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0-23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450000郭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哌拉巴坦内酰胺酶

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450000)郭帅

重症肺炎是一种由病原菌感染引发的呼吸系统危重症,极易诱发呼吸衰竭,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目前临床治疗重症肺炎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但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药物耐受问题也越发严重,单一抗生素疗法已经无法有效控制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进展[1]。此次研究以在我院就诊的8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8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A、B两组(A=43,B=43),A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13±2.96)岁。B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20±3.04)岁。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入组后均给予吸氧、降温、镇咳祛痰等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20054306):4.5g/次,溶于100mL生理盐水后静脉滴注,2次/d。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国药准字H20031344):90mg/次,2次/d,静脉滴注。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

1.3 观察指标 取两组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检测降钙元素(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7d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肺部阴影面积缩小>50%;有效:治疗7d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肺部阴影吸收不足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CT、CRP水平比较 B组治疗后PCT、CRP水平均低于A组(P<0.05),见附表。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B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A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B两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2.33%,2.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复合型抗生素,其由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两种药物配伍而成,其中哌拉西林是一种氨脲苄类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抑制细菌正常生理代谢和增殖,从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哌拉西林容易被细菌内的β-内酰胺酶灭活,而他唑巴坦作为一种不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故其与哌拉西林联用可有效增大哌拉西林的敏感菌范围,提高其抗菌效果[2]。而氨溴索则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祛痰药物,其不仅能有效减少痰液分泌,还可通过抑制酸性黏多糖合成降低痰液粘性,从而加快痰液分解、排除。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B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B组治疗后PCT、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仅接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的A组。这表明两种药物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加快重症肺炎患者症状改善。且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较大差异,这表明两种药物联用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哌拉巴坦内酰胺酶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2例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关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五种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阿维巴坦联合头孢他啶、氨曲南或美罗培南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常用检测方法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剂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的疗效评价
买糕德~女子37岁生38娃 10个女儿28个儿子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防治分析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