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量名”结构的副词化
——以“一窝蜂”为例

2020-10-23王志英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习语动因副词

王志英

(天津外国语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很多“一量名”结构已经演化为副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已经收录的“一个劲儿、一股劲儿、一股脑儿、一连气儿、一口气、一阵风、一溜风、一溜烟、一窝蜂”等都标注为副词;虽然“一条心、一个人、一骨碌、一下子”尚未被列为副词,但是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副词用法已经很普遍了。学者们对“一量名”的表义和固化已经有所关注,储泽祥(2003,2008,2014)分别研究了“一个人”、“一条龙”和“一条心”的固化现象,重点讨论其固化的过程和动因;曹秀玲(2005)重点分析了“一量名”主语句的类型,同时指出“一量名”结构有表数量和指称两种功能;宗守云(2008)分析了“一量名”和“X量名”的差异主要是“一”的虚化造成的,指出“‘一’容易虚化的原因是因为是计数的起点,使用频率高”,以上研究涉及了“一量名”的表义特征和固化动因,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启发。

目前对“一量名”结构的副词化关注还比较少,曾常红(2014)分析了“一口气”词汇化的条件和过程,该研究注意到“一口气”的副词用法,对本文研究具有启发性指导意义;储泽祥(2003)分析了“一个人”的固化过程,探讨了其固化条件和固化的鉴定标准,最后得出“固化后的‘一个人’主要是谓词性的,主要充当修饰语,也有一定的述谓功能”,其研究已经注意到“一个人”处于谓语前面的状语位置起到修饰作用,但是对其副词功能没有展开论述;刘琪(2018)分析了“一个人”的副词用法,但是没有解释“一个人”副词化的动因和机制。

以上研究为“一量名”副词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但是仅集中在个案研究,对“一量名”结构的副词化动因和机制缺少全面系统解释,为什么“一量名”结构比其他“数量名”结构更容易固化?固化的深层动因是什么?目前还缺少有力的解释。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一窝蜂”的演化过程为透视点,重点分析“一窝蜂”的演化过程,解释其演化的动因和机制,同时尝试探讨“一量名”结构演化的根源及其演化的共同成因和机制,为“数量名”结构的整体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补充。

二、“一窝蜂”的演化过程

1 “一窝蜂”的起源

“‘一窝蜂’最初是一个人的绰号。我国南宋建炎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有一支起义队伍领袖叫张遇,他的绰号就叫‘一窝蜂’。”陆游在《入蜀记》中就曾记述道:“建炎中,张遇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一窝蜂”这个绰号大有一触即发、揭竿蜂拥而起的气势。“一窝蜂”最初用于绰号并无贬义,而是表示有气势有威力的褒义词;随着“一窝蜂”的固化具有了贬义义,比喻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人多势重蜂拥而上的情势。现代汉语中,“一窝蜂”从感情色彩上属于贬义词。

2 “一窝蜂”的自由短语用法

“窝”作为量词出现比较晚,最初表示“蜂”的数量时是“数词+蜂”或“蜂+数词”结构。例如:

(1)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一虾至微,亦能放肆乎大海。(《关尹子·六匕》)

(2)后母欲其子立为太子,说王曰:“伯奇好妾”。王不信,其母曰:“令伯奇于后园,妾过其旁,王上台视之,即可知。”王如其言,伯奇入园,后母阴取蜂十数置单衣中,过伯奇边曰:“蜂螫我。”伯奇就衣中取蜂杀之,王遥见之,乃逐伯奇也。(《后汉书·卷六一》)

根据语料分析得出“窝”在唐代才以名词形式出现,指动物的巢穴,“窝”作为量词用法在宋代才开始出现。例如:

(3)第九十七证胃虚自然成节病,多生寸白与蛔虫,收采蜂窝烧存性,酒调一匕有神功。(《海上仙方》)

(4)则见后面一个人,把小娘子衣裳一捽捽住,回转头来看时,恰是一个婆婆,生得:眉分两道雪,髻挽一窝丝。(《简贴和尚》)

