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名方中枳实与枳壳的本草考证△

2020-10-28赵佳琛王艺涵翁倩倩金艳张卫彭华胜蔡秋杰李兵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枳实枳壳本草

赵佳琛,王艺涵,翁倩倩,2,金艳,张卫,彭华胜,蔡秋杰,李兵,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2. 江西中医药大学 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3.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4.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5.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6.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7.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枳实与枳壳为临床常用理气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枳实的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sinensis(L.) Osbeck.的干燥幼果,枳壳的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aurantium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1]46。枳实出自汉代《神农本草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功,汉代文献中均只有枳实入药记载而无枳壳之名。枳壳之名最早见载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后世总结其功效为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可见两者虽出同源,但功效主治上有所差别,在漫长的临床应用中已经分化为2种不同的药材。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包含枳实、枳壳的药方共9首,其中“小承气汤”出自《伤寒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七物汤”出自《金匮要略》,均为汉代仲景方,所用为枳实;“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所用为枳实;“槐花散”“甘露饮”分别出自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及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用均为去穰麸炒的枳壳;“三化汤”出自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所用为枳实;“济川煎”出自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所用为枳壳;“凉血地黄汤”出自清代祁坤《外科大成》,所用为枳壳。可见汉代及唐代的经典名方中所用均为枳实,宋代才出现枳壳的应用记载。不同时代经典名方药材名称相同,但内涵却有较大变化,如枳实不同历史时期基原、产地、采收时间、加工炮制方法等各方面均出现了变迁,直接影响研究开发样品的采集,因此针对经典名方中涉及枳实与枳壳的关键信息进行考证,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

考证历代本草可得,秦汉至六朝时期仅有枳实而无枳壳之名,后逐渐分化。枳实与枳壳在历史上变迁复杂,曾有枸橘等长期作为正品入药。枳实及枳壳药材的基原历来存在争议,谢宗万等[2-4]认为秦汉至唐代以枸橘Poncirustrifoliata(L.)Raf为正品,宋代枳实、枳壳的药物来源为枸橘和酸橙2种,且以酸橙为正品,明清以来正品基原确定为酸橙;亦有学者认为古代的枳为香橙C.junossieb.ex Taraka[5];还有学者对根据古代记载商州的经纬度来考证枳实基原为枸橘P.trifoliata的观点持反对意见,如胡世林等[6]认为“商州枳壳”亦有可能是酸橙。然而目前考证多关注基原而忽视了采收时期、药用部位的演变等重要信息。芸香科柑橘属类植物相互杂交,品种繁多,至今这类药材商品情况依然复杂,如酸橙、甜橙、玳玳花、朱栾、香圆、枸橘、青皮等多种植物的果实均有入药。因此有必要对枳实与枳壳进行再次系统的本草考证,梳理其变迁过程,明确各历史时期所用枳实及枳壳的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炮制方法等关键信息,同时结合当前实地调查,为包含该药材的经典名方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1 释名

“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即有《周礼·考工记》曰:“橘逾淮而北为枳”。东汉《说文解字》中对“枳”的释义为:“枳:木。似橘。从木,只声。”可见枳与橘从植物形态上相似。“实”则为其果实,故有此名。对“实”的解释,《说文解字》曰:“富也”;《素问·调经论》曰:“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枳实”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同时期的医学文献如现今通行版《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共有11首包含枳实的处方,仅有枳实而无枳壳的记载。枳壳最早见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明代李时珍[7]1394《本草纲目》释名为:“枳乃木名,声从只,谐声也。实乃其子,故曰枳实。后人因小者性速,又呼老者为枳壳。”

2 基原考证

2.1 唐之前本草中枳实与枳壳不分,且来源与后世不同

唐代之前的本草与医籍中几乎未见对枳壳的记载。东汉《神农本草经》中仅载枳实,其性味为“味苦寒”[8],而《神农本草经》同时收载“橘柚”,其性味却为“味辛温”。可见古代医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对枳属与柑橘属植物的区分已较为清晰。后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首次记载枳实的产地及采收加工方式:“生河内。九月、十月采,阴干”[9]108。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作出进一步补充:“今处处有,采破令干。用之除中核,微炙令香,亦如橘皮,以陈者为良。枳树茎及皮,疗水胀,暴风骨节疼急。枳实,俗方多用,道家不须。”[10]283

