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名方中麦冬的本草考证△

2020-10-28赵佳琛王艺涵翁倩倩金艳张卫彭华胜蔡秋杰李兵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麦冬本草药材

赵佳琛,王艺涵,翁倩倩,2,金艳,张卫,彭华胜,蔡秋杰,李兵,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2.江西中医药大学 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4.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5.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6.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7.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麦冬为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常用中药材,用于治疗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中,包含麦冬药材的名方有7首,现代对这些经典名方进行开发,需明确其处方所含药材的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等关键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规定麦冬的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 f)Ker-Gawl. 的干燥块根[1]155,另有规定 “山麦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spicata(Thunb.) Lour. var.proliferaY. T. Ma或短葶山麦冬L.muscari(Decne.) Baily的干燥块根[1]26,而两者的性味、功能、主治完全相同,当前市场亦存在混用入药的现象。以麦冬入药的经典名方跨越不同历史时期,且药材基原有所变迁,因此需厘清麦冬药材历代主流基原与变迁脉络。此外,麦冬的加工炮制方式亦有变迁,包含麦冬的经典名方原文记载中,麦冬药材的炮制方式有多种表述,如“三甲复脉汤”中记载麦冬“不去心”,而“二冬汤”中记载麦冬“去心”,“两地汤”中记载为“麦冬肉”,其余名方则仅记载“麦冬”(见表1)。近代以来麦冬药材的加工中多已不再去心,可见麦冬的炮制加工问题存在较大争议,这是经典名方开发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现代已有文献对麦冬的基原、炮制等进行了考证研究,基原方面如龚亚君等[2]认为,古代麦冬的基原为麦冬O.japonicus与湖北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石开玉[3]考证认为,古代麦冬的正品基原为麦冬O.japonicus;左毅[4]认为,明朝以前我国药用麦冬的主流基原为麦冬O.japonicus,同时存在湖北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等数种不同来源。炮制方面,相关研究对麦冬的炮制历史沿革以及麦冬去心前后有效成分进行研究[5-8],但就麦冬是否应当去心的问题仍未得出明确结论。赵永德等[9]认为,麦冬不必去心。可见现代文献对麦冬基原、炮制等问题的认识尚未完全达成一致,且研究系统性相对不足,亦未见专门针对经典名方中麦冬不同环节问题进行考证的报道。本研究对历代麦冬药材的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几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

表1 《目录》中含有麦冬药材的经典名方信息

1 名称考证

对“麦门冬”之名最早作出解释的本草著作为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根似穬(音矿)麦,故谓麦门冬。”[10]195此种解释为后代多数本草家所认可并沿用,如《本草图经》:“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珠,形似穬麦颗,故名麦门冬。”[11]71《救荒本草》:“根如穬麦而白色。”[12]《本草蒙筌》:“根如麦颗连珠,故因名麦门冬也。”[13]“穬麦”应为大麦的一种,如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麦》记载:“穬麦独产陕西,一名青稞,即大麦,随土而变。”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记载:“穬麦,此是今马食者,然则大、穬二麦,种别各异,而世人以为一物,谬矣。”百合科沿阶草属(Ophiopogon)、山麦冬属(Liriope)植物纺锤形块根与大麦种子形态相符。

西晋时期郭璞对《尔雅》的注释中记载“虋”为“今之赤粱粟”。秦汉之前,粟为谷类总称,汉代之后始称穗大、毛长、粒粗者为“粱”,穗小、毛短、粒细者为“粟”。李时珍亦从此说,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赤黍曰虋”,又云“黍,禾属而黏者也”,即今北方地区的粘黄米;其又在“丹黍米”条内记载“即赤黍也,尔雅谓之虋”,这与现代“虋”字的释义相同。

