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语文味” 建构高效课堂

2020-10-26李华英

教师·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语文味教学设计

李华英

摘 要: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语言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更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将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对营造“语文味”的几点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中相关信息的沟通与联系,以助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味;情感共鸣;文本;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045-02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大都逐渐明白一堂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学生主体,致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激发情感的共鸣;有味道的语文课堂应该洋溢着语文学科独有的视听读写氛围和人文感悟韵味,促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和教师获得共同成长。

语文课要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即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教育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整体美,更是一种特色美。如何营造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建构高效课堂呢?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一、以文本解读为原点,回归“语”和“文”

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首先得注重文本的“语文意识”。以文本解读为原点,回归“语”和“文”,要用语文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语文的手段解决问题,用语文的标准评价效果,能尽可能地准确理解、把握文本。在钻研、挖掘教材中,以具体的语言分析来落实文本,抓住关键性词、句、段,不只在内容、思想上打转,还需要重点捕捉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充分激活语文文本中的有效训练点。

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兴趣爱好、知识素养、教育理念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个性特点,语文教学内容在课程、教材、学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其确定性最终指向了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对在语文课堂中引领学生把事件、道理等通过词句、方法、逻辑等写出来,运用语文基本知识、手段、技巧去表达本身想表达的事情,很多教师的能力依然比较薄弱。笔者曾观摩了一堂青年教师执教的《珍珠鸟》,教师在课上提问:“你在读完课文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很多学生马上就能在文章中找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并阐述自己的感悟,但也出现了个别学生从“如何关心、爱护小动物”的角度去谈自己看法的现象,教师未及时引导,很多学生就被影响而去谈“与某类动物的关系”。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所特有的东西,脱离了文本,语文就失去了依托,其“味”也就断绝了气源。

语文教师要慢慢地教语文,真正把教材文本当作一条路,带着学生一起行走。语文教师应当把握不同文本的尺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解读,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教学资源,使之教学化。同时,引导学生去探寻表达的形式与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文本解读和感悟,在动态生成中完成教学内容的构建。语文教学中还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在反复咀嚼、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获取情感体验,升华认识。每上完一节语文课,要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沉浸在一种情绪里、一种氛围里,要让学生“有灵气”地学习语文。

二、以语言艺术为向导,浓化“语”和“文”

教学语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境与内容的需求,引入教学语言艺术,灵活地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处理,必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强“语文味”。面对一篇枯燥、单调的课文,完全有可能因教师充满魅力的语言而让课堂“语文味”浓郁起来。教师只要在充分了解自身语言特点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即可使个人的语文特色在课堂凸显。

(一)教师语言艺术之简洁精练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计划将课本中的知识以学生能听懂、学会、练熟的方式传递。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语言就必须准确明了,方便学生听、说、记忆。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只有深入浅出地启发,才能吸引人,打动人。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无废话、杂语,既有书面语言的严密精确,又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教学质量很高。

(二)教师语言艺术之亲切自然

学校里的学习需要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衔接。语文教师要观察发现自己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巧妙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如何运用语言艺术让语文课堂独具味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时,根据具体情境改变自己的腔调、语速,使语言表达和平时与学生沟通、交谈的语气、语调一致,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具体的文本学习语境,又有助于让课堂充满交流和情感。

(三)教师语言艺术之优美生动

教学语言艺术之优美生动是指教师在简洁精练、亲切自然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语言进行灵活、个性地创造性运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将文本以及专业知识在自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将其转化为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再教给学生。很多名师的课,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许并不在于课堂设计的精彩,而在于名师们艺术性的语言。他们不仅仅是教师,更是语言家。他们通过在课堂上精彩生动的导入、过渡、评价,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浓浓的“语文味”自然氤氲开来。

三、以教学设计为路径,整合“语”和“文”

语文教材的丰富内涵往往能够给予我们更广泛的学习、思考空间,系统的教学设计其实是我们对文本进行选择和二次提炼的过程。教师可以从教材编写脉络、课文特色、学情等角度切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读味”“语文品味”“语文写味”,整合“语”和“文”。

在对《草原》一文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读起来、说起来、写起来,笔者设计了“概说、说读、品读、演读”四项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语文读、品、写的兴趣。首先,在概说活动中,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句式:这是一篇             的散文。让学生将教师所预设的答案呈现出来。在说读活动中,给予学生两个主问题作为课堂线索,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联想的角度,说一说草原美在哪里,哪里体现了草原情。品读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品读《草原》一文中经典的四个比喻句;品读文中一些短句的排列与运用;品读文章结尾的诗句。在设计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笔者采用了领诵、男女生合作读的演读形式。在整个教学设计上,以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段都充溢着生机和活力。

此外,想象和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每篇课文其实都是写作的范文,每篇课文中亦有很多的地方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作者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者的意犹未尽都可能是引发学生练笔的最好之处。例如,在分析了《穷人》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桑娜与渔夫还会有哪些对话?第二天,他们怎么跟孩子们解释?今后一家人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并展开联想写一段话。学生根据想象,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积累的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丰富,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获得了更好的统一,“语文味”自然就能凸显出来了。

语文教师以教学设计为路径,注意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活动得到全面充分的开展。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利用情境设置任务,以任务驱动课堂活动;可以围绕教学主题挖掘教育素材,引发学生思考,让“语文味”从“放”向“引”过渡。只有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并跟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拓展、延伸,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有味道的课程。

四、以情感共鸣为基调,凝聚 “语”和“文”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情感的迸发,首先来自文学作品本身。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与共鸣,语文教师要依托课堂,用情感去涤荡学生,使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语文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教师除了对知识点的认知,更需要感染力,以情感共鸣为基调,凝聚课堂,这也是“语文味”的一种表现。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文时,我们可以抓住文章开头奠定情感基调的一个词——“真好”,以及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以此来引领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用“我想对         說:                 ”的句式说话,表达读了本文后的理解、感激、提醒之意。再如,《金色的鱼钩》中,“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此时此刻,用什么语言能表达“我”对老班长的情感呢?这里用了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呢?当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就可以在学生内心“活”起来,蕴含在其中的情感也会潜流。当学生将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迁移到课文学习中,进行一种替代性的移情体验,学生的阅读思维和体验也在加深,这样就能陶冶学生的心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语文教师要善于积极、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教材,准确抓住文本的情感基础和学生的思维力,在两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凝聚 “语”和“文”。

有“语文味”的课堂着力于对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凸显“语文味”,应基于语言的品味和感悟进行语文教学,以文本解读为原点,以言语艺术为导向,以教学设计为路径,以情感共鸣为基调,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学生珍视对课文、问题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从而建构高效课堂,使学生披文入情,沿流溯源,进入文本语境,着力于文本语言的品味,感受语文魅力,积累和丰富人文情感。

参考文献:

[1]邰惠萍.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好教学语言[N].发展导报,2016-8-5(28).

[2]朱华贤.“语文味”的构成要素与彰显[J].小学语文教师,2008(1):6-8.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语文味教学设计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