经过对古代文献考证结合实地考察,笔者认为汉代至唐代所用“枳实”的主流来源与后代不同,并非柑橘属酸橙C.aurantium的未成熟果实,而是枳属枸橘P.trifoliata的成熟呈黄色的果皮。原因有以下几点:1)从产地分布来看,《名医别录》中记载枳实“生河内”,古代以黄河以北称河内,今位于河南北部一带;更早的文献《山海经》中亦提及产地:“北岳(今河北省保定市境内)之山,其上多枳”。唐代《通典》中则记载枳实、枳壳由金州(今属陕西)贡,橘皮由荆州(今属湖北)贡,橘子由澧州(今属湖南)贡,柑子由峡州(今属湖北)、资州(今属四川)、简州(今属四川)贡。可见当时所用“枳实、枳壳”多偏北,柑橘类多在长江流域。谢宗万[2]提出“从古今柑橘类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来看,也只有枸橘P.trifoliata这个比较耐寒的种其分布才能够达到上述北纬33.8-34.2的地区”。2)从植物形态来看,该时期古人对枳的形态记载与《中国植物志》中“刺多且长”的枳属植物更为接近,且至今枸橘P.trifoliata依然是制作篱笆的常用植物,如《韩非子》:“树枳棘者,成而刺人”;《焦氏易林》:“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东观汉记》:“揵八枳而为篱兮”。3)从采收时期来看,魏晋时期《吴普本草》[11]《名医别录》[9]108唐《新修本草》[12]326中均载有枳实“九月十月采”,相当于现代历法的10—11月,《中国植物志》记载的枸橘“果期10—11月”,正与之相符。且战国至西汉年间著成的《黄帝内经》中有“黄如枳实者死”的记载,经实地考察得知,枸橘未成熟果实为绿色,成熟果实为黄色,故推测汉至唐朝所用枳实来源一直为枸橘的成熟果实,并非后世未成熟的幼果。4)从加工炮制来看,东汉《伤寒论》“栀子厚朴汤方”中记载枳实“水浸,去穰,炒,味苦寒”;南北朝陶弘景[10]108《本草经集注》:“枳实,……除中核,微炙令香”;四逆散方中是“水渍炙乾”;《千金方》治胸痹气壅满用枳实“麸炒微黄”;《经验方》亦记载“麸炒去瓤”;唐《新修本草》:“枳实,……用当去核及中瓤乃佳”[12]326。可见汉至唐朝所用枳实均去核瓤后的果皮,与后世用整个果实不同,且用时多采用炒制。

综上,唐代以前枳实的来源应为芸香科枳属枸橘P.trifoliata呈黄色的成熟果实,用时多去核或中瓤,炒制,或用麸炒。

2.2 唐代枳实、枳壳分化为2种药材

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首次提到枳壳,同时明确枳壳去瓤:“凡使,勿使枳实,缘性效不同。若使枳壳,取辛苦腥并有隙油,能消一切顽,要尘久年深者为上。凡用时先去瓤,以麸炒过,待麸焦黑,遂出,用布拭上焦黑,然后单捣如粉用。”[13]唐代《新修本草》中也出现了枳壳的记载:“枳实,日干乃得,阴便湿烂也,用当去核及中瓤乃佳。今或用枳壳乃尔。若称枳实,须合核瓤用者,殊不然也。”[12]326说明当时已出现枳实与枳壳的划分,枳壳即为前朝所用去核瓤的枳实,枳实则不再去核瓤用之。但《新修本草》不赞同这种观点,仍认为枳实入药当去核及中瓤。同时期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中将果实的采收时间提至更早:“《本经》采实用,九月、十月,不如七月、八月,既厚且辛”[14]130,说明古人逐步意识到不同时间段的果实性味有异,未成熟的果实理气作用更强。胡世林[6]认为:“把既厚且辛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所指枳即为酸橙一类,而非橘和枸橘(其果皮极薄)两种。”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记载枳实的性味功效为:“味苦、酸,寒、微寒,无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唐代《药性论》中将其划分为枳实、枳壳2种药材,且性味功效发生了变化,枳壳为“使,味苦、辛。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枳实为“臣,味苦、辛。解伤寒结胸。入陷胸汤用,主上气喘咳,肾内冷伤,阴痿而有气,加而用之”[15]871。性味功效的改变或提示其基原已开始发生变化。

