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言一句三冬暖

2020-10-21胡叶霞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进行批评态度情绪

胡叶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才能得到更好地成长。然而,教师的天职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教师有“铸魂之师”的美称。而批评正是“铸魂”工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批评,以什么样的方式批评才更利于学生灵魂的铸造?这已成了教育界一个长谈不寡的话题。有人说,当然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了。的确,长久以来,这句话被奉为至理名言,此说当然不无道理。可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教育者,高明,机巧,妥帖,受听的语言可能更受学生欢迎,这种语言不仅能达“逆耳忠言”之效,而且让人如沐春风,豁然开朗。换一个角度,“顺耳忠言”更能展示一个教育者的德才,教养和风度!下面,谈谈我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掌握事实是批评的首要前提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一切批评都

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对她的“惩罚”,往往会不承认自己的错。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反而讓其觉得可以瞒天过海,反复犯错,甚至是变本加厉。只有掌握了事实发展的前因后果,批评才会有针对性,其效果才会更好,学生也会心服口服。

二、以诚为本,批评的态度要“减”与“和”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真诚否往往能够影响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批评也是对人所持态度的一种反应。其一要“诚”。只有以真诚的态度进行批评,才能唤起对象的真挚感,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愉快地接受批评。相反,如果批评的态度虚伪,往往会使对方产生冷漠,疑虑,不安等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其二要“和”。批评学生最忌讳态度不好,如果教师态度生硬,粗暴,学生不仅听不进去,而且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批评学生只能和风细雨,不能暴风骤雨。春秋时期,管子指出:“善气迎人,亲如兄弟。”白居易更有“平易近人,人必归之”之说。只有教师心平气和,加强自身修养,不论学生思想问题如何可怨,可怒,可恶,教师都应注意: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坚决摒弃那种“你笨得像毛驴,满脑子都是豆腐渣,我看见你就够呛”。

三、挖苦讽刺的语言,这能导致教学失败、批评学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要想取得良好的批评效果,教师要注意批评时机的选择,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当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满足之时

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分析,人在愉快的时候,很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轻易的袒露自己的心迹,此时因势利导,效果倍加。

2.当学生情绪稳定之时

在学生情绪激烈或者有敌对情绪时,不易进行批评教育,而应该耐心等待,故意制造一个暂时“空白”缓冲阶段,进行“冷处理”。待学生不良情绪缓解了,情绪趋于稳定时,在批评教育,这样效果会更好。

3.当学生对自己错误开始悔悟时

学生做错了事,有的人会马上醒悟,有的人要过些时候才能醒悟。对前一种学生,及时批评会有效,对后一种学生,要使批评取得好效果,教师则不能操之过急,要使学生对自己错误有认识或开始后悔时,再进行批评教育才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

四、批评要选用合适的方式方法

批评时应格外注意方式方法,处置不当,就会事与愿违,严重的还可能形成对立,激化矛盾。因此,进行批评时,既不能不讲原则,稀泥抹光墙,又不能无线上钢,乱打棍子,乱扣帽子,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窍门。我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1.用微笑来暗示

用微笑的方式去批评学生,实际上是动之以情的批评法,常常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把批评变成鼓励

擅长育人的老师,大多少批评,多鼓励,尽量把批评的说法换成鼓励的表达方式。

3.用故事来感化

生动的故事是一部可借鉴的“历史”。

4.用严词来说服

有的同学纪律观念淡薄,违反了课堂纪律,又并非初犯。对于这样的学生,就要对其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决不能姑息迁就。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批评既是教育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一种表现。要使被批评者乐于接受批评,并能转化为自我批评,最后化为自己的行动,教师应该讲究批评的方式,策略和批评艺术。使这剂“良药”不再苦口,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进行批评态度情绪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
情绪认同
把握批评的“适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