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大鼓伴奏艺术发展与现状

2020-10-21刘伯欣

黄河之声 2020年7期
关键词:发展

刘伯欣

摘 要:东北大鼓作为国家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殊的人文历史与独特地域文化相融合背景下形成的民族瑰宝,具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旨从东北大鼓由来、转向对于其伴奏中的不足与举措、伴奏的发展等角度提出笔者观点,并对其发展创新等设法列举出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东北大鼓;伴奏艺术;发展

2019年7月18日,笔者有幸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由沈阳音乐学院举办的“东北大鼓艺术人才培养”。作为民族音乐学习的一员深感其震撼性,激起强烈的研究,但也引起笔者一系列思考。

一、东北大鼓由來与特点

东北大鼓的根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由辽西地区音乐发展而来;另一种学说是与“子弟书”密切相关后,形成由“奉天大鼓”等派别。其艺术形式上以一人唱、击鼓、打板,多人伴奏为主要特点,音乐以“板腔体”为主,唱腔特点上以小嗓真嗓贯穿其中,曲调旋律优美,大气浑厚并伴随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与民族性为东北大鼓最主要的舞台特点。

二、东北大鼓伴奏艺术中的不足与举措

笔者虽接触大鼓伴奏艺术时间不长,面对东北大鼓派别繁多,曲种细腻等特点深受感染,但也感其伴奏中的不足与匮乏之处,以下提出几点短见与建议,望请偏颇。

首先大鼓的伴奏人员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转折点。年长者与新青年之间的跨度较大,乃至缺少青年骨干力量投入于其中。对于伴奏艺术中戏曲三弦、戏曲四胡等演奏人员的匮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未来东北大鼓整体艺术的前景,以至于形成一定的阻碍。笔者深感这门艺术遗产的重要与珍贵,在艺术培养班期间进行了如下几点思考与举措:

1、伴奏艺术中以三弦和四胡为主,琵琶扬琴乐器为辅,作为一位民族器乐的学习者,结合实际状况,应当有意识的开展戏曲伴奏等课程,进行系统的规划,利用有限的音频资料进行剖析其伴奏中的特点与整体旋律伴奏的构思,再而进行记谱。

2、应当充分调动院内外资源。民族器乐系与民族声乐系、音乐学系、作曲系应当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于一些年长的伴奏艺术人员进行采风、采访与录音等方式,进而捕捉其常年伴奏之中的可见经验,汇聚成海,形成有效系统的模式。使得做到,有记、有听、有练、有合的模式才能使得东北大鼓艺术进一步发展。

3、当下的大鼓伴奏由于曲种繁多,派别多元,纵观其横向发展还未形成一定系统可参考的依据。对于唱腔研究多余伴奏中的规划,从而导致部分新员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受到诸多阻碍。如:掌握了唱腔但却缺乏一定可以相辅相成的伴奏依据,亦或缺乏可固定式的唱腔搭配。

4、大鼓伴奏艺术中主要以三弦充当其前奏、间奏大小过门等角色,以及对其唱腔进行随腔、接尾等形式为主。演奏过程中主要以填补唱腔者于音乐旋律上的润滑,进而达到包腔的效果。由于东北大鼓整体唱腔的曲式较为固定,演奏者可从重复,对比上进行把握,但目前伴奏模式较为初浅,应借鉴对位、复调等写法对于大鼓的伴奏模式予以创新编配。

三、伴奏艺术与东北大鼓的发展

东北大鼓的发展由于受到一定传播与创新的局限,从而在新生代人群的喜好中、艺术个性上有所亏缺。当传承的火炬与自身的魅力受到约束时,必将反作用于这门传统文化艺术。笔者在学习东北大鼓期间,以伴奏者的角度进行如何将东北大鼓实现创新性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猜想,望与广大爱好者们交流学习,不足之处望请点播。

1、伴奏艺术角度:东北大鼓是以重视唱腔为原始点,而在伴奏中,三弦、四胡、琵琶等乐器多以包腔进行,整体音乐走向多以唱腔的流动而改变,而在整体上忽略了乐器伴奏中自身个性的层面,而目前有关于记谱方面的资料,多以唱腔的旋律谱为主,缺乏在分谱上有三线与四胡的独立分谱,使得总体规划不统一,音乐的交织性、逻辑性不严谨等问题。笔者认为在创作新型的东北大鼓曲调时,可以适当在写作中加以分谱规拢,在三弦四胡的搭配上要形成一个固定模式。

2、伴奏艺术与演唱者角度出发:由于传统的东北大鼓演唱形式多以一人唱为主、一人伴为辅的模式存在。笔者构思可否在以多人对唱、多人伴奏的形式加以融入,在不失去原有东北大鼓艺术唱腔的曲牌、特征以及旋律等基础上,容纳多人唱腔对话式的说唱,以及以多人伴奏的模式对于整体音乐的可塑性,舞台的表现性进行更大程度的刻画。笔者在学习《大西厢》期间,曾构想以“协奏曲”的形式来刻画整体,若以四人对唱模式加以小乐队进行伴奏,在刻画故事情节方面有更大的可听性。

3、伴奏艺术与群众喜好之间角度:传统艺术寻求发展无异于在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中进行打磨与追寻,那些往往被冷却下来的艺术门类大多数是脱离了群众的喜好。东北大鼓的伴奏艺术寻求突破性,创新性的基础上,不可脱离了原有群众所共鸣的音乐情感,在构思上应该适当加入群众耳熟能详的旋律,同时在利用出新,回望一些老旋律片段引起听众脑海的旋律种子。

结  语

东北大鼓伴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东北大鼓整体事业的迸发,只有立于时代同步前进的步伐,抓住时代所特有的魅力点,无疑对于整体的艺术性、逻辑性、传承性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与推动。东北大鼓曾盛行风靡一时,融合了地域风格与民族根基的优秀产物,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性,因此只有共同传承并发展其特色与溯源,贯穿合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文化,才能使得其再一次焕发出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吉风,郝钰峥.东北大鼓的传承与创新[J].北方音乐,2017, (23):32

[2] 许迪迪.东北大鼓的保护与传承[J].当代音乐,2016,(21):50-51.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