2.3 宋代基原发生转变

宋代《证类本草》明确将枳实、枳壳分条而列[15]871。《本草图经》对植物形态做了详细的描述:“枳实,生河内川泽。枳壳,生商州川谷,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商州者为佳。如橘而小,高亦五、七尺,叶如枨,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九月、十月采,阴干。旧说七月、八月采者为实;九月、十月采者为壳。今医家多以皮厚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皆以翻肚如盆口唇状、须陈久者为胜。近道所出者,俗呼臭橘,不堪用。”[16]265同时附有2幅药图,结合其文字描述与所附药图(见图1A),汝州枳壳植物为灌木,树干上多生刺,叶片为三出复叶,花果并存,与枸橘P.trifoliata的形态特征一致;而成州枳实则不具备枸橘三出复叶的典型特征。从其产地来看,河内为今河南焦作一带,成州为今甘肃成县,汝州为今河南临汝,商州为今陕西省商洛市。谢宗万[2]提出仅枸橘这个比较耐寒的种可分布在上述地区。胡世林等[6]不同意该观点,提出商州(即今陕西商洛一带)地处秦岭东段南侧,河流多,气候温和、湿润,因此不能仅因其纬度在33.8°就下结论认为其原植物为枸橘。又引用《商洛特产》中对商州枳壳“积树为小乔木,似桔和香圆,药材形状与酸橙一致”的记载,提出商州枳壳基原为酸橙的观点。甘肃成县与商洛相同,北部均有秦岭作为屏障,实地调查其气候温暖湿润,《中国植物志》酸橙条下记载:“秦岭南坡以南各地,通常栽种,有时亦为半野生。”则《本草图经》中的成州枳实原植物亦有酸橙的可能。地处黄淮平原的汝州没有秦岭作为屏障,受北方寒流影响,气候寒冷,则仅适宜耐寒种枸橘的生存。《本草图经》中又记载枳壳“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京西、江湖在长江流域,为柑橘属酸橙C.aurantium产区,分布较广,较北方的枸橘更易获得。从药材的形状品质来看,“翻肚如盆口唇状”为酸橙干燥后呈现的特征,故此时期各地基原不同,且已经推崇酸橙C.aurantium,反而枸橘P.trifoliate因气味不佳,被认为“臭橘”者不堪用而被逐步淘汰。

《开宝本草》对枳实采收期的记载引用了《本草拾遗》“九月十月不如七月八月,既厚且辛”,而记载枳壳“九月、十月采,阴干。用当去瓤核乃佳。此与枳实主疗稍别,故特出此条”[17]275,可见宋代区分枳实枳壳主要是采收时间与加工方法的区分,枳实为农历七、八月所采的果实,而枳壳则是农历九、十月份采收去瓤核后的果皮。

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在药性功效上对枳实、枳壳做出了区分:“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详而缓。故张仲景治伤寒仓猝之病,承气汤中用枳实,此其意也。皆取其疏通决泄、破结实之义。他方但导败风壅之气,可常服者,故用枳壳,其意如此”[18],其为前代处方选用枳实还是枳壳提供了重要借鉴。

宋代《橘录》记载:“枸橘色青气烈,小者似枳实,大者似枳壳。能治逆气、心胸痹痛、中风便血,医家多用之。近时难得枳实,人多植枸橘于篱落间,收其实,剖干之,以之和药,味与商州之枳几逼真矣。”[19]即明确否定了枸橘为枳壳原植物的观点,说明枳的基原已经发生变化。

宋代沈括[20]《梦溪笔谈》梳理了枳实、枳壳的变迁过程:“六朝以前医方,唯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以附枳实之后。然两条主疗,亦相出入。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本草中枳实主疗,便是枳壳主疗,后人既别出枳壳条,便合于枳实条内摘出枳壳主疗,别为一条;旧条内只合留枳实主疗。”沈括认为,六朝之前本草中仅载有枳实,并认为古代的枳实就是当时的枳壳,究其原因可能是沈括意识到古代枳实是较成熟、去瓤后的果皮,因此与枳壳更接近。而当时所载的“枳实”包含了后来的枳实与枳壳2种药材,当时的“枳实主疗”,也是枳实与枳壳2种药材功效的综合。六朝后将枳壳从枳实条中摘出另立,以主疗划分为2种不同的药材。

