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乡土文化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2020-10-23蔡兴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乡土文化爱国主义

蔡兴

摘要:高中政治课程单元《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以《文化生活》为例,选取部分优秀的乡土文化素材,浅谈如何利用乡土文化,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融入本土特色,在循序渐进中渗入爱国主义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乡土文化;爱国主义;文化生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0-0036-02

1.搜集梳理优秀乡土文化素材,引领学生感受爱国情怀

在政治课堂《文化生活》的教学过程当中,搜集和梳理大量的优秀乡土文化素材,将这些素材和《文化生活》当中的基础知识点结合起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可以体验到充满乡土气息的政治课堂,而不是面对枯燥无趣的知识要点,让乡土文化更加灵动鲜活,让课堂更加贴近生活,在悄声无息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高中政治课本《文化生活》针对地方性的优秀乡土文化没有进行太多的介绍,这为我们发掘本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乡土文化素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在“文化遗产”这一主题的教学过程中,众所周知,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在这数不清的灿烂的灿烂文化之中,选择引入本地特色“皮影戏”(俗称“灯影子”),作为课堂的主要教学素材,不但有效地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引导学生更深入领悟、感受我们本地方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本地方优秀乡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中要求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效。尤其是在开展“感受非遗,珍爱宁夏”的系列校本课程的过程当中,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家乡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皮影戏的优美唱腔、形式的诙谐逗趣、内容的通俗易懂、富含的哲理,民间艺人独具匠心的艺术表演等特色中感悟地方优秀土文化包含的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到博大精深,从而在深刻感悟地方优秀乡土文化中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优秀的乡土文化饱含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让政治课堂更接近生活,更接地气,更富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文化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本土特色优势,利用优秀乡土文化的特色,设计和打造趣味性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乡土文化的角度了解和学习地方传统技艺,在乡土文化的探究活动中感受生活的文化,在文化中生活。通过乡土文化的渗入,让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领略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与包容性,激发学生奋发图强,认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未来能够投身于家乡和祖国的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优秀青年。

2.品读民俗文化,传承爱国情怀

乡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民俗文化,这也是《文化生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地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不仅可以充实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素材,而且还能激发学生以更大的兴趣品味民俗民情里的民俗文化,在充满兴趣的过程中学习,既能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又能在这一过程中传承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在《文化生活》“传统节日”的教学模块中,利用“春节”这一文化要素来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当中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逐层探讨,深度挖掘春节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学生可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介或报刊、书籍等大众媒体进一步感悟其深刻意义。通过对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对地方的春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持的积极态度,感受其中蕴含着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祈求家庭幸福美满、家人朋友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和团结协作、爱家爱国的深刻内涵。最终达到重视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节日的目的,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情怀的传承。

3.解读地方乡土历史经典 丰富爱国情怀

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而爱国主义情感正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应对地方历史,文化经典等教学资源进行挖掘,从中提取出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部分,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把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既使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又能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双赢。

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历史文化为《文化生活》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例如,在“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学模块当中,针对“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内容,除去课本中原有的经典实例,还可将本地方的红色经典——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历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这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更接近那个年代,切身感受革命烈士在红军长征胜利中作出的伟大贡献,继承和发扬革命烈士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打造一个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课堂,实现推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地将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同国家与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归属感,做新时代的新青年,踏上新征程。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要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逐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的建设。

4.在生活中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文化生活”是学习生活中的文化,也是学习如何在文化的环境下去生活。因此,《文化生活》的教学不应该是死板教条的方式,而应该注重生活化和实践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以学习学习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因此,“寓教于行”的教学方式才应该是最正确的教学方式,我注重坚持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在开始“文化的多样性”的教学之前,我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了解和收集本地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文化形式。学生们积极行动开来,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积极参与实践学习活动,通过调查、走访、参观浏览等多种途径,将宁夏的秧歌、花儿、高跷、戏曲(皮影戏等)、说唱、坐唱、道琴、剪纸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高中政治课课堂上展现出来,这一方式既锻炼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探究合作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也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活跃了《文化生活》课堂教学活动的气氛,使学生们在耳熟能詳的乡土优秀传统文化情境中激发起他们努力探究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养成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良好习惯,增强“文化就在我们生活中”的理念,彰显文化自信。

例如,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教学模块中,学习“中华文化表现出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三大文化特点”这一内容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了许多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活动形式。如: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皮影戏知识竞赛、秧歌社火表演、剪纸技巧演示、说唱、坐唱、宁夏花儿、道琴展演等活动,为文化生活课堂搭建了生动的展示平台,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进而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5.总结

乡土优秀传统文化进入高中政治课课堂,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切实培养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乡土文化爱国主义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存问题探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以《文化生活》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