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二人台唱腔音乐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2020-10-21梁美琴

黄河之声 2020年7期

梁美琴

摘 要:二人台,是生长于黄土高原的一枝艺术奇葩,它以鲜活的艺术形态浓缩地保存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曾从多方面对二人台音乐的分类做过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多元的分类方法。本文从二人台音樂的“民歌体唱腔”、“板腔体唱腔”两大类结构特点出发,对我市的“南路二人台”唱腔音乐进行初步分析,以期获得对这一问题的精准认识,并权作引玉之砖,望引起学者们的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二人台;民歌体唱腔;板腔体唱腔;唱腔音乐

一、民歌体唱腔

这类唱腔最初为一剧一曲、单曲反复的分节歌,即以一个基本曲调反复演唱,剧名即曲名。如剧目名《打酸枣》,曲调亦名【打酸枣】;剧目名《卖碗》,曲调亦名【卖碗】等。这类曲调,基本保持了原民歌的特点,不少曲调句段之间加有各种小过门。唱词虽有一定规格,但演唱时常随着内容的需要,出现诸多的“扩充句”。根据它的唱词特点和我国民歌词曲结合的传统习惯,其句式结构可分为:

(一)二句式

二句式,即上下句式(亦称上下对句式),由不规整的七字句或十字句唱词组成,是二人台民歌体唱腔曲调结构的基础。它虽然形式十分短小,但却在这极简短的形式中展示了完整的音乐构思,如【打酸枣】、【卖碗】等。

(二)三句式

它由三句唱词组成,是在二句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乐句结构上是二乐句乐段的延伸和补充,形成了结构形态的非方整性。这种结构较少见,就目前资料见仅【掐蒜薹】、【探妹】、【红云】属此情形。

(三)四句式

它是在二句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四句唱词组成的曲调,其曲式发展即为一般的“起承转合”式。由于其容量较二句式大,因而在二人台民歌体唱腔曲调中运用也相应增多,如【改字转山头】等。

(四)六句式

全曲由六句唱词组成,曲式结构上则形成较为长大的多乐句并列联合结构,如【得病】等。

(五)十句式

全曲由十句唱词组成,乐段规模更为长大,结构形式也较为复杂,如【洛阳桥】等。

(六)扩充句式

在二人台的唱腔曲调中,常常由于情绪的需要而打破基本唱腔的结构,从而使曲式出现扩充或使乐句的句幅出现延伸与增加,在内容上起着补充描写或渲染情绪的作用,如【十八摸】、【借冠子】、【十里墩】等。

二、板腔体唱腔

纵观二人台唱腔音乐的发展,如同其整个艺术形态(如剧目、表演、舞蹈、道白、舞美等)的发展一样,也是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完善起来的,而这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又是一个从总体向戏曲艺术靠近、以至努力达到“戏曲化”的过程。在音乐上,便有不少传统唱腔最终突破了相对而言比较单一的民歌体的窠臼,获得了结构上又一次新的“涅槃”。即以某一特定曲调为“母曲”,通过运用节拍、节奏、唱法以及表现手法等多种板腔变化的手法,衍变派生为多种板式,即“流水板”、“慢板”、“快板”、“捏字板”、“散板”等基本板式和对基本板式起着结构作用或补充作用的辅助板式,即“叫板”、“入板”、“搓板”、“煞板”、“回板”以及“滚白板”等。由于这类板腔体唱腔所显示出的多种功能,诸如“宣叙性功能”、“呈示性功能”以及“结束性功能”等,因而已愈来愈成为二人台唱腔的主体部分被广泛运用,从而对表现人物感情、渲染规定剧情、突出剧种风格等均带来极大的容量,它不仅使二人台唱腔的可塑性、可容性和可变性达到新的境界,而且也为其唱腔风格的地域化以及发展不同流派显示了一条可循的途径。

现就其基本板式与辅助板式简析如下。

(一)基本板式

基本板式,是指贯穿全剧的、具备“散—慢—中—快”序列性速度变化的各种板式。

1、流水板。流水板,是二人台各基本板式的“母曲”(或曰基腔),而其他板式均系它的节奏或旋律变形。这种板式,是把曲调以一板一眼的节奏中速演唱(记谱为)。它曲体简短,声腔优美,曲式完整,有比较完备的终止结构(多以完全终止结束),有着段落的相对独立性。同时,该板式还具有行腔多变、一曲多用的性能。比如同一角色、同一人物,因情感的不同在同一板式中就可有多种变化,如同是【走西口】中的流水板,就可分为“慢流水板”、“流水板”与“紧流水板”等不同唱法。

2、慢板。慢板是将流水板以一板三眼的节奏放慢一倍演唱(记谱为),由于速度放慢,时值扩大,音与音之间的间隔增长,空隙加大,因此在旋律的润饰上有了较为充分的余地。艺人们常利用这种“余地”,进行着各式各样富于色彩的创造,如加入各种“虚词”、“穿插句”或润饰性的小音符,构成所谓“大弯大调”,使得二人台的演唱更为风趣生动,色彩鲜明。

3、快板。快板是将流水板加快一倍,以有板无眼的节奏快速演唱(记谱为),梆子每小节敲击一下,艺人们称之为“单打”。

4、捏字板。捏字板是将快板加快一倍,以有板无眼的节奏快速演唱(记谱仍为),梆子每小节敲击一下,艺人称之为“双打”。捏字板多用于全剧最后的几段唱词,由于速度逐渐加快,曲调和旋律亦随之简化,节奏鲜明,情绪热烈。

5、散板。俗称“亮调”即将流水板(多为第一、二句)进行散处理,根据旋律“散”的程度,又分为“大亮调”与“小亮调”两式。

(二)辅助板式

辅助板式,是指对基本板式起着结构作用或补充作用的各种板式,如【叫板】【入板】【搓板】【煞板】【回板】【哭板】。

上面我们就二人台中板腔体唱腔的板式结构做了一些大体分类归纳,就目前所搜集到的100多首唱腔曲调看,这种结构的曲调已达50多首,其中一些曲调只具有两三种板式,大部分曲调具有“散、慢、中、快”等序列性速度变化的多种板式。

由此可见,是传统二人台唱腔音乐适应戏曲化的变革和要求,推动了二人台由“民歌体”向“板腔体”的渐变与转化,从而不断寻求出构成“二人台”到“多人台”的音乐规范与稳定因素。毫无疑问,这种渐变与转化,是二人台音乐结构体式的一次重大革命。显示了二人台音乐易于调整和易于创意的可塑性、可容性和可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