李时珍[14]873对“虋”的含义还有其他解释,在其著作《本草纲目》天门冬条下曰:“草之茂者为虋,俗作门。此草蔓茂,而功同麦门冬,故曰天门冬。”李时珍认为,虋是草茂盛的状态,《本草汇言》《本草崇原》等文献也同意并沿用了该观点。李时珍[14]713又在麦门冬条下记载:“麦须曰虋,此草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故谓之麦虋冬,及有诸韭、忍冬诸名,俗作门冬,便于字也。”又将“虋”解释为麦须。叶丛茂盛的生长状态与天门冬相符,“此草根似麦而有须”亦符合麦冬药材的形状特征,虽然李时珍的描述无误,然早期“虋”字并无该2种释义,李时珍将其强行关联做出的解释缺乏合理性。

“虋”字在历代本草医书中并不常见,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为“麦门冬”[16]36,或因“门”与“虋”同音。后代本草著作多以“麦门冬”为正名,明清时期部分本草始记载为“麦冬”,并沿用至今。而“虋”字在本草类著作中最早以别名见于《吴普本草》:“一名虋火冬。”[17]17根据前文,“虋”“火”均有红色之意,应指麦冬花或果实呈红色的状态。

对“冬”字的解释,《本草纲目》记载其“凌冬不凋”,后《本草原始》《本草汇言》《本草洞诠》《本草崇原》《神农本草经读》《增订伪药条辨》等文献均沿袭之,该字符合麦冬类植物越冬常绿的特征。

《本草乘雅半偈》则从阴阳五行等方面对麦门冬的释名提出独特的观点,“叅曰:金水主时,则根苗茂盛,有继绝续乏之义。三冬闭藏,而阴阳互根之妙。枲黄种麦,麦黄种枲,枲与麦交相为候,又当体会。麦则独贞其窍,故处秋冬之时,能行春夏之令,以降入为升出者也,故名麦门冬。”[18]17

麦门冬别名众多,《吴普本草》曰:“麦门冬,一名羊韮。秦,一名乌韮。楚,一名马韮。越,一名羊韮。齐,一名爱韮,一名禹韮,一名虋火冬,一名忍冬,一名忍凌,一名不死药,一名禹余粮,一名仆垒,一名随脂。”[17]17《名医别录》曰:“秦名羊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余粮。”[19]21因其叶形似韭菜,故别名多带有“韭”,又因其可代替粮食食用,又名“禹余粮”等。如明代《本草汇言》:“可以服食救饥,故又有禹余粮之称。”[20]489清代《本草洞诠》:“可以服食断谷,亦有禹余粮、不死草之称。”[20]492

2 基原考证

麦冬在本草著作中始见载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味甘,平。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16]36《吴普本草》:“生山谷肥地,叶如韭,肥泽丛生,采无时,实青黄。”[17]17魏晋《名医别录》:“味寒,无毒。主治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叶如韭,冬夏长生。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阴干。”[19]21其叶形、越冬常青等特性与今麦冬类植物相符。后历代本草对麦冬原植物形态的描述中多记载了“叶似韭”这一特征,从韭的叶形看,当时麦冬的主流基原应为沿阶草属植物。“函谷”为今河南省灵宝市一带,“肥土石间久废处”则说明此时麦冬多为野生。

对《名医别录》中提及的“函谷”,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函谷即秦关。而麦门冬异于羊韭之名矣。”[10]195陶弘景认为两者名称不同。其又云:“(麦冬)处处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实如青珠,根似穬麦,故谓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用之汤泽抽去心,不尔,令人烦,断谷家为要。二门冬润时并重,既燥即轻,一斤减四五两尔。”前文名称考证部分已说明陶弘景对麦冬块根“形似穬麦”的形态描述与今之百合科沿阶草属、山麦冬属植物纺锤形块根形态相符。“既燥即轻,一斤减四五两尔”说明麦冬鲜品含水量较高。陶弘景提出的“去心”加工被诸多本草所沿袭,然根据原文表达之意,“去心”可能与陶弘景道家服食的理念有关,另天冬药材亦有“去心”之说,但无“令人烦”等原因表述。清代以来则认为麦冬心能入心经而有清心之效,因此后世多不去心。

