  一体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8(c)-0054-03

Abstra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raining is the latest requirement for the training of police practical talents. 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actical reform and vigorously carry ou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ccording to what the police need in law enforcement and how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concept of "Teaching-Learning-Practice-Fighting", summarizes the objectiv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Police Sparring; Teaching; Learning; Practice; Fighting;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黨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公安工作及公安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公安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南。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基层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和受伤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仅2019年全国共有280名基层公安民警殉职,有6211名基层公安民警负伤。有研究显示,基层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遇到袭警行为中每2次就有1名民警受伤,每28次遇到袭警行为就有1名民警死亡。通过数据和案例发现,目前基层公安民警搏击和对抗能力存在严重问题,在执法活动中不仅不能制服犯罪,反而容易造成民警的伤亡。

1  问题提出:新时代针对性提高警务技能对公安实战化教学训练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中指出,和平时期,公安队伍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总书记强调,要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公安院校承载着培养锻造公安铁军的源头责任,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趋势和公安大数据战略,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公安院校建设发展。为此,在总结以往实战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公安院校教学主体要敢于突破旧理念、提出新观念,推陈出新、驱动发展,真正实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从实践中早日实现“练为战”的思想理念,“教、学、练”是过程,“战”是最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警察安全执法能力。

2  存在问题:教学内容不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需求

《警务搏击》教学理念落后导致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能适应当前的执法环境,随着近年来国内反恐形势的日益严峻,对警察安全执法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公安院校的教学理念还存在落后的大学体育活动思想上,这样就导致《警务搏击》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既无法满足当前实战的需求,又严重影响了整个公安队伍的全面发展。

2.1 学习目标不明确,内在动力不足

《警务搏击》教学应该以“实战应用”为教学根本,一切从实战出发,学员在进行《警务搏击》学习时目标不明确,内在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学员对期末考试该课程的成绩关心多,对课程所学内容意义和教学目的的关注少,这样就导致学员在开始学习时就关心考核方式和成绩,把考试手段当成目的。长此下去,学生抛开了“练为战”的训练目的。2019年10月,在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前,很多公安院校还沿着传统采用大四一年清考制度,也就是学生在大一警察警体类课程不及格,在下一学年开学初有补考机会,但学生都在享受着假期的快乐,因此,开学初的补考也是走过场,指望大四最后一次清考,监考教师因考虑到学生毕业就业情况,基本给予及格。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警察体能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

2.2 缺乏贴近实战的教学氛围

公安院校的《警务搏击》教学没有深入贯彻实战化训练的基本原则,树立“练为战”的思想较为薄弱,严格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与训练。没有将实战化的意识贯穿于教师、学员的日常教育和养成中。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围绕作战一线需要什么,教学内容就练什么,从而激发教师施教与学员学习的动力。任课教师对继续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到公安实战单位培训机会比较少,长此以往,教师缺少了与时俱进的实战教学方法。

2.3 教学目标单一化

目前公安院校《警务搏击》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基础身体素质和简单的拳脚摔法学习为主,这单一的目标过多地追求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基本搏击技术,忽略了公安作战一线需要的是实战能力、与嫌疑人对抗的执法技能。没有从根源上把学生的“基本体能、技能”和“警察实战能力”明显区分。

2.4 教学内容与公安实战脱节

根据现在警察队伍的生源状况来看,一般都是公安院校毕业生。他们的徒手防卫与搏击能力主要是通过公安院校警体课的途径获得的。《警务搏击》课程教学内容与公安实战脱节现象存在。因此公安院校《警务搏击》是否能适应当前一线公安工作直接关系着未来人民警察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对警察自身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建议:采用“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警务搏击》课程最贴近实战化的教学模式。如何将《警务搏击》课程教学与公安实战相结合,达到最终实战能力提高有机结合,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课程设计、教学宗旨、教学实施上进行系统的改革。

3.1 以提安全执法能力为教学宗旨

“教”是指学生学习《警务搏击》的基本知识和教学目的,教会学生学习《警务搏击》的基本知识结构构成的同时,灌输学生最终实现目的是为了毕业后走上公安工作岗位,提高自身的安全执法能力为目的。将目前公安民警的安全执法能力、民警个人的身体健康和民警人身安危,以及公安執法现状与《警务搏击》课程相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提示、示范教学、错误分析、典型案例等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基本的拳法、腿法、摔法及控制等搏击技能。

“学”是学生掌握《警务搏击》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搏击技战术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练”是学生对《警务搏击》课程内容的熟练程度进行练习,是学生对搏击技能形成肌肉记忆和动作自动化的主要途径。

“战”是最终教学目标,在充分学习《警务搏击》理论知识、搏击技术的前提下,通过反复练习,对搏击技能有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后进行实战化训练。对抗方式结合公安民警警力优势原则,由三对一、二对一、过渡到一对一对抗,对抗强度由30%、50%、80%到100%的强度对抗,使学生逐步具备实战的对抗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毕业后从警的安全执法能力的培养。

3.2 构建实战化教学要素与课程设计相融合体系

课程体系是所有教学任务的基本构成单元,是贯彻教学理念、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实战化的课程体系是指课程知识体系要与公安一线作战的需求相一致,不但能满足公安院校对当前课程考核的需要,还应具有前瞻性,适应未来公安实战需要。针对实战化作战训练的特点,及时组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撰写与修订,征求基层一线作战公安民警意见,保持教学内容与公安一线及未来的作战需求一致。

3.3 教学训练升级,强化实践教学

公安民警在实际的现场执法处置过程中,很多时候面临的是冲突、对抗、袭警。警务实战化其实就是培养警察的对抗能力,也就是警察以强制手段制服犯罪分子、控制犯罪行为的能力。因此,公安院校作为培养警察的摇篮,应开展《警务搏击》实战化教学训练,运用运动训练学、教育学和运动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了“练为战”的实战化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薄弱是目前公安学历教育存在的最突出、最紧迫、最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更新观念,坚决清除重理论轻实践的旧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实战化教学是提高公安学历教育质量主渠道的理念。其次,要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实战化教学的师资问题。合理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公安院校警体类课程教师与公安机关人员双向交流的具体办法,最终切合实际地提高未来警察在现场处置中的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龙正.文献视角下的“体育地方课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1):57-62.

[2] 周波,周维方.公安院校特警学员警务搏击五步程序训练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2,33(1):114-118.

[3] 刘一兵.“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总结[J].科技资讯,2017(1):141-143.

[4] 武冬.高等学校武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92-105.

[5] 王姝丽.司法警官学院“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法制博览,2019(26):53,55.

[6] 徐淦斌.反恐实战化背景下公安院校特警专业学生体能训练模式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36):42-44.

[7] 姚本佐,刘文境,杨旭东.极本课程开发视阈下公安院校武装泅渡专项化教学浅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5):73-76.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