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效果及发展路径探析

2020-10-21王琳于兴业朱博文

科学与财富 2020年8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效果

王琳 于兴业 朱博文

摘 要: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工程自开展以来,为祖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阐述了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在培养人才、参与社会治理以及平衡教育资源方面的价值,分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说明其在选人、培养及服务地支教三个阶段的分层管理模式。

关键词:研究生支教团;效果;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充分肯定志愿服务工作。曾于2011年11月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搞好西部艰苦地区教育工作,师资很重要。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西部支教扶贫工作,是团工作的创新之举,是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年轻人的有效途径,很有必要,富有成效,要长抓不懈、抓实抓好”。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从1998年开始组建,项目发展至今已经22年,22年来研支团项目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促进西部艰苦地区基层教育公共事业发展、参与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创新西部基层社会治理、助推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贡献了力量【1】。志愿者们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宗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服务地播种知识,传递能量,有效地将提升自己与服务他人相结合,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

一、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价值

支教团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品牌项目和示范项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传播。同时也是青年最好的磨练自己的平台。同时也是青年磨练自己的最佳平台。

1.1 从促进青年成长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角度看项目价值

研支团项目是锻炼和培育研究生志愿服务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契合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是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研支团志愿者成绩优异,普遍在大学期间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综合素质较强。在服务地一年,他们身兼多个角色,既是高校学生也是一名中小学教师,即是一名志愿者也是行政管理人员。在服务地一年他们直接与人民对话,最直接地了解国情、民情、社情,他们了解基层现状,在认识复杂社会的过程中培养了和人民群众的深厚友谊,树立了认识问题的群众观点。并且能够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参与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3】。

1.2从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角度看项目价值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志愿服务是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组建研究生支教团是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补充西部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能够协调政府、企业、高校资源,激发社会互助合作,凝聚大众智慧力量,助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志愿服务成为当代青年生活的一种习惯,成为引领青年价值观的一种信仰。【4】

1.3 从促进教育公平看项目价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研究生支教团聚焦服务大局,为助力脱贫扶贫、推动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均等化发展贡献青春智慧。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存在教师素质整体相对较低,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学生基础差、受传统思想制约,不能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存在不愿意走出落后地区的观念【5】。按照项目要求,研支团志愿者均须到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据了解,部分研究生支教团同学到西部参与支教工作,常年周课时量在30课时以上,超过正式的教职工,有力充实了西部艰苦地区的师资力量,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所需智力支持的重要来源,同时大部分志愿者会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工作,把“不落下一个孩子”作为工作目标,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贡献。

二、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功利性和复杂性

按照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通知安排,前几年对研支团志愿者的成绩要求为40%,要求较为宽泛,近几年的成绩要求为原则上研究生支教团推免生综合测评成绩底线要与学生所在学科普通类推免生综合测评成绩底线保持一致。具有保研资格但是未能直接保研的这部分同学将注意力放在了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上,一年的支教团实践经历可以获得保研机会、教育经历及基层工作经验,并且为自己的人生履历表留下精彩的一项,无论从何角度考虑,都是一项“稳赚不赔”的选择。但是对于这部分同学而言,选上研支团即为本次支教任务的结束。他们的初衷并不是去奉献,存在对志愿服务精神认识不足,有效投入不够、热情不高、养成自由散漫、不服上级管理的行为习惯,容易造成研究生支教团长效机制链条上出现破裂【6】。

2.2服务地项目办对支教团成员缺乏有效管理和保障

首先,服务地是支教成员走进社会的第一站,服务地应该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的基本原则,不能一味只考虑让志愿者协助完成项目办工作,对志愿者用而不教、不管,缺少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其次,大部分支教地属于山区,医疗卫生条件较为落后,支教团成员的贵重物品及随身财务也时有丢失的情况,对支教团成员的财产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次,部分服务地管理部门权责不清晰,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服务地是同時接受当地项目办以及所在学校的共同管理,部分地区的两个管理部门不能保证及时有效沟通,给予志愿者命令不统一,导致志愿者工作低效率开展。

2.3研支团志愿者准备工作不充分

实施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高校,大部分是非师范类院校,虽然学生都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支教团成员在课堂教学经验、教案的准备和利用方面相对比较弱【7】。研支团志愿者是到服务地之后,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再分配学校、教授科目以及兼职岗位。而研支团成员抵达服务地之后需要同时适应生活、工作以及教学任务,导致各项工作准备不充足。如果当地县项目办能够提前一年将相关信息告知,则高校项目办可以按照要求安排志愿者,并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支教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减轻研支团志愿者抵达服务地之后的工作量,帮助志愿者更快适应支教工作。

三、研究生支教团管理工作思路探索

研支团是周期性的项目,一个周期包括选人、培养及服务地支教三个阶段,近两年时间。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在选人、培养及服务地支教三个阶段探索了分层管理模式

3.1完善三级选拔招募机制

第一阶段的目标是选拔有支教意愿和奉献精神的志愿者、有教学热情及教学能力水平较强的教师、有组织协调能力的责任人。选拔分为三级:一是基础测试资格审查、体能测试、支教志愿服务动机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测试,确保志愿者有奉献精神。二是技能测试:包括外语口语面试和教学试讲等,确保志愿者能够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三是通识测试,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测试以及结构化面试,保证志愿者的沟通、协调能力。

3.2构建“3+2+1”的培训模式

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确保志愿者高质量完成一年的支教工作,所有研支团志愿者选拔结束后必须在本校团委进行挂职锻炼直到离校,近一年时间。对研支团志愿者的培训按照“3+2+1”的管理模式,3个培训分别是理论、技能及劳动精神培训;2项实践教育,分别是半年的志愿服务以及半年的本地学校授课;1个教师资格证,研支团志愿者在离校之前必须考取教师资格证,目前绝大多数支教生未持教师资格证上岗,本质上来讲属于违法行为,且大多数志愿者也没有取得教师资格的愿望和实际行动,所以学校采取强制要求【5】。

3.3构建“1+3”服务地管理格局

建立1个党支部和3条工作主线,建立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各个服务地建立党小组,党小组组长日常带领支教团成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严把支教工作政治方向。第一条工作主线: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所有志愿者均须到教学第一线,确保教学质量,所有教授班级成绩要求位于年级前列;第二条: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创建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接力传递志愿精神,精确扶志,润物无声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三条:整合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将高校资源引入服务地,积极推动校地共建,为服务地产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服务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将社会资源与服务地对接,将企业的物资投放到研支团的项目中,使各类资源汇聚到一起,对接给最有需要的学生,同时为企业提供一个进行公益投入和寻找人才的平台。

总书记曾指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研支团项目发展至今,虽然在管理机制上存在问题,但是仍不妨碍项目的不断扩充发展,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在西部广袤大地追求理想,无私奉献青春,在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三个方面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卫东 .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20 周年回顾 [M]. 北京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001

[2]徐海鑫 郭鑫楠。研究生支教团 “一教 + 双创 + 三扶”助力 精准扶贫模式的探索——以四川大学为例 [J]。智库案例,(2017)

[3]薛博文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过程中“三螺旋”机制的建构[J]。教育管理,没注时间

[4]李博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问题[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3

[5]周芷如 江俊杰 研究生支教团队管理模式的实践探讨——以同济大学为例 高教育成才研究(2015)

[6]萬坤利 张晓红 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以研究生支教团为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

[7]王万奇 当前研究生支教团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学习与思考(2017)

罗 婧 虞 鑫 志愿行为中的资源动员机制:政策、媒体与社会— 以大学生支教志愿活动为例 青年工作(2016)

作者简介:

王琳,女,汉,(1991.7-) ,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