唐代陈藏器[21]148《本草拾遗》提及多种麦冬类同属近缘物种:“出江宁小润,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葱,小者如韭叶。大小有三四种,功用相似。其子圆碧。”《中国植物志》中收载的“鹿葱”为石蒜科石蒜属植物鹿葱L.squamigeraMaxim.[22]128。其叶带状,丛生,与麦冬类植物形态相似,但叶形较宽,推测山麦冬属阔叶山麦冬L.muscari与之最为接近。而叶形较细小“如韭叶”者,与沿阶草属或山麦冬属的其他种植物形态较为接近。“江宁”为今江苏南京,“新安”为今浙江建德、淳安一带,查阅现代文献结合实地调查,该地区有多种沿阶草属与山麦冬属植物分布,也验证了上述观点。陈藏器提出麦冬有多种来源,且功用相同,可见古代麦冬入药来源的选择并非受限于植物形态,而是由其药材性状与性味功效决定。

北宋《本草图经》中对麦冬原植物形态的描述十分详细:“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珠形,似穬麦颗,故名麦门冬。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圆如珠。江南出者,叶大者,苗如鹿葱,小者如韭,大小有三、四种,功用相似。或云吴地者尤胜。”[11]71莎草基原为《中国植物志》中莎草科莎草属香附子CyperusrotundusLinn.,其叶片形状、大小与沿阶草属及山麦冬属多种植物的形态相似。“四月开淡红花”说明花期为现代的5—6月,与《中国植物志》记载的麦冬O.japonicus、山麦冬(即《中国药典》收载的湖北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相符,花色亦与之所载“淡紫”等颜色相近。“实碧而圆如珠”则符合沿阶草属与山麦冬属多种植物的特征[22]128,163。《本草图经》沿用《本草拾遗》之记载,认为多种植物均可作为麦冬入药的来源。

观《本草图经》所绘“随州麦门冬”图和“睦州麦门冬”图(见图1),与《中国植物志》(见表2)记载的麦冬类植物形态特征相对比,“随州麦门冬”花葶直立露出叶丛之外,叶基部包有叶鞘,与山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特征相符,“随州”为今湖北省随州市,与今山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的主产区湖北省襄阳市毗邻,亦佐证了这一观点。而“睦州麦门冬”未绘有花葶,从其产地分布看,“睦州”为今浙江杭州、淳安、建德一带,故推测其基原为麦冬O.japonicus。《本草图经》又记载“吴地者尤胜”,“吴地”今为以太湖为核心的江苏、上海大部分地区和安徽、浙江、江西的部分地区,说明杭麦冬成为道地药材在宋代已有发端,浙江、湖北作为麦冬主产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人工栽培,并成为后世知名的“杭麦冬”。

注:A. 随州麦门冬;B. 睦州麦门冬。图1 《本草图经》所附麦门冬图

表2 《中国植物志》中麦冬类原植物形态信息

《救荒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中对麦冬原植物形态的描述多引自《本草图经》[12-13,23]。《救荒本草》所附药图(见图2A)较简略,仅能推测为沿阶草属或山麦冬属植物。《本草品汇精要》所附图(见图2B)转绘自《本草图经》且更为精细,可见“随州麦门冬”花葶直立,与叶近等长,花被片卵圆形,盛开时较平展,与山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特征相符[24]。

明代李时珍[14]713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记载麦冬药材来源在当时主要为栽培品:“古人惟用野生者。后世所用多是种莳而成。”又云“浙中来者甚良,其叶似韭而多纵文且坚韧为异”。李时珍提出,浙江已成为麦冬优质栽培区,结合其对麦冬药材原植物“叶脉多、叶质坚韧”的特征描述,与麦冬O.japonicus最为接近。《本草纲目》所附药图(见图2C)可见花葶直立露出叶丛,花被片完全展开,则与山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特征相符。李时珍在麦门冬条下新增一别名为“阶前草”,因麦冬常栽种于门前阶旁,故又名“沿阶草”“家边草”。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中亦记载:“滇有小园,护阶除者皆麦门冬也。”[25]258

