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理念

2020-10-26吕梅军田野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发展理念现实困境体育教学

吕梅军?田野

摘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任务赋予学科教学全新的价值准则。本研究旨在准确把握体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内在规律,客观描述发展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教学的现实困境和目标追求。从知识共享、心智养成、体育素养、科学量化四个维度阐释体育教学全新的发展理念,适应规律、转变观念,以知识共享的模式获取体育教学可利用资源,将体育教学关注学生心智养成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把教学编排的重点转移到教学情境塑造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上,进一步拓展学生体育素养的培植,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量化,构建良好的教学范式,建立主客体共同遵守的内隐机制。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现实困境;发展理念

前言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下,各学科教学作为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都在不断尝试新的突破。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以及教学督评的模式探索,由表及里发生了许多实质性的转变,各学科也涌现了不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理念。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教育内容,有着自身的学科优势和运行机制。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教育要求下,需要对体育教學特点进行重新梳理,明晰其教育优势,分析教学过程遇到实际困境及发展瓶颈。对体育教学运行现状进行梳理,集中问题归纳为:1)学科目标与教学理念的落后致使体育教学过程程序单一、模式陈旧,教学组织与实施难以满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际要求。2)重内容、轻方法,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教学环境开放、教学设施多元;因此,体育教学具备新颖教学方法实施的现实可操作性,利用好、发展好优势资源是体育教学科学、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1.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教学

1.1现实困境

核心素养要求下体育教学价值标准实则是传统体育教学目标的继承与更新,是新时期教育育人功能的诠释。可现行的教育实际与核心素养所规范的体育教学价值准则还存在差距。通过对教学实践的观测,我们参照其反映的问题逆向推论,目前体育教学存在三种弊端:1)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实际授课内容与教学大纲脱节,许多课堂出现备课一次、授课一学期此类“低端”、“廉价”教学;2)教学组织形式生硬,缺乏活力,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3)教学评价“单一”、“僵化”,手段片面,缺乏全面、系统反应课堂教学价值的评价因子。由此,体育教学要达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新审视价值标准,重构教育理念,将激发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促进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培养目标,调动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构建互助、协作、共赢的教学关系,努力使体育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

1.2目标探索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目标:“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1]。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目标已经在评价传统技能掌握程度上发生了价值转变,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包括体育在内的诸多学科共同的价值取向。传统技术、技能传授已经不适应学校体育主体的价值追求,广大学生对于新型课堂教学方式的渴求占据主流,他们更希望以一种“参与式”的课堂关系来主导自己的课堂行为,渴求教师以一种“关怀”、“包容”、“合作”的教学态度来对待自己。以衡量技能掌握程度为主的考核标准,其本身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间就形成了一道隐形屏障,我们很难在某一个节点上做出改变。以期实现体育教学的全面变革,就需要进行体育教学的顶层设计,使原本国家意志对于教育变革的纲领要求,教育教学主体难以付诸实践的创新思路,都可以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下实现突破。

2.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召唤体育教学新理念

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手段为体育教学注入了多元要素,以书本知识传递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已逐渐弱化。教学内容的传输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之产生的许多先进教育理念正在填充教学者的思维,项目化教学、主题、探究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正在催生一场教学革命。总结大部分被广为认可的体育教学理念,它们存在的核心要义共同指向于以下几点:

2.1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这一概念源于企业(组织)的知识管理领域,指组织员工或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应(林东清,2005),其中,“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是两个核心过程要素[2]。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知识共享对于其专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3]。体育教学实现知识共享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资源共享(教育者间的知识共享),既教师获取的教学资源在团队组织中互通交流,信息开放的程度对保持教学的新鲜度,维持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过程共享,既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共享;三是成果共享(学生间学习成果分享),每个学生在教学中获取的信息价值最后内化于心的成效各不相同,因此学生间成果分享可以开拓学习认知,缩短知识习得时间。另一方面,体育教学相较于其它学科,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实操技艺,单纯依靠理论灌输不能解决学生在技术、技能学习中的实际困惑。课堂教学时间固定,传统外堂课组织形式相对统一,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参透所有的技术核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放性在线教育资源的出现畅通了体育教学知识传输渠道,教育部主导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各省市、校级精品课程,以及相关的价值功能等同的“开放教育资源”[4],为实现体育教学知识共享创造了平台。