2.4 明代后枳实、枳壳分项而立,采收时间与加工发生变迁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中将枳实与枳壳分项而列,记载了两者在采收、性味功效等方面的异同。枳壳条下为:“【采】九月十月取实【收】日干【用】实陈久者佳【质】类香圆而小【色】黄【味】苦酸【性】微寒泄【气】味薄气浓阳也又云阴中微阳【臭】香【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枳实条下为:“【采】七月八月取实【收】日干【用】实、茎皮、根皮【质】类青皮而坚浓【色】青黑【味】苦【性】寒泄【气】气薄味浓阴也【臭】香【主】消痰饮除坚积。”[21]433枳壳条下记载其药材为黄色,说明当时枳壳所用为已成熟的果实,这与后世用未成熟而呈青绿色的果实不同。《本草品汇精要》所附药图中(见图B),汝州枳壳与成州枳实均不再具有枸橘三出复叶的特征,其枝叶茂密、刺多等特征更偏像酸橙C.aurantium[22]。推测《本草品汇精要》在成书时药图虽沿用原产地名称,但植物形态已按照酸橙进行描绘。

明代《药性粗评》[23]26中记载枳实的性状鉴别特征:“枳实,橘属。初生如鹅眼大者,枳实也。既大如弹丸许者,枳壳也。”其中“鹅眼”为酸橙落果干燥后的性状特征。而枳壳亦为“弹丸”大小,可见明代早期枳实枳壳的采收时间进一步提前,酸橙的落果为农历四、五月,较之此前的七、八月记载足足提前了2个月,而酸橙成熟时如橘子大,“弹丸”大小的显然亦为未成熟果实阶段。

《本草蒙筌》记载枳实:“商州所生,似橘极小。择如鹅眼,色黑陈者良。近道亦生。一种俗呼臭橘,其皮微绿,不堪药用。今市家每采指为绿衣者,欺世谋利无益有损。故凡入药剂,必求黑色为真也。剜净内瓤,锉片麸炒用。本与枳壳一物,因收迟早异名。”[24]221《本草蒙筌》中明确将臭橘作为伪品,其皮为绿色,至今部分地区依然有习用,当前市场仍称为绿衣枳实。

李时珍[7]1394《本草纲目》将枳实、枳壳归并在“枳”条内分条列载,并单列“枸橘”一条,释名为“臭橘”,其形态描述为“树、叶并与橘同,但干多刺。三月开白花,青蕊不香。结实大如弹丸,形如枳实而壳薄,不香。人家多种为藩篱,亦或收小实,伪充枳实及青橘皮售之,不可不辨”。观察《本草纲目》所附图(见图1C),可见枸橘复叶三出,与现代植物枸橘P.trifoliata特征一致,而枳壳为单生复叶,与现代植物酸橙C.aurantium特征相近。且李时珍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枸橘药材“壳薄,不香”的特征。

明代《本草原始》对枳的记载为:“青而小者,俗呼鹅眼枳实,近道出者小而绿色,气臭,俗呼绿衣枳实,不堪用。”[25]并附有枳实、枳壳图(见图1D)。可见图中枳壳表面有颗粒状突起,有明显的花柱残基或果梗痕。切面边缘散有1~2列油室,瓢囊12瓣等特征与酸橙C.aurantium特征一致。

清代《本草从新》:“皮浓而小为枳实。壳薄虚大为枳壳。陈者良。麸炒用。今人于六七月采小香栾,伪为枳实枳壳,又有采枸橘伪为者。”[26]46提出了枳实、枳壳以形态区分,并提出“小香栾”“枸橘”等伪品。其中香栾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为:“柚色油然,其状如卣,故名。壶亦象形。今人呼其黄而小者为蜜筒,正此意也。其大者谓之朱栾,亦取团栾之象。最大者谓之香栾。”香栾性状特征与今之小柚C.maxima(Burm.) Merr.接近。

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记载:“橘踰淮而化为枳,或去江南亦别有枳,即橘之酸酢者,以别枸橘耳。”[27]73并列出枸橘条与枳明确区分:“园圃中以为樊,刺硬茎坚,愈于杞柳,其橘气臭,亦呼臭橘,乡人云有毒不可食,而市医或以充枳实,亦治跌打,隐其名曰铁篱笆。”