注:A. 《救荒本草》;B. 《本草品汇精要》(1.随州麦门冬,2.睦州麦门冬);C. 《本草纲目》;D. 《本草原始》。图2 明代本草文献所附麦冬图

明代《本草原始》所附麦冬药材图(见图2D)可见其肉质块根中部或先端膨大呈纺锤形或念珠状,与麦冬O.japonicus野生或多年生栽培品特征相近。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所附药图(见图3)较为清晰,与麦冬O.japonicus特征最为接近。《植物名实图考》又记载麦门冬“处处有之,蜀中种以为业”,可见清代以来四川发展成为麦冬另一重要栽培产区。民国《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记麦门冬:“外国名称O.japonicus. 属百合科。小叶麦门冬(沿阶草)及大叶麦门冬之根……小叶麦门冬为山野自生之常绿草,人家阶前亦多植之,故有沿阶草之称,形如小兰。叶作细长形,长尺许。初夏于叶间抽出高四五寸之花轴,开淡紫色六片穗状花,果实作球形,呈鲜紫色。大叶麦门冬生于阴湿之地,其形酷似前者,叶长一二尺,花轴至一尺以上。开淡紫色粗大穗状花,果实作紫黑色,其根为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珠形。中貯滋养质,柔润有横皱纹。”小叶麦门冬与大叶麦门冬能分别与麦冬O.japonicus及山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特征接近。

注:A. 麦门冬;B. 竹叶麦冬草。图3 《植物名实图考》所附麦冬与竹叶麦冬草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谢宗万[26]185较早对不同地区所用的麦冬品种进行了调查整理,在其所著《中药材品种论述》麦冬条中总结道:“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 ……本品地下具有细长的走茎,根须状,根间的部分或先端膨大成纺锤状的肉质小块根,此即药用的麦冬。本品产于浙江余姚、杭州的笕桥,称‘杭麦冬’。产四川称‘川麦冬’。性状大同小异……本品的同属植物云南书带草O.bodinieriLévl. 在云南叫寸冬或野麦冬,也作麦冬用,连药沿阶草O.bockianusDiels 云南玉龙山称麦冬,多花沿阶草(越南沿阶草)O.tonkinensisRodrig.云南红河称大叶麦冬或假麦冬,西藏以间型麦冬OphiopogonintermediusD. Don为麦门冬。其块根在当地均供药用,但均不作商品麦门冬外销。”谢宗万又立“土麦冬”一条:“土麦冬多为土麦冬属(山麦冬属)Liriope植物的块根,较麦门冬为干瘦,木心有时为空心管状,质量较次,其植物来源常见者有如下四种:一、土麦冬(山麦冬)Liriopespicata(Thunb.) Lour.(百合科)……二、禾叶土麦冬(禾叶山麦冬)L.gramimifolia(L.)Baker.……三、阔叶土麦冬(阔叶山麦冬)L.platyphylla.Wang et Tang.……四、矮小土麦冬LiriopeminorMakino……五、甘肃土麦冬L.kansuensisC.H.Wright.”。谢宗万通过考证历代本草,认为古代药用麦门冬来源多样,“其苗大者可能是指阔叶麦冬或土麦冬,小者可能是指麦门冬(沿阶草)或小麦冬,所谓函谷、秦关者,也可能包括甘肃麦冬……自古即以沿阶草为药用麦冬的正品,认为质量最佳,而上述Liriope属的土麦冬,亦可供药用。”又提出《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的1种“竹叶麦冬”,其基原当为鸭跖草科植物。近代江苏、浙江一带称“竹叶麦冬”者为禾本科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 的块根,以其根形与麦冬相似之故,故名“竹叶麦冬”,但疗效不同,不应混用。可见近现代尚存在不同地区就地取材的情况,然全国范围药用麦冬主流基原为麦冬O.japonicus无疑,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历版《中国药典》均规定麦冬的正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japonicus的干燥块根。1995年版《中国药典》首次收录山麦冬,并规定其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或短葶山麦冬L.muscari(即《中国植物志》所载阔叶山麦冬)的干燥块根[27]。此后历版《中国药典》均收录麦冬与山麦冬2种中药材,正品来源与1995年版规定相同。历代《中国药典》记载麦冬与山麦冬药材的性味功能主治完全相同,实际山麦冬在各地也作为麦冬类药材使用。历版《中国药典》规定山麦冬用量稍大于麦冬,或因不同种麦冬药材的质量有所差别。