(5)不见尚书家来接,只道丈夫说谎,乘着丈夫上街,便发说话:“自家一窝子男女,那有闲饭养他人!好意留吃几日,各人要自达时务,终不然在此养老送终。”(《玉堂春落难逢夫》)

(6)木马长三寸,下至腹口,虚其内四五寸,使药之转旋之空,上用一窝蜂大小子数百,外用一合口大石子压之,若无大石子压而激之,口大如盂,小子如栗,出口便落,不能远中,惟其腹之虚也。(《练兵实纪·杂集卷二》)

例(3)中“窝”是名词,指的是蜂的巢穴,例(4)中“窝”已经名词借用为量词,通过例(4)~(6)可以推知“窝”虚化成量词以后可以用于表示事物、人、动物等名词前面,比现代汉语中用法广泛。例(6)的“一窝蜂”是一个自由短语,表示计数,表计数的“一窝蜂”结构不紧密,数字“一”可以换成其他数字,中间也可以插入其他词语,如“两窝蜂”、“一窝马蜂”等。

3 “一窝蜂”的固化

从明初开始“一窝蜂”开始固化,“固化是指两个或几个紧挨在一起的语言单位,由于频繁使用而化为一个相对稳固的、整体性的语言单位”(储泽祥、曹跃香,2005)。明初“一窝蜂”结构上固化成为习语,“一量名”结构分界消失,其中的“一”不再能用其他数字替换,在转喻机制作用下,以“一窝蜂”这一事物来指代乱哄哄的状态特征,固化后的“一窝蜂”句法功能主要是作定语、宾语和状语,对名词性成分进行陈述或描写。具有描述状态的功能和能够作状语是“一窝蜂”虚化为副词的基础,例如:

(7)那妖闻言,呵声笑道:“这叫做个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你众小的们,疾忙赶上去,与我拿将来,我这里重重有赏!”那些小妖,就是一窝蜂,齐齐拥上。(《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8)崔文升道:“果然唱得好,小的们说的不差。”内官们是一窝蜂的性子,一个说好,大家都说好。(《明珠缘·第二十一回》)

(9)士人洞中是暗处,觑出去看那灯亮处较明,乃是十来个少年妇人,靓妆丽服,一个个妖冶举止,风骚动人。士人正看得动火。不匡那一伙人一窝蜂的多抢到石洞口,众手齐来揭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

例(7)的“一窝蜂”已经固化为习语,不再表示计量,与其原来字面意义较近又高于字面义,语义透明度还比较高,在此隐含了像一窝蜂一样乱哄哄的状态。例(8)的“一窝蜂”作定语具有比况义,表示像一窝蜂一样的意思,根据语境可以推理出来比喻乱哄哄跟风的状态。例(9)的“一窝蜂”处于NP1+NP2+VP结构中,“一窝蜂”处于NP2位置后面直接接动作动词,这时“一窝蜂”处于副词化的临界环境中,“一窝蜂”既可以形容“一伙人”表人多,又可以指动作状态乱哄哄的。因为该结构中NP1(一伙人)与后面VP结构的内容具有主谓关系,所以我们把“一窝蜂”表示动作状态乱哄哄作为优选项。“一窝蜂”在NP1+NP2+VP结构中只能重新分析,用于修饰后面动词,这样“一窝蜂”开始了其副词化历程。

4 “一窝蜂”的副词化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窝蜂”开始出现在动词前面的状语位置,此时的“一窝蜂”已经虚化为描摹性副词,结构已经凝固化为一个整体,语义上规约化为描摹动作行为的势态,直接放在动词前面,或者与其他副词或介词结构连用放动词前面,在句子中充当状语。“一窝蜂”的副词用法一直沿用到了现在。例如:

(10)才出城,只见一簇花子拦住个出京小官儿的家眷讨钱,被那不知事的家人打了他,他们便一窝蜂聚起有三四百人,齐来乱打乱嚷,将女眷们的衣服都扯坏了。(《明珠缘·第十七回》)