2.2心智养成

在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科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下,仅把体育教学理解成一种技术、技能教育,就显得枯燥、乏力。体育课不单纯是教师的“说教课”、学生的“自由练习”课,如果体育课仍保持这样的运行方式,那体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无从谈起,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也和体育课毫无关联。

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规律,改变观念,找准策略,是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首要课题。由此,体育课应更加关注学生心智养成,体育教学有这样的优势,独特的教学环境,多变的教学资源,灵活的教学评价方式都为学生心智培养提供了可能。体育课堂教学是多变的、复杂的,这是由它的教学组织形式决定的,课堂中开放的授课环境,给予教师与学生更多自由交流机会,这是体育教学的特点,同时也是优势。教师有机会了解学生,掌握课堂需求,课堂矛盾更容易显现出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无法突破固有课堂秩序的藩篱,限制了课堂活力,矛盾迭出也是体育课堂的真实面貌。以心智养成为理念构建体育教学就是要在矛盾与办法间搭建桥梁,打破传统课堂秩序的束缚,尊重学生主体权利,注重学生品德修养,让学生以多元的身份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使其在教学参与及教学目标构建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

2.3体育素养

体育课程目标并不只是提高学生的技能或体能水平,而是培养具备体育素养的人,其中包括运动动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能力、感知理解能力、具有自信和自尊、能够自我表达、能够欣赏运动并领悟其所带来的价值六个方面[5]。学校教育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优良的教学环境,包括其它教育形态不具有的人文环境、课程体系,以及层序递进的教学安排。学校中有具备较高素质的学习伙伴,体育社团、俱乐部、协会等各类学习互助组织有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虽然体育教学仅开展在学校教育范围内,有一定的时间宽度,但学生接受体育教育,产生的教学效果和对受教者体育品行的影响是持续的,是影响终身的教育。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6]。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适时做出观念转变,将课堂常规的编排转移到创造教学情境与发展学生体育素养的轨道上,体育教学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而是在交互协作中共创学习平台,是学生运动情境体验的基地,教师与学生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讲授者与被动倾听者的牵引关系,应是建立在互通互信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是相互激发促进的共生关系。

2.4科学量化

导向与评价是位于教学过程两端的首尾因子,两者相互促进、结队共建,导向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在具体内容上得以呈现不同的样式,最终通过教学评价来反应教学效果。新时代教育要求下,培育核心素养所涵盖的服务范围已经超越学校本体,发展核心素养是跟随学生发展的终身教育,是踏入社会以后仍旧需要的品质素养。建立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体系[7],是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尝试的主旨要求。因而,教学过程实施效果的衡量指标要更多倾向于考核学生素质养成的终身性,改变单一依靠评判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程度作为学业质量考核的唯一标准。具体到实践层面,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习态度、体育参与频次监测上,将评价内容辐射到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次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多少等过程环节,发展多样、多元的评价方式,建立全面、系统、层序递进的量化体系。

体育教学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良好教学范式的构建不能完全依赖于教育教学制度的约束,它的形成取决于教学主客体共同趋向的价值追求,通过长期的共同协作建立主动、积极、内在一致的隐性规则,成为教学成员共同认可并一致遵守的价值守则,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科学量化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J].教育现代化,2016,3(09):261.

[2]尹睿,彭丽丽.Web 2.0个人学习环境的知识共享方式及评价[J].开放教育究,2015,21(02):78-88.

[3]岳海鹏,唐小林,杨成波,刘建和.基于教育云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乒乓球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03):115-120.

[4]韓锡斌,周潜等.基于知识分享理论的开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3):29-37.

[5]于永晖,高嵘.体育素养的概念与内容构成辨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04):111-1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

[7]季浏,钱秉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4.

作者简介:吕梅军(1970-)男,山东烟台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理念现实困境体育教学
创新发展的三重视阈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我国发展理念的演变与创新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