综上所述,古代药用麦冬来源于沿阶草属和山麦冬属多种植物,主流当为麦冬O.japonicus,且明代以来已有人工栽培。近代以来则将两者逐渐分开,以麦冬O.japonicus为麦冬的正品基原,以湖北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和短葶山麦冬L.muscari作为山麦冬的正品基原。

3 产地与品质考证

魏晋《名医别录》最早记载麦冬产地为“函谷”,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云:“函谷即秦关。”[10]195即今河南省灵宝市一带。唐代《本草拾遗》记载,麦冬可入药品种较多,且具有不同的品质:“出江宁小润,出新安大白。”[21]148“江宁”为今江苏南京,“新安”为今浙江省淳安县、安徽黄山一带。可见唐代及之前麦冬药材分布于河南、江苏、浙江、安徽一带。

宋代《本草图经》记载:“今所在有之……江南出者……大小有三四种,功用相似。或云吴地者尤胜。”[11]71“吴地”为今江苏、上海大部分地区和安徽、浙江、江西的部分地区。《本草图经》附有“随州麦门冬”与“睦州麦门冬”药图,“随州”为今湖北省随州市,与今山麦冬药材的栽培区湖北襄阳毗邻;“睦州”为今浙江省杭州、建德、淳安一带,说明浙江成为麦冬主产区的历史悠久。明代浙江成为麦冬的道地产区,《本草品汇精要》:“【地】(图经曰)生函谷川谷及堤肥土石间久废处今所在有之(道地)江宁新安者佳,吴地尤胜。”[23]138且因其知名度高,野生资源不能满足需求,当时便已经出现人工栽培,如《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麦冬的栽培方式,并云:“浙中来者甚良”[14]713;《本草汇言》亦记载江苏、杭州麦冬多为栽培:“生函谷川谷及隄坂肥土石间者,多野生。出江宁、新安及仁和笕桥者,多种莳。”[20]489说明杭州建德、笕桥等地明代已成为知名的麦冬栽培区。清代以来四川发展成为另一重要的栽培产区,《植物名实图考》:“处处有之,蜀中种以为业。”“蜀中”为今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地区。《植物名实图考》又记载:“滇有小园,护阶除者皆麦门冬也。”[25]258可见云南亦有栽培。至近代则形成浙江、四川两大知名道地产区。《中药材品种论述》中记载川麦冬“品质较杭麦冬为次,但产量较大,因川麦冬栽培次年上旬即采挖,而杭麦冬则生长的时间较长,第二年六至七月采挖。”[26]185目前四川所产麦冬栽培时间较杭麦冬短,且产量高,杭麦冬受栽培年限等因素影响,种植面积及产量大幅度下降,需引起重视。历代本草对麦冬品质评价均以肥大质润者为佳,见表3。

表3 不同历史时期麦冬产地及品质评价信息

续表3

4 采收加工炮制考证

关于麦冬的采收,魏晋时期《名医别录》记载“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阴干。”[19]21宋代及之前的本草文献所载的麦冬采收时期基本沿用《名医别录》。明代李时珍[14]713在其所著《本草纲目》中提出“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晒收之”,与现代麦冬的采收时期及方式较为一致,这可能是历代麦冬图未见花序的原因。

麦冬的炮制方式则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历史变迁见表4。麦冬炮制最早见载于汉代张仲景《金匮玉函经》:“皆微润抽去心”(此书经过宋臣校订,亦有可能是后世修订时补入)。南北朝陶弘景[10]195在其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记载:“用之汤泽抽去心,不尔,令人烦,断谷家为要。”陶弘景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医药学家多认同“麦冬心令人烦”的观点而主张其去心使用。唐代文献记载了煮制、榨汁、切制等炮制加工方法,如孙思邈[33]《千金方》:“凡麦门冬、生姜入汤,皆切。三捣三绞,取汁,汤成去滓下之,煮五六沸,根据如升数,不可共药煮之。一法薄切用。凡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本草拾遗》中记载麦门冬“去心煮饮。”[21]148《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记载麦门冬有去心、去心熬、煮饮等加工方式[34]。《本草拾遗》中记载“麦门冬,《本经》不言生者。按生者本功外。去心煮饮,止烦热消渴,身重目黄,寒热体劳,止呕开胃,下痰饮。干者入丸散及汤用之,功如《本经》,方家自有分别。”有理由认为,古代去心更多指的是生品而言。