清末《增订伪药条辨》中记载了几种枳壳混淆品:“伪名洋枳壳,不知何种果实伪充。或云六七月采小香栾,伪为积实、积壳;或云采枸橘混充。又福州多橘,土人于夏秋间橘子未大,经风雨摇落者,拾而晒之,伪充积壳,性既不同,误用有害。按《周礼》云:橘逾淮而北为枳。今江南枳、橘皆有,江北有枳无橘,江西多枳,不仅逾淮而始变也。七八月采者为枳实,九十月采者为枳壳。气味苦酸,微寒,臭香形圆,花白多刺,穰内黄白,皮色深绿,故又名绿衣枳壳……若以伪品混售,真草菅人命矣”[28]。民国时期曹炳章对其附注则云:“七八月采者,小而嫩、肉厚,干之黑褐色,为枳实;九、十月采者,壳大、肉略薄、色白,为枳壳。每个对切为两,皆以翻肚如盆口唇状,须陈久者良。近时有一种臭橘,形亦相似,其气恶浊,不堪入药。”

又记载了几种不同品质枳壳的商品规格:“江西沙河出者,细皮肉厚而结,色白气清香而佳,龙虎山出者亦佳。四川出者,名川枳壳,色黄肉厚,味带酸,次之。江浙衢州出者,皮粗色黄,卷口心大肉薄,亦次。浙江黄埠出者,肉松而大,有灯盏之名,更次,洋志枳壳者,或即此也。七八月采者,小而嫩、肉厚,干之黑褐色,为枳实;九、十月采者,壳大、肉略薄、色白,为枳壳。每个对切为两,皆以翻肚如盆口唇状,须陈久者良。近时有一种臭橘,形亦相似,其气恶浊,不堪入药。”其中提及近缘多种混淆品,衢州自近代以来将当地所产的常山胡柚做枳壳入药,经实地走访,当地尚保留有百年老树。

民国《中国药物标本图影》附图(见图1F)中,可见枳壳呈半球形,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有颗粒状突起;有明显的花柱残基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稍隆起,瓢囊7~12瓣,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褐色,与现代酸橙枳壳特征基本一致[29]。

综上所述,唐代之前本草中未提及枳壳,但根据对枳实的记载中可明确其来源为芸香科枳属植物枸橘P.trifoliate的成熟果实;唐代逐渐将枳实与枳壳划分为2种不同的药材,枳实的采收期由农历九、十月提前至七、八月,并记载其性味功效比之前发生了变化;宋代则存在各地用药基原不同的现象,汝州地处黄淮地区,气候寒冷,仅适宜耐寒的枸橘生存,且《本草图经》所附药图中汝州枳壳为三出复叶,为枸橘P.trifoliate植物形态特征。而商州、成州等地因有秦岭作为屏障,阻挡了北方寒流,气候温和湿润,适宜柑橘属植物成长。且《本草图经》附图成州枳实枝叶繁茂,非三出复叶,与酸橙植物形态相近,又记载“翻肚如盆口唇状”为酸橙果实的特征。宋之后的本草明确将枸橘与枳区分开来,将酸橙作为枳的正品,枸橘为伪品,还记载了小香栾等其他伪品,与今药用习惯一致。

3 产地及品质考证

前文考证已得,唐代之前本草文献中仅有枳实而无枳壳,而枳实药材来自河内、北岳等地,与酸橙相比,该植物分布区域偏北,可达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我国唐代之前的政治中心处于北方,可以推测枳实药材来源以中原地区为主,加之这一时期典籍记载的枳的形态与枸橘相符,故推断唐以前枳实的主流基原为芸香科枳属枸橘P.trifoliata。

注:A.《本草图经》所附枳实、枳壳图(1.汝州枳壳,2.成州枳实);B.《本草品汇精要》所附枳实、枳壳图(1.汝州枳壳,2.成州枳实);C.《本草纲目》所附图(1.枳,2.枸橘);D.《本草原始》所附枳壳图;E.《植物名实图考》所附枳壳图;F.《中国药物标本图影》所附枳壳图。图1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所附枳实、枳壳图

宋代本草记载枳实及枳壳产地迁移至汝州、成州、商州、京西、江、湖等地区。汝州为河南临汝,地处黄淮平原,受北方寒流的影响,仅有耐寒种枸橘的分布;而商州(陕西商洛)、成州(甘肃成县)地处秦岭以南,有秦岭作为屏障抵挡寒流,气候温和湿润,有柑橘属酸橙C.aurantium的普遍分布。京西、江、湖等长江流域则为柑橘属植物广泛分布的地区。清代起明显以江西所产者品质最优,习称江枳壳。

