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黄蓝抗病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的定性研究

2020-10-23浏阳市人民医院浏阳410300

北方药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三氯甲烷浓缩液薄层

罗 跃(浏阳市人民医院 浏阳 410300)

双黄蓝抗病毒口服液,在我院使用已有15年历史,该口服液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 、小儿病毒性肺炎 、急性扁桃体炎等病毒性疾病 ,具有显著的疗效。处方由大青叶、银花、蚤休、连翘、山茶根、黄连、北柴胡、喇叭花子、板蓝根、射干、蒲公草、甘草组成。君药:大青叶、银花、板蓝根。臣药蚤休、连翘。使药为甘草。功效为清热解毒,祛湿,凉血。通过薄层层析实验对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芩进行定性鉴别,更好地建立全面完善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有利于提升该产品的质量。为控制该口服液质量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

1 仪器与材料

仪器:ZF-C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康禾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定量毛细管、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城东新瑞仪器厂)、超声波清洗器。LD-2A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硅胶G预制薄层板;所用对照药材与实验用试剂为:对照品绿原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53-201415)、连翘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21-200610)、靛玉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17-201504),当归(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20927-200512),黄芩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15-200815);自制纯化水,所有试剂为分析纯。

2 浓缩液的制备

以上十二味中药饮片,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2 h,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 h,将2次煎液混合,经滤网滤出,滤过的液体进一步浓缩,使其密度约为1.02(40℃)的浸膏,将95%乙醇加入浓缩液,使浓缩液的含乙醇量达到65%,放置于冷处24 h。将上清液进行加热,使乙醇挥发至没有乙醇味,加入蔗糖68 g,向上清液中加水至1000 mL,静置24 h,滤过,取得浓缩液。

3 供试液的制备

3.1 银花药品液,对照液的制备:取本品浓缩液10 mL置蒸发皿中,至水浴锅中挥干,往蒸发皿中加入5 mL乙醇使其溶化,滤过,将滤液经过蒸锅进行浓缩,浓缩液至约2 mL时收取液体,将此浓缩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将对照品绿原酸加入乙醇溶液,溶解制成浓度为1 mg/mL的对照品溶液

3.2 连翘药品液,对照液的制备:取本品浓缩液50 mL,浓缩至约5 mL,加硅藻土5 g,搅拌均匀,干燥,加乙酸乙酯30 mL,超声处理30 min,经滤斗过滤,所得的液体置蒸发皿中并放于水浴锅中挥干,加入1 mL甲醇至蒸发皿中使其溶解,将此液体当作供试品溶液。称取对照品连翘苷置于量瓶中,在量瓶中加入甲醇稀释成浓度为1 mg/mL的溶液,将此溶液当作对照品溶液。

3.3 大青叶药品液,对照液的制备:取本品浓缩液,加三氯甲烷40 mL,至冷凝回流装置中加热1 h,将三氯甲烷液分离取出,将其在水浴锅中浓缩到液体1 mL,并将此溶液当作供试品溶液。将靛玉红对照品称量至量瓶中,将三氯甲烷加入量瓶稀释成浓度为1 mg/mL的溶液,并将此作为对照品溶液。

3.4 黄芩药品液,对照液的制备:取本品浓缩液50 mL,加乙醚振摇提取2次,单次30 mL,将乙醚液体去除,水液加盐酸调节pH至2~3,将乙酸乙酯与上步提取液混合置于分液滤斗中不断摇动提取2次,每次提取使用乙酸乙酯30 mL,将两次乙酸乙酯液体合并盛于蒸发皿中,并置于水浴锅中挥干,将1 mL甲醇加入蒸发皿中使其溶解,将此溶解液体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将对照品黄芩苷置于量瓶中,将一定体积的甲醇稀释配制成浓度为1 mg/mL的溶液,将此溶液当作对照品溶液。

3.5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取缺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芩的双黄蓝抗病毒口服液药材,分别按照浓缩液制备下的制备工艺,制成浓缩液,分别按照样品液制备方法制成银花阴性对照液、连翘阴性对照液、大青叶阴性对照液、黄芩阴性对照液。