(11)吩咐兄弟张国威,使守了东门,一个把总萧振虏守了西门,一个千总刘廷举守了南门,刀枪旗帜,且是摆得齐整。恰好这些鞑子一窝蜂赶来,望着城儿呆呆看,一个正坐在马上,指手划脚叫围城。这张都司眼儿清,手儿准,只一箭把他颠下马去。(《辽海丹忠录·第二十三回》)

(12)(赵武)道:“秦先锋被宇文老爷骗去,要行杀害,求老爷速往解救。”来总管听了道:“这是甚缘故?你快先走引路,我来了。”赵武跳上马先行。来总管也不顾周总管,拨马后赶。部下这些将士,一窝蜂都随着赶来。(《隋史遗文·第三十八回》)

(13)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蜂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西游记·第三十回》)

通过对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四版)和北大CCL语料库的考察结果来看,从明初到明末,“一窝蜂”首先是从“一量名”结构固化为习语,作定语和宾语,对名词性成分进行修饰和描述,表示乱哄哄的势态,然后再进一步虚化为副词作状语,描摹动作行为乱哄哄的状态,演化过程中内部结构逐渐凝固化、语义规约化和抽象化。

现代汉语中“一窝蜂”的习语用法和副词用法并存,但是“一窝蜂”成词以后,副词用法使用频率超过了习语用法,例如:

(14)如果农村基层各级组织缺乏引导或引导不善,则很容易形成“一窝蜂”的局面。(1994年报刊精选5)

(15)娱乐圈锦上添花,跟红顶白多的是。比如发仔,以前人人憎他,把他骂个万恶不赦,谁没写上一笔,就好像不够时髦,如今发仔行运了,走红了,大家又一窝蜂地去奉承他,连他的缺点都写成优点。(《还你前生缘》)

三、“一窝蜂”演化的动因和机制

1 “一窝蜂”演化的认知和语用动因

“一窝蜂”的本义主要有两种语义功能:计数和指别。计数是指对蜂数量的限制,指别的作用是指描述的主体是蜂,而不是别的,其本义并没有表示乱哄哄的语义。“一窝”有多、乱之意,蜂都是群聚并发出嗡嗡声,且蜂类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人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知识,经过认知加工形成了“一窝蜂”表示乱哄哄和凶猛状态的意象图式,这种意象图式经过不断的概括化和抽象化,就形成表乱哄哄和凶猛的理想化认知模式(ICM)。在语言表达主观性作用下,当人们想凸显事件或动作的状态、话语的主观情态或追求表达形象性时,在以上语用动因促动下,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式的相似性,就会用“一窝蜂”这个词语表达乱哄哄和凶猛的势态。例如:

(16)纪献唐道:“他会弹琵琶?去,咱们去看看去。”说着,丢下这里,一窝蜂跑到书房。顾肯堂见他进来,连忙放下琵琶让座。(《侠女奇缘》)

(17)只见那班日本女子一个个俊眼斜睃,秋波微动,一窝蜂的都拥到这边桌上来,七手八脚的添茶伺水,应酬不迭。(《九尾龟·四》)

(18)他再说:这表示权位何等重要。有朝一日,你爬上去了,所有人就一窝蜂跑来巴结你。(《蒋宋联姻内幕》)

在人类认知和语用动因的促使下,“一窝蜂”从短语结构虚化成描摹性副词,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凸显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态和评价。

2 “一窝蜂”演化的句法环境和语义基础

“一窝蜂”表计量时指蜂多,这是其副词化的语义基础。明初出现了用在名词前面的“一窝蜂”,其比喻义产生了,已经固化为一个习语形式作定语或宾语,对名词性成分的状态进行陈述或描写,表示乱哄哄和凶猛的状态,如例(7)和(8)。语义上具有描摹性、比况性为“一窝蜂”进一步演化为描摹性副词提供了可能。“一窝蜂”能处于谓语前面状语的位置,表示对动作性状方式的描摹,是其副词化的关键,如例(9)。明中后期出现了在动词前面描摹动作方式和状态的“一窝蜂”,在句子中作状语,如例(10)~(13),此时“一窝蜂”已经演化为描摹性副词。能否处于状位,结构是否凝固,是否能对动词性状进行描摹,也是鉴定“一窝蜂”是否副词化的标准。

