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类与环境地质的关系

2020-10-21郑春荣

科学与财富 2020年8期
关键词:沙漠化人类环境

郑春荣

摘 要:本文客观、公正的分析了形成该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尤其针对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中因为矿业开发、超量开采地下水和修建水库大坝等导致的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介绍了各类地质灾害发生时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的防治对策,提出了自然地质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总结出了人类在取得经济的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积极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只有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人类才能更好的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经济,最终取得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和谐;生存

自人类出现后,在其生命和生存活动中就不断使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壳内部构造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和规模随着人口增长,科学技术发展愈来愈大。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环境是又产生这些环境的地质作用巧妙平衡的。当人类改变某些地质过程时,则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从而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自然界形成的地质环境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类存在着严重危害的一面。如何用其利,防其害,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

一、人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1、人类的破坏作用

人类对地壳的破坏作用有机械破坏和化学破坏两种。

机械破坏作用主要是通过爆破和挖掘来进行的。在采矿和工程建筑中用爆破方式使岩石、矿石破碎最为普遍。这种破坏作用速度比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风、海水的破坏作用中的任何一种都快的多。此外,机械破坏作用还可由开采天然气、是由、地下水灯气态和液态物质所能引起的。这类开采使地下岩石密度下降,不能承担上覆岩石的重量,因而产生沉陷。其沉陷速度每年达几十厘米,可超过地壳运动的速度,但其下沉幅度有限,一般不超过十几米。这种下沉也是逐渐产生的,有时伴有微弱的地震。

化学破坏作用主要是人类在加工矿石或利用开采出的矿物资源时发生的。这种作用使矿石或矿物的成分改变,有的使元素相对集中,有的使元素分散。

2、人类的搬运作用

人类搬运作用的方式是机械搬运。在搬运过程中分选明显,因为人类总是把同种元素、矿物或岩石放在一起搬运。搬运方式主要是从地下搬上地面;从山区搬向平原;从海底搬向陆地;从某种矿物岩石集中地点搬向缺乏这种资源的地点;现代地球上450座活火山从地下喷到地面的物质平允每年也只有40亿吨。人类的搬运使地壳产生较大变化,可见人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后果将是多么严重。

3、人类的堆积作用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杂物数量是巨大的。其中,废气、废水由于地面地质作用而流失,废渣则堆积在地面。另一方面,人类在工程建筑中(如铺水泥路面,建筑地基等)在地面造成大量人工岩石。人工堆积物除其本身可形成一些特殊的地形外,它还会加重堆积地的负荷,使堆积地地面下沉,同时可形成挤压和断层带。

二、人为地质环境的利与弊

人为地质环境是人类的地质作用造成的,可称为次生地质环境,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的地质作用越来越强,使得有害方面也日趋明显。

1、矿业与环境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不可避免的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水位降低、地面变形(如采矿结束后顶板塌落造成地面塌陷或地裂缝等)和尾矿库等方面。矿业的发展及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又给环境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怎样在开发矿产的同时保护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将开采资源与环境保护并行,在开发之前多进行研究论证,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政府部门既要有正确的政策引导,又要合理的奖惩措施,同时需要科研部门进行技术支持。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矿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对地面流水的改造

人類对自然界地质作用的改造,规模最大的是对地面流水的改造,比如,大坝、水库的筑建给防洪、发电、灌溉、供水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以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河流开发单向思维模式修建水库,却忽视了河流的其他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结构,打破了原有的水生生态平衡,对库区、库周乃至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就水库大坝流域地质环境的影响来说,大坝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地貌形态和岩土体的天然结构,从而产生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如开采石料,岩土剥离后加速风化,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人工开挖基坑和高陡边坡,岩土体产生临空面和卸荷裂隙,可能滑动破坏;弃石乱堆乱放,引发泥石流;基坑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而在水库在蓄水过程中和蓄水后,水库周边岸坡在水位升降和风浪冲蚀作用下,常引起库岸发生滑塌,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有些还甚至引发地震,从而导致水土流失。

3、城市化问题

地质条件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地质构造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综合因素引起的生态地质环境恶化已日益显露出来,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也日渐突出,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尤以地下水超量开采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地质灾害,诸如地下水污染、中深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并不断扩张、劣质水进入供水含水层、含水层疏干、供水井吊泵、泉水断流、地下建筑工程浸没、地面沉降和塌陷等已经严重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沙漠化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自然因素是形成沙漠化的必要条件,而人为活动则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并在很多地区成为沙漠化的主要动因。一般来说自然因子是历史上形成沙漠化的根本原因,而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绿洲外围随意开荒、草场过牧及过度樵采等方面。为了科学有效的延缓和防治其土地沙漠化进一步恶化,应始终增加对防治的资金、科研、人才的投人,重点解决防风固沙树种的选优、造林密度等研究。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革水资源管理措施,形成稳定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机制;严格控制开荒和乱樵乱采和优化畜群结构,大力种植优质牧草,减轻荒漠草场放牧压力措施来实现。

三、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地质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国古代对地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曾有不少的论述。例如对水、土与人类的健康就提出“坚土人刚,弱土人肥……”这种观点。

环境与人类唇齿相依。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人类爱护环境,环境施惠于人的过程。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采取几项措施,新闻单位广为宣传,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我们的每一位公民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全民投身环境保护工作。也只有这样,环境才会报答我们。就像一位著名的环保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爱护地球像爱护我们自己,地球也将奉献给我们她所有的一切。”

参考文献:

[1].魏怀东、高志海、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2期

[2].廖兴发,地质勘查与地质灾害监测评估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2002年10月

[3].南玮超 , 城市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规划建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猜你喜欢

沙漠化人类环境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2009-2017年阿拉善左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Kubuqi Desert: an Afforestation Miracl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人类第一杀手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