表4 不同历史时期麦冬采收炮制加工方法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所含麦门冬的处方基本均为去心。“天门冬、麦门冬:凡使,先以汤微润,抽去心,焙干称用。”[35]《太平圣惠方》中记载麦冬多为“去心”或“去心焙”,并有细锉、捣为散剂、煎方、生品榨汁、捣成丸等多种加工方式[36]。明代麦冬软化去心工艺更加成熟,如《本草品汇精要》载:“凡使,以水渍漉周润,俟柔软去心用。若以汤浸,则气味失矣。”[23]138说明当时已发现热水长时间浸泡加工会使麦冬的有效成分流失,故改为抢水洗。《本草纲目》:“以滚水润湿,少顷抽去心,或以瓦焙软,乘热去心。”[14]713

续表4

明代卢之颐[18]17在其所著《本草乘雅半偈》中明确否定麦冬去心的观点:“或以竹刀,连心切作薄片,醇酒浸一宿,连酒磨细,入布囊内,揉出白浆,点生姜汁、杏仁末各少许,频搅数百下,久之澄清去酒,晒干收用。入汤膏,亦连心用,方合上德全体。今人去心,不知何所本也。”其对于去心的原因提出质疑。

清代出现更多反对麦冬去心的记载,如张志聪[28]22《本草崇原》:“一本横生,根颗连络,有十二枚者,有十四五枚者。所以然者,手足三阳、三阴之络共有十二,加任之尾翳,督之长强,共十四,又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此物性之自然而合于人身者也,唯圣人能体察之,故用麦冬以通络脉,并无去心二字,后人不详经义,不穷物理,相沿去心久矣,今表正之。”陈修园[20]499《神农本草经读》认可并引用《本草崇原》不去心的观点:“张隐庵曰:麦冬……相沿去心久矣,今特表正之。《经》云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者,以麦冬根颗连络不断,能通达上下四旁,令结者解,伤者复,绝者续,皆藉中心之贯通也。”王学权[20]500《重庆堂随笔》:“麦冬《本经》所主皆是胃病,《崇原》发明最详。其功在心,不可去之。善用麦冬者,其惟香岩先生乎。”杨时泰[20]500《本草述钩元》:“修治:通脉,不去心。”《本草衍句》“麦冬横生土中,有十二余粒,其中即一心相贯,能横通胃络而补中,故治伤中;能横通胃络而散结,故治伤饱。后人用必去心,大非。”[20]502清代方书《温病条辨》“清宫汤”方中记载:“麦冬之所以用心者,本经称其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脉络绝,试问去心,焉能散结气,补伤中,通伤饱,续胃脉络绝哉?盖麦冬禀少阴癸水之气……用麦冬以通续络脉。命名与天冬并称门冬者,冬主闭藏,门主开转,谓其有开合之功能也。其妙处全在一心之用,从古并未有去心之明文,张隐庵谓不知始自何人,相沿已久而不可改,瑭遍考始知自陶弘景始也,盖陶氏惑于诸心入心,能令人烦之一语,不知麦冬无毒,载在上品,久服身轻,安能令人烦哉!如参、术、芪、草,以及诸仁诸子,莫不有心,亦皆能令人烦而悉去之哉?陶氏之去麦冬心,智者千虑之失也。此方独取其心,以散心中秽浊之结气,故以之为臣。”《温病条辨》使用麦冬多记载为“不去心”“连心”“连心炒”等[37]。有文献研究表明,麦冬去心后黄酮含量增高,然麦冬去心前后的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对疗效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验证[5]。临床并未发现麦冬心有令人烦的作用,且麦冬心所占重量极小,考虑工业化生产去心较为困难,建议经典名方中包含的麦冬药材不再进行去心加工。