3 “一窝蜂”的演化机制

词语的演化和词义的衍生是有理据性的,“一窝蜂”的演化是在转喻和隐喻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首先从“一量名”自由短语固化为习语是转喻在起作用,是用“一窝蜂”这一事物转指它的特征。本节第一部分提到人们根据经验在理想化认知模式中形成了“一窝蜂”具有乱哄哄和凶猛的特征,当人们想表达这一概念时,用事物本身指代了它的特征,这使得“一窝蜂”固化成具有描摹性和比况性的习语形式。

“一窝蜂”从习语进一步虚化为副词是隐喻在起作用。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是利用源域的感性认知来理解抽象目标域的基本特征,是基于相似性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隐喻映射的过程也是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概念整合是人类把来自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有选择地提取其部分意义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的一系列认知活动(王正元,2009:11),人们感知到事物的相似性后,会在心理上对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产生联想,能够产生联想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类属空间,类属空间具有隐喻源域和目标域两个概念之间的同享特点,也就是相似性。源域和目标域基于相似性就有了连通性,在整合空间中隐喻映射将源域和目标域连接起来,再经过加工、投射源自两个输入空间的内容融入整合空间,形成新的概念结构,并且在语义上出现新的浮现义。

一窝蜂在现实生活中是群居,不断发出嗡嗡声,且经常攻击人类,这属于输入空间1,即表征空间。当人们想表达乱哄哄或来势凶猛状态时,属于输入空间2,即所指空间,基于认知感知的相似性使得两个空间具有了连通性,于是“一窝蜂”就从视听域映射到了认知域,然后两个输入空间的内容在整合空间经过加工和融合。“一窝蜂”首先凝固成一个具有比喻义的习语形式,然后基于相似性进一步融合,就使其具有了表示乱哄哄和来势凶猛的浮现义。这一语义开始使用时还需要语用推理,随着结构的凝固化和语义的规约化,人们逐渐接受并开始使用,说话人为了强调动作势态经常把“一窝蜂”放在状位,促使其进一步虚化为副词。

四、“一量名”结构的副词化

语言学界对“数量名”结构早就开始关注了,但是对“一量名”副词化研究成果还很少,只有关于“一个人”、“一条心”、“一口气”等少数个案研究,汉语中的“一量名”结构在长期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已经不仅仅单纯表量,在表义上走向了多元化,这种发展趋势肯定不是偶然的,其背后必然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在制约着。文中选择“一窝蜂”的副词化作为个案进行分析,因为“一窝蜂”副词化的句法环境、语义特征、演化动因和机制,与其他“一量名”结构基本是一致的。“一量名”结构的系列副词化与这一结构能处于状位和具有描摹性或比况性的语义特征有密切关系,其演化动因与人类认知和语言表达主观性密切相关,演化机制都是在转喻或隐喻作用下形成的。下面探讨“一量名”结构副词化的条件和共性。

1 “一”的特征

数字“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积淀了很多文化内涵,延伸出很多非数字用法,词义具有多元性,有开始、完整、全部、统一、单一、短暂、全、大、多、少等多个义项,也有数词、名词、形容词、连词、副词等多种语法功能,多义项多功能也造成了其使用频率很高,这是造成“一”虚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一”的虚化为“一量名”结构的凝固化提供了可能,已经虚化的“一量名”结构只能用“一”,不能换成其他数词,如“一骨碌、一阵风、一个劲儿、一溜烟、一溜风、一个人、一条心、一口气”等。

2 “一量名”副词化的条件

为什么“一量名”能固化成词,其他数字的“X量名”没有固化成词?曹秀玲(2005)指出“‘一量名’主语不单纯表示数量,还表示通常的状态,因此是类指的”,即“一量名”既可以表示数量意义,又可以表示指称意义,而“X量名”只能表示数量意义。宗守云(2008)提到“‘一量名’既可以表现抽象事物,是为指虚;‘X量名’一般只能表现具体的、实在的事物,是为指实”。可见“一量名”能够表状态和虚指是其进一步虚化的条件,其他的“X量名”只能表示具体的数值,失去了进一步虚化的可能。