民国时期曹炳章对《增订伪药条辨》的附注中记载了当时几种不同品质枳壳的商品规格:“江西沙河出者,细皮肉厚而结,色白气清香而佳,龙虎山出者亦佳。四川出者,名川枳壳,色黄肉厚,味带酸,次之。江浙衢州出者,皮粗色黄,卷口心大肉薄,亦次。浙江黄埠出者,肉松而大,有灯盏之名,更次,洋志枳壳者,或即此也。”[28]73

民国时期江枳壳产量衰减,四川经引种后一度成为优于江西的道地产区,《药物出产辨》中记载:“枳壳,产四川为最,江西次之,福州又次之。日本亦有产,但质味不佳。”[30]1141935年《药物学备考》中记载:“枳壳产地:四川灌县、綦江,品类:有壳大、实中、鹅小之分。”[31]156同年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对枳壳的产地记载引自《药物出产辨》,对枳实产地的记载为:“在四川、江西、福建、浙江诸省之山野川谷间。”[32]江苏、浙江所产枳壳药材称“苏枳壳”,现代学者鉴定其为酸橙变种代代花C.aurantiumL. var.amaraEngl.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现代本草文献中对枳实及枳壳产区的记载基本延续前代且有所扩大,《中国道地药材》:“尤以江西清江县所培育的为优良品种,皮厚且白,气香浓烈,远近闻名。湖南沅江的‘湘枳壳’、四川万县的‘川枳壳’亦享盛誉。”[33]记载了湖南这一新兴的枳壳道地产区。《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四册》对枳壳药材的各产区及基原作出了详细的描述:“四川产者市场上称‘川枳壳’;湖南产者市场上称‘湘枳壳’;江西产者市场上称‘江枳壳’;浙江省目前枳壳主要品种为朱栾,另有广橙等品种混充;贵州省枳壳品种以甜橙为主;福建省枳壳品种以枸橘为主,……福建产者市场上称绿衣枳壳。此外,云南红河县出产红河橙,……江苏苏州主产代代花。枳实与枳壳类相同,四川产者市场上称川枳实,湖南产者市场上称湘枳实,江西产者市场上称江枳实(形如鹅眼大者称鹅眼枳实)福建大多以枸橘的幼果作枳实,称绿衣枳实。贵州大多以甜橙的幼果作为枳实,称甜橙枳实。”[34]502可见现代枳实及枳壳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等省。

枳实及枳壳历代道地性变迁情况见表1。

表1 枳实及枳壳道地性变迁信息

4 药用部位考证

南北朝《本草经集注》记载枳实“用之除中核”[10],即除去种子;同时期《雷公炮炙论》提及枳壳:“用时先去瓤”[13],即除去内果皮及胎座;唐代《新修本草》:“枳实,日干乃得,阴便湿烂也,用当去核及中瓤乃佳。今或用枳壳乃尔,若称枳实,须合核瓤用者。殊不然也。”[12]326提出当时所用的枳壳即为前朝所用去核及中瓤的枳实,枳实则不再去核瓤用之。但《新修本草》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枳实入药仍当去核及中瓤。宋代或因枳实及枳壳的基原变迁,枸橘果皮薄而酸橙果皮较厚,故不再进行去核瓤加工,枳实与枳壳的区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即以成熟度作为两者的区分,后本草大多延续《本草图经》,均记载枳实及枳壳的药用部位为不同采收期的果实。

关于其他部位的描述,南北朝《本草经集注》:“枳树枝茎及皮”[10]283;北宋《本草图经》:“其根皮治大便下血,末服之,亦可煮汁常饮。又治卒中急风,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刮取枳木皮屑”[16]365;明代《本草纲目》又载有“枳茹(树皮,或云:枳壳上刮下皮也。)” “根皮”“嫩叶”煎入药等[7]1394。