辅料方面,《名医别录》中最早记载麦冬“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19]21故麦冬常与地黄、车前子配伍使用。如唐代《本草拾遗》:“和车前子、干地黄为丸,食后服之,去温瘴,变白,明目,夜中见光。”[21]148宋代《本草图经》中收载了“捣熟绞取汁,和白蜜”“酒化温服之”“以肥大苦瓠汁浸”等液体辅料[11]71。明代《仁术便览》中首次出现蒸制和姜制:“润略蒸去心,有酒浸、姜汁浸、免恋隔,伏日洗,抽心极炒。”[38]清代又出现米炒、朱砂拌染等炮制方法。如《本草从新》:“去心,入滋补药酒润,制其寒。或拌米炒黄。”[39]《药性切用》:“去心用……然亦可糯粉炒用,勿滑。朱砂拌用,镇心。”[20]499《药性蒙求》:“去心用。畏其寒者,好酒浸捣。叶氏有朱砂染者。”[20]502加辅料可增强疗效或扩大药性范围,如酒浸可引经、增强滋补功效,制其寒;蜜制可增强其滋润功效,姜制、米炒可制其寒,朱砂制可镇惊宁心。现代麦冬的加工方式多为净制,有轧扁或不轧扁之分。《中国药典》记载麦冬的炮制方式为“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1]155综上,建议经典名方中麦冬药材的炮制方式遵循《中国药典》的规定。

5 结语

古代植物分类学尚不发达,对麦冬药材的分类更多从药材性状及其功效角度出发,因此历代本草著作多将沿阶草属与山麦冬属多种形态相似的植物的块根作为麦冬药材的来源,最初以野生品入药,分布地为河南灵宝县一带,宋代产区转移至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区。此时杭麦冬O.japonicus成为道地药材已见发端;明代麦冬的栽培技术已成熟,药材来源多为栽培品,并明确浙江为麦冬的道地产区。清代以来,四川麦冬种植业繁荣,成为麦冬药材的另一大产区,但其所产药材质量不及杭麦冬。1863—1990年版《中国药典》中仅收载麦冬,并规定其基原为麦冬O.japonicus,1995年版起《中国药典》中新增山麦冬药材,其基原为湖北麦冬L.spicatavar.prolifera与短葶山麦冬L.muscari,并记载山麦冬药材的性味功效与麦冬相同,各地实际使用中也常将山麦冬作麦冬类药材入药。结合本草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麦冬药材的基原选用麦冬O.Japonicus。近年来,麦冬人工栽培过度追求商品外观大小,滥用植物生长调节激素,需引起重视。浙江所产麦冬自宋代至今备受推崇,但目前受产业经济影响呈现逐步萎缩态势,其栽培期为3年,品质更佳,因此经典名方开发时应优先选择品质更高的道地杭麦冬入药。

麦冬的炮制方式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变迁,陶弘景最先提出“去心”的加工方式,认为带心使用令人烦,其后历代本草医书均认可该观点。而明代《本草乘雅半偈》提出否定观点,认为“连心用,方合上德全体”;清代张志聪《本草崇原》提出麦冬的形态符合人体经络,故以麦冬通络脉不应去心。其后《神农本草经读》《重庆堂随笔》《本草述钩元》《本草衍句》等著作均认同麦冬不去心的观点。清代医书《温病条辨》中包含麦冬的药方,其加工方式均为“不去心”“连心”,可见清代麦冬去心的加工的方式已发生改变。现代麦冬的加工方式为“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临床观察及研究表明,麦冬心并无使人烦的作用,且其所占比重极小,考虑工业化生产去心较为困难,建议经典名方中麦冬药材的炮制方式遵循《中国药典》的规定。

猜你喜欢

麦冬本草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愿 望(下)
愿 望(中)
川、浙麦冬质量差异研究概况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