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酰胺联合注射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

2020-10-23肖京琳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湘潭411103

北方药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环磷酰胺骨髓瘤注射用

肖京琳(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湘潭 411103)

发性骨髓瘤是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高度异质性疾病,也是血液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数据显示,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约占13%,中位生存期在5年左右[1]。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骨痛、贫血、感染、肾功能障碍、神经症状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近年,随着以硼替佐米为代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应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预后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选取我院6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旨在分析环磷酰胺联合注射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6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1)。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1.27±7.14)岁;临床分期:15 例Ⅰ期,8 例Ⅱ期,7例Ⅲ期;免疫球蛋白M类型:8例IgA型,11例IgG型,5例轻链型,6例不分泌型。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9.84±8.05)岁;临床分期:14例Ⅰ期,9例Ⅱ期,8 例Ⅲ期;免疫球蛋白M类型:9例IgA型,12例IgG型,5例轻链型,5例不分泌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免疫球蛋白M类型)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2];无严重感染;临床资料完整;知情本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较差;心、肝、肾严重器质性病变;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沙利度胺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856)、地塞米松(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439)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于第1、8、15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300 mg/m2,分别于第 1~4 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 mg/d。观察组接受环磷酰胺联合注射用硼替佐米(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55)、地塞米松治疗,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同对照组,注射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1.3 mg/m2,1次/周。1个疗程为4周,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评估标准:①完全缓解:软组织浆细胞瘤消失,血清、尿免疫固定电泳呈阴性,骨髓中浆细胞<5%;②部分缓解:瘤体体积缩小>25%,血清M蛋白减少≥50%,24 h尿M蛋白减少≥90%,或降至<200 mg/24 h,骨髓中浆细胞减少≥50%;③进展:瘤体体积增加≤25%,血清M蛋白升高≤25%;④稳定:介于部分缓解与进展之间。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计入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疼痛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总分10分,得分越高,表示痛感越强烈。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10 mL,离心分离,取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骨疼痛情况、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用(±s)表示,以 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用[n(%)]表示,以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骨疼痛情况:治疗前,观察组NRS评分为(7.42±0.93)分,对照组为(7.14±1.28)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t=0.980,P=0.331);治疗后,观察组 NRS 评分为(3.01±0.56)分,较对照组的(5.69±0.72)分低(t=16.258,P<0.001)。

2.3 两组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对比:治疗前,两组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较低(P<0.05)。见表 2。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为临床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是由骨髓浆细胞出现异常变化,并浸润侵袭机体骨髓及其附属髓外组织,同时合成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其轻链,导致出现骨疼痛、贫血、免疫系统紊乱等多种临床症状[3,4]。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化疗等方案治疗,沙利度胺是常用药物,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炎、对抗血管生成、抑制胶原合成、镇痛等功能,并广泛应用于恶性实体肿瘤、血液病、风湿免疫病的治疗;地塞米松为临床常用抗毒、抗炎药物,效果确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环磷酰胺联合注射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骨疼痛。主要是因为:注射用硼替佐米不仅能抑制白介素-6(IL-6)等多发性骨髓瘤黏附分子、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降低转录因子核因子kappa B(NF-κB)活性,还能降低26S蛋白酶活性,促进NF-κB抑制物聚集并抑制其释放,降低机体降解量,且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减少新生血管,阻断骨髓瘤细胞血液供应,促进肿瘤凋亡。此外,其还能阻止DNA修复,防止多发性骨髓瘤产生耐药性[5-7]。因此,注射用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能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效果,减少疼痛。

表2 两组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对比(±s)

表2 两组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对比(±s)

组别 例数 骨髓瘤细胞(%) β 2微球蛋白(μ g/L) 免疫球蛋白(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3 1组t P 3 0 3 4.1 7±6.5 2 3 2.8 5±4.9 6 0.8 8 8 0.3 7 8 9.3 5±2.1 4 1 7.6 0±3.1 3 1 2.0 5 2<0.0 0 1 4.8 6±1.0 5 4.6 9±0.7 3 0.7 3 2 0.4 6 7 2.1 4±0.1 3 3.0 8±0.5 7 8.9 8 1<0.0 0 1 3 1.0 5±6.1 1 2 9.7 0±5.2 6 0.9 2 4 0.3 6 0 1 4.9 7±3.8 5 2 2.6 4±5.1 9 6.5 7 0<0.0 0 1

骨髓瘤细胞是反映肿瘤负荷的重要指标,也可反映多发性骨髓瘤病情;β2微球蛋白为临床目前发现的唯一与疾病发展密切相关的因子,检测其水平能为临床判断多发性骨髓瘤病情提供依据;免疫球蛋白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分泌的产物,是临床判断多发性骨髓瘤病情、预后的重要检测指标[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环磷酰胺联合注射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能降低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

综上,环磷酰胺联合注射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骨疼痛,降低血清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

猜你喜欢

环磷酰胺骨髓瘤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桂附地黄丸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促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丢失
环磷酰胺冲击结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