根据语料调查得知并不是所有的“一量名”都能副词化,这与“一量名”结构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环境有关。储泽祥(2003)指出,“一个人”表示独自的语义,能作谓语中心的修饰语是其固化基础。储泽祥(2014)分析了“一条心”演化过程,指出“只有‘一条心’处在谓语位置,句式义才是并且只能是‘双方或多方意志同一’”。曾常红(2014)指出:“‘一口气’结构成分的基本义和呼吸连贯短时的生理特征成为‘一口气’虚化的基本语义特征。”“一口气”具有比况性和方式性描摹也提供了语义基础,位于谓语前状位为其提供了类推的句法环境。对于“一窝蜂”来说,数量多、乱哄哄、凶猛状态是使其具有比喻义的基础,语义上的描摹性是“一窝蜂”副词化的基础,经常处于状位是其演化的句法环境。例如:

(19)如今这园子安静多了。自从那日道士拿了妖去,我们摘花儿,打果子一个人常走的。(《红楼梦》)

(20)十八般武艺,无一件儿是会的。论文一口气直念到“蒋沈韩杨”,论武调队子歪缠到底。(《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21)方才听得报事的说,这长老要往建康去,料他去亦不远,我们一齐赶上,毕竟追着,拜求他转来如何?”众人齐道:“此论甚当”。有几个保正里长,忙忙的到县里报去了。这一班后生村民猎户,一窝风(蜂)同望东南赶来。(《禅真逸史·第三回》)

例(19)的“一个人”不表示数量义,也不表示指称义,表独自之义,处于谓语前面不作主语,而是作状语,这是“一个人”副词的句法和语义环境。例(20)的“一口气”也不表示数量,表示连贯义,并且处于谓语动词前面,为其虚化为副词提供了语义和句法环境。例(21)的“一窝蜂”具有比况义和描摹性,在动词前面作状语,这是“一窝蜂”虚化成副词的条件。可见“一量名”的副词化与“一”的词义与每一个词的最初本义和句法环境密切相关。

3 “一量名”副词化的动因

语言表达的主观性是促进“一量名”结构演化的动因,说话人在话语表达过程中带有主观性色彩,要传递主观情态和表达自己的主观看法和态度就会选择形象生动的词语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主观性和形象性,这一语用目的促进了“一量名”结构的语法化。例如:

(22)那两个后生禀道:“奉家主之命,候二位爷睡了才去”。瞿天民竟不知东西南北,也不脱衣服巾帻,放倒头径自睡了。瞿助一骨碌睡倒侧首铺里。(《禅真后史·第六回》)

(23)若兄差了念头,只图一己之肥,不肯刀口上用钱,我只将这铜钱往县中出首,惟恐主仆出丑;还有一说,兄若不回家去,一溜烟走了,区区见了员外,求县官差委缉捕公人,一条绳子捆将来。(《禅真后史·第十八回》)

(24)柳绪笑道:“好姐姐,你教我打弹子”。玉友笑道:“要拜师父的那么容易,拜也不拜就教你?”柳绪道:“我拜,我拜!”说毕,对着玉友跪将下去,一连气磕了七八个头。(《红楼复梦·第十二回》)

例(22)的“一骨碌”形象描绘出动作的利索,例(23)的“一溜烟”凸显了动作的迅速,例(24)的“一连气”体现了动作的连贯和迅速,所以“一量名”是在语言表达主观性驱动下主观化的产物。

4 “一量名”副词化的机制

“一量名”结构通常是在转喻和隐喻机制作用下开始副词化的,宗守云(2008)提到“‘一量名’有时会出现隐喻或转喻的用法,是为了转用;‘X量名’很少有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本用的用法”。“一窝蜂、一条心、一口气、一阵风、一个人”等都是先在转喻机制作用下从计量的“一量名”短语固化为具有比喻义的习语形式,然后在隐喻机制作用下进一步语法化为副词。例如,“一口气”最初“一量名”结构表示计数,在转喻机制作用下指称“烟气”,曾常红(2014)指出,“一口气”转喻属于受事转喻,然后在隐喻机制作用下进一步语法化为具有描摹性的副词,位于状位对后面谓语动词的状态进行描摹。例如:

(25)一阵风来吹黑云,船中撩乱满江津。浩瀚洪波长水面,浪如银。即问长江来往客,东西南北几时分?一过教人肠欲断,况行人。(《全唐词》)(26)正末云:主公,你见这阵风么?