5 采收加工炮制考证

唐代之前的本草仅载有枳实,前文考证其基原为枳属枸橘P.trifoliata,本草记载其采收期为“九月、十月”,相当于现代历法的10—11月,与《中国植物志》记载的枸橘果期相符,故唐代之前本草中枳实药材来源为枸橘的成熟果实。唐代以来根据枳实与枳壳的成熟度及性味不同而逐步分开,《本草拾遗》将枳实采收时间提前:“《本经》采实用,九月、十月,不如七月、八月,既厚且辛。”[14]130宋代起已开始推崇“翻肚如盆口唇状”的皮厚的酸橙为枳实及枳壳的主流基原,并明确以成熟度作为2种药材的区分方式:“七、八月采者为实;九、十月采者为壳。”明代采收时间则进一步提前,《本草蒙筌》中记载“商州所生,似橘极小。择如鹅眼,色黑陈者良”[24]221,从其性状可推测为酸橙幼果,并一直延续至今。枳壳则由早期的农历九、十月份逐步提前到七、八月份,至民国《药物出产辨》记载枳壳采收时间为农历六月份的大小暑,与《中国药典》中记载的“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较为接近。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实及枳壳不同采收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不同,自5月份起其总生物碱、总黄酮、辛弗林、橙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均呈现显著递减的变化趋势,而芸香柚皮苷、柚皮苷含量则先增后减[38-41]。而其促胃肠动力等药理作用也随果实长大而逐渐减弱,推测这是历代枳实枳壳药材采收期提前的原因。历代本草记载其加工炮制方式枳实早期采取去核瓤后晒干,麸炒入药,唐宋根据采收时间不同划分成2个不同药材,明代基本只按采收期划分,不再去核瓤,而延续麸炒(见表2)。

表2 不同历史时期枳实及枳壳的采收加工炮制方法

6 结语

枳实及枳壳药材在药用历史中变迁较为复杂。唐代之前本草中只记载枳实而无枳壳,后人认为枳实、枳壳同出一物,但因其功效、加工方式、采收时间的不同而逐渐区分开来。经前文考证已知,唐代及之前枳实及枳壳的主流基原为枳属枸橘P.trifoliate,药用部位为其成熟果实,去核或去核及中瓤使用。宋代枳实及枳壳的基原逐渐转变为柑橘属酸橙C.aurantium,其采收也提前至未成熟时期。明代起已明确将酸橙C.aurantium的果实作为枳实及枳壳的主流基原,枸橘P.trifoliate被定为伪品,因其品质差而被淘汰,采收时间则进一步提前。历代本草中记载枳实及枳壳的加工方式大多为晒干、麸炒用。

枳实枳壳基原、药用部位、采收时间、加工炮制方法的变迁体现了中医临床应用优选的过程,古代医家虽不清楚内在具体化学成分,但已发现不同物种之间差异较大。现代研究证实枸橘P.trifoliate中起到破气作用的辛弗林等生物碱含量远低于酸橙C.aurantium,相差达10余倍,而酸橙的落果中生物碱及黄酮两大主要成分群含量显著高于成熟果实,因此逐步优选并被临床所认可。

鉴于此,现对经典名方目录中涉及到的枳实及枳壳药材的基原及采收加工方式提出建议如下。

汉代《伤寒论》“小承气汤”中列有“枳实3枚(大者,炙)”。本方治伤寒阳明腑实证的代表性方剂之一,具有下热结、消痞满之功,因此皆沿用枳实破气消痞。虽经考证可知,汉代所用当为枳属枸橘P.trifoliate成熟果皮,然经临床实践优选,已发展成不同基原与部位的酸橙C.aurantium未成熟的幼果,且被后世医家所认可。此外,“炙”在汉代多指清水蘸后炒干,然枳实、枳壳早在南北朝便已明确提出麸炒,为历代所沿用,鉴于此,建议本方选用《中国药典》所规定的“麸炒枳实”规格,以便于质量控制。此外“枳实薤白桂枝汤”为治疗胸痹的名方,“厚朴七物汤”治腹满的名方,从两者的功能主治结合其处方中未注明炮制方法,则可选择现行生枳实的规格。

宋代药方“槐花散”“甘露饮”的功效主治与当代枳壳的功效相符。原方中分别记载了枳壳的炮制方式为“去穰细切,麸炒黄”与“去瓤,麸炒”。近现代以来已省去“去瓤”这一加工方式,其工业化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余操作则与当代枳壳的炮制方式相同。该方中的枳壳药材可遵循《中国药典》规定的枳壳的采收加工方式及“麸炒枳壳”炮制方法。

唐代及以后的处方,因自唐以来,枳实、枳壳便已分化,虽基原有所变迁,但对于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功效强弱区别的认知已经清晰,因此唐及此后的诸方可遵循原方记载,参考《中国药典》中枳实或枳壳的采收加工及炮制方式进行选用。

猜你喜欢

枳实枳壳本草
江津枳壳发展历史现状及对策探讨
中药枳实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我国枳壳产业发展现状与江津枳壳发展前景分析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张仲景运用厚朴、枳实探析*
枳实名中医的健康秘药
识别真假枳实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