4 薄层色谱条件与结果

4.1 银花的定性鉴别:依据TLC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四部收录的通则0502)中的规范进行操作,用移液管将三种溶液各吸取10 μL,在硅胶G薄层板同一水平线上点样,将乙酸丁酯-甲酸-水(70∶25∶25)的上层溶液加入层析缸,让溶剂向上展开至薄层板2/3,将硅胶G薄层板取出,并置于室温中晾干,选择365 nm的紫外光灯下进行斑点的鉴别。在硅胶G薄层板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显示同样颜色的荧光斑点。在对应位置空白对照液没有此斑点。定位Rf=0.45。结果见图1。

4.2 连翘的定性鉴别:依据TLC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四部收录的通则0502)中的规范进行操作,用移液管将三种溶液各吸取10 μL,在硅胶G薄层板同一水平线上点样,将三氯甲烷-甲醇(20∶3)的上层溶液加入层析缸,让溶剂向上展开至薄层板2/3,将硅胶G薄层板取出,并置于室温中晾干,用10%的硫酸乙醇溶液喷向薄层板,并将板加热(105℃)至显示清晰颜色的斑点。将板放置于日光下鉴定。在硅胶G薄层板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显示同样颜色的荧光斑点。在对应位置空白对照液没有此斑点。定位Rf=0.38。结果见图2。

4.3 大青叶的定性鉴别:依据TLC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四部收录的通则0502)中的规范进行操作,用移液管吸取供试品溶液、空白对照液各10 μL,对照品溶液5 μL,在硅胶G薄层板同一水平线上点样,上层溶液加入层析缸,让溶剂向上展开至薄层板2/3,将硅胶G薄层板取出,并置于室温中晾干,选择365 nm的紫外光灯下进行斑点的鉴别。在硅胶G薄层板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显示同样颜色的荧光斑点。在对应位置空白对照液没有此斑点。定位Rf=0.48。结果见图3。

4.4 黄芩的定性鉴别:依据TLC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四部收录的通则0502)中的规范进行操作,用移液管将三种溶液各吸取10 μL,在硅胶G薄层板同一水平线上点样,将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的上层溶液加入层析缸,让溶剂向上展开至薄层板2/3,将硅胶G薄层板取出,并置于室温中晾干,用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喷在薄层板上。将板放置于日光下,在硅胶G薄层板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显示同样颜色的荧光斑点。在对应位置空白对照液没有此斑点。空白对照液无此斑点。定位Rf=0.32。结果见图4。

5 结论

本实验中双黄蓝抗病毒口服液:银花的鉴别:展开剂曾尝试使用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作为展开剂[1],阴性出现干扰,分离效果不理想。后采用以乙酸乙酯一甲酸一水(10∶1.6∶2.4)[2]为展开剂,出现明显拖尾现象.后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0∶25∶25),分离效果好。

连翘的定性鉴别:展开剂曾用三氯甲烷一甲醇(8∶1)展开[3],斑点没有分离出来,达不到鉴别效果。后尝试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3∶2∶1)展开,存在很明显的拖尾现象。后通过极性调整展开剂采用三氯甲烷-甲醇(20∶3)为展开剂分离效果好。

大青叶的定性鉴别:曾尝试使氯甲烷-乙醇-浓氨水(7.5∶7.5∶1),展开[4],阴性存在干扰,后改用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5∶4∶2)为展开剂,阴性存在干扰[5],以环已烷-三氯甲烷-丙酮(5∶4∶2)为展开剂达到了预期效果。

黄芩的定性鉴别:曾尝试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为展开剂[6],阴性存在干扰,后调整展开剂改为醋酸[7],分离效果不明显。使极性增大改为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分离效果明显,达到了定性鉴别的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展开剂进行摸索,找到了最佳的展开剂及配比,使得各种药材的有效成分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使该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下一步可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双黄蓝抗病毒口服液建立指纹图谱,进一步提升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水平。

猜你喜欢

三氯甲烷浓缩液薄层
中药醇沉前浓缩液质控指标的完善及标准建立——以党参醇沉为例
藏药“隆久”中云南樟的薄层鉴别研究
太阳能技术在膜浓缩液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含量的稳定性研究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指甲油致癌?符合标准的产品可放心用
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处理工艺探讨
指甲油致癌? 符合标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