刘备云:师父,此一阵风,主何凶吉?

正末云:这一阵风,不按和炎金朔,是一阵信风,单主着今日午时候,必有军情事至也。(《全元杂剧》)

(27)童儿进来,见师父报曰:“有闻太师来拜访。”赵公明听说,忙出洞迎接,见闻太师大笑曰:“闻道兄,那一阵风儿吹你到此?你享人间富贵,受用金屋繁华,全不念道门光景,清淡家风!”二人携手进洞,行礼坐下。(《封神演义·第四十六回》)

例(25)的“一阵风”在唐代刚出现时是“一量名”结构,表示计量,元代开始固化。例(26)和(27)的“一阵风”是名词性结构,已经不表示计量,是一种转喻性指称。

(28)金莲高叫道:“奶奶、小姐勿罪,奴家幸遇仙师,离脱火坑,不得再伏侍了。”说罢,一阵风把他三人都送入云眼里不见了。(《韩湘子全传·第二十四回》)

(29)那女子道:“妹妹,你如何来这里?”白衣女士道:“奉赵安抚请来救小衙内,坏那邪祟。”女子不听得,万事俱休,听了时,睁目切齿道:“你丈夫不能救,何况救外人!”一阵风不见了黄衣女子。(《警世通言·第三十九卷》)

(30)那魔十分凶猛,使口宝剑,流星的解数滚来,把个沙僧战得软弱难搪,回头要走。早被他逼住宝杖,轮开大手,挝住沙僧,挟在左胁下。将右手去马上拿了三藏,脚尖儿钩着行李,张开口,咬着马鬃,使起摄法,把他们一阵风,都拿到莲花洞里。(《西游记·第三十三回》)

(31)三藏回头叫声:“徒弟,这里来。”那行者本来性急,八戒生来粗鲁,沙僧却也莽撞,三个人听得师父招呼,牵着马,挑着担,不问好歹,一阵风闯将进去。那老者看见,唬得跌倒在地,口里只说是“妖怪来了,妖怪来了!”(《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例(28)和(29)的“一阵风”已经固化为一个具有比喻义的习语形式,可以理解为“像一阵风一样”,表述迅速的意思,比喻义为“一阵风”副词化奠定了基础。明代中后期在隐喻机制作用下,“一阵风”开始副词化。例(30)的“一阵风”不是“把”的宾语,和后面“都拿到莲花洞里”又不是主谓关系,只能进行重新分析为副词在句子中作状语。例(31)的“一阵风”已经演化成了副词,表示非常迅速的意思。

五、结语

现代汉语中很多“一量名”处于演化过程之中,有些“一量名”结构已经演化成了副词,如“一窝蜂、一条心、一骨碌、一阵风、一口气、一溜烟、一连气、一个人、一下子”等,本文以“一窝蜂”为例分析了“一量名”结构副词化的条件、动因和机制。“一量名”的副词化大致经历了表计数或指称的数量名短语→表比喻义的习语→副词三个阶段,“一”的使用频率、“一量名”结构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和表义特征是其演化的条件,语言表达的主观性是其演化动因,转喻和隐喻是其演化的机制。在转喻机制作用下“一量名”结构固化为一个具有比喻义的习语形式,在隐喻作用下使其进一步语法化成为副词,隐喻过程也是“一量名”结构表征特征和人类理想化认知模式形成意象的概念整合过程。很多“一量名”结构还处于演化过程之中,该研究对解释其他“一量名”结构的演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还有更多的演化动因和机制需要我们去探讨。

猜你喜欢

习语动因副词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短句—副词+谓语
解码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动因